第7章 漫畫腳本(1)(1 / 2)

(第一節)什麼是漫畫腳本

漫畫腳本是繪製漫畫的前期準備之一,其主要任務是根據思維的故事內容來設計相應的畫麵。它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一是前期繪畫的腳本;二是後期製作的依據;三是長度和經費預算的參考。

(第二節)漫畫腳本與文學之間的區別

漫畫腳本與文學或電影劇本之間差異並不大,而且並不絕對,隻從形式上很難將它們區分開來。

作為專門為漫畫創作提供服務的漫畫腳本,應該是帶有漫畫性質的文學,並像電影劇本那樣分出場景和要素,有利於直接的專業操作。從這一點上說,漫畫腳本既有文學的特性又有劇本的特性,就像漫畫本身也是文學與電影的結合一樣(這裏所說的文學,似乎是比較狹義的文學,不包括劇本在內——這樣的命題有利於比較明晰的思考)。對於由幾種特性混雜起來的事物,我們需要將它的各種性質分解開來,與它自身獨有的特性加以比較,最終使我們獲得一個最為明確的認識。這種討論方法就是我們即將對漫畫腳本進行簡單研究所希望采用的,也是試圖將漫畫腳本與其他的東西區分開的意義所在。

漫畫腳本具有的很明顯特征就是對畫麵的關注,它所述及的,都是畫麵可以表現的,並且在創作過程中要考慮到畫麵所造成的閱讀效果——這就是文學所完全沒必要顧及的領域。這或許和劇本有些相似,但是如果你注意到漫畫實際上是采用關鍵幀來製造連續性的,你就會發現,漫畫與電影的主要區別就在於無法逾越的連續性問題——但也正是這種連續性的不足使我們能夠以豐富的想象力加以彌補,或者換言之使這種不連續的狀態為我們提供了想象的空間。采用分格產生連續性的漫畫要求它的劇本不要人為地製造太多的麻煩,在電影上麵可以毫不費力表現出來的運動對於漫畫來講也許就是一種虐待。漫畫家有權要求腳本作者采用更聰明、更適合漫畫表現力的辦法來闡述他的故事,這種要求造成了區別。

(第三節)漫畫中文學與電影的成分的區別

為了更加具體的找出區別所在,我們有必要將漫畫中文學與電影的成分加以探討。

漫畫中的文學成分主要體現在故事情節以及對話文本上,這些成分是漫畫的靈魂,是漫畫用以感動讀者的部分。有些漫畫特意的將這種成分剝離,形成抽象的風格,它們的晦澀剛好可以作為反例證明,良好的文學成分會使漫畫變得更加流暢和有感染力。

相對於文本,對文本進行表現就是電影語言的功能,整部漫畫故事都是由精心選擇的鏡頭銜接而成的,拙劣的鏡頭語法會造成嚴重的閱讀困難。總聽到有人說“漫畫語言”這個詞彙,而在一般理解中,“漫畫語言”很大程度是指漫畫的鏡頭語言(有時還包括一些畫麵上的小手法)。關於鏡頭組織,完全需要另外進行專門的研究,其涉及的領域也相當廣闊。實際上每一位有經驗的作者都有自己的鏡頭語法——這是風格的一部分,但是所有的鏡頭都應該是符合基本規律的——這種規律來源於人類共有的感知能力,我們有必要掌握它,以避免令人費解的鏡頭產生。

經過文學層麵上的創想和電影鏡頭方麵的推敲,最後使一部漫畫變得美輪美奐的,是漫畫的畫麵。在畫麵中所體現出來的就是漫畫的美術成分,所以可以說漫畫中美術所占的比重充其量不過三分之一。有人說過:“畫漫畫的人可以勝任很多行業,幾乎任何行業的人也都可以變成漫畫家。”這句話正是說明了漫畫中美術成分是一種多麼次要的因素——雖然不可或缺,但卻應該適可而止。漫畫對美術的要求實際上是很匠氣的,它是一種流行文化,需要批量生產以及滿足低層次觀眾的審美需求,所以職業漫畫家的首要原則應該是力求滿足作品的完成度,也就是精致的程度。在漫畫的畫麵問題上,實際上可以說任何風格都有自己的比較省力的固定套路可尋,而且可以隨著不斷創作而得到迅速的提高。

美術成分相對於文學和影視來講對於漫畫的影響比較獨立,也容易得到關注和改善,也就因此成為長期以來影響我們創作思想的一種誤區。其實,綜觀本土漫畫界,始終在講提高畫技,卻遲遲無法產生具有影響力的作品,其原因何在?其實再明顯不過。時至今日,我們的很多說法都在講我們有了很好的作者,畫技上不輸給日本人,但是實際上我們真正缺少的從來都不是畫技。就像我們總是說四大發明發源地在中國,但是為什麼在別人家裏開花結果?我們從開始就缺乏的是意識,既缺少創新精神也缺少獨立思考認真研究的熱情,否則,我們早已經是漫畫的發源地了——有人曾經自豪地說:“日本的漫畫之父手塚治蟲還曾經在中國學過動畫呢!”我反而覺得這是一種恥辱。

說了許多,漫畫腳本與文學、影視劇本之間的關係到底是怎樣的呢?首先我們沒有必要從文體上做出任何區分——漫畫腳本和電影劇本一樣,從文體上看都無非是專業文學的一種。我們所要找出的區別與其說是一種分界線倒不如說是一種創作思想和關注點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