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文強是民國將領,文年生是中共名將,等等。
竹姓、竺姓
竹姓的來源有兩個說法:一是源於薑姓,是炎帝的後代。相傳上古有個薑姓國家孤竹國,孤竹國君的兩個兒子伯夷、叔齊有讓國之佳話:年老的孤竹國君本來想立次子叔齊為嗣,將來繼承王位,而叔齊在其父死後,認為兄長伯夷更賢德,於是把王位讓給兄長,但伯夷堅決不受。於是,二人先後出走,逃往周國。等到周武王討伐紂王之時,兄弟二人曾扣馬諫阻。武王滅商建立周朝之後,伯夷、叔齊兄弟二人恥食周粟,一同逃往首陽山,采薇而食,終因不食周粟而死。時人把他們看作操守高尚的典範。二人死後,孤筆國的子孫於是以國名中的“竹”字為姓。
另一個說法,竹姓是夜郎國君的後裔。據載,我國漢朝時,西南地區有個古國名叫夜郎。當初夜郎國有一個女子站在遯水邊洗衣服,洗著洗著,隻見有三節大竹子流到她的兩腳之間,竹子裏還傳出嬰兒的啼哭聲。於是這個女子把竹子剖開,想看個究竟,隻見竹筒裏有一個男嬰。就把這個男嬰帶回家撫養。等到這個孩子長大成人,又勇武又有才華。因為他文武雙全,於是就自立為夜郎侯;又因為他生於竹子之中,於是就以竹為姓,名叫竹多同,人稱竹王。據說當年那個女子把剖開的竹子丟到河邊野地裏,那片地後來成了一片竹林。漢武帝時,著手平定西南,曾派使者唐蒙去結交、安撫夜郎,並送去許許多多禮物,使竹王了解到漢朝的國勢強大與土地遼闊,再也不敢“夜郎自大”了。漢武帝元鼎六年,夜郎國君竹多同與唐蒙訂立盟約,歸降漢朝。漢武帝在夜郎國設置爿羊柯郡,並賜予竹王印綬。可是過了不久,又將其殺掉。當地的百姓認為竹王不是血氣所生,決非凡人,因此對他十分崇仰,就向漢武帝要求立其後人嗣位。爿羊柯太守向漢武帝報告此事,於是漢武帝封他的三個兒子為侯。他們死後,配享於他們的父親竹王,所以後來的夜郎縣有三郎神祠。竹王三郎神的後代一直沿襲竹姓。
漢代有下邳相竹魯。唐代有開元年間的宣州刺史竹承構,為官清正廉潔,政績卓著,與當時的班景倩齊名,世人以“班竹”之風來讚美廉正有為的官吏。南唐有畫家竹夢鬆等。
竺此姓與竹同音,本為竹姓。東漢擬陽侯竹晏因報怨而結下仇人,為避仇又不改其姓,於是在竹字下加二成竺,加二的用意是:竹姓源於伯夷、叔齊,為紀念二位前賢故而在竹下加二。由此可見,竹、竺本為一家。
東漢有竹晏之孫侍中竺固,晉代有其後人竺毅,宋代有學者竺大年,明代有福建參議竺淵。
車姓
車姓的一個主要來源是出自田氏,而田氏為舜的後裔。田氏傳至漢代田千秋時,又發生了變化。田千秋為漢武帝時人。漢武帝非常迷信,羅致了一大批方士求仙訪道,尋求長生不老的秘訣,搞種種迷信活動,到了晚年越發嚴重。漢武帝67歲那年,身體衰弱、常常生病,就聽取了一個寵臣江充的意見,暫住甘泉宮養病。但總疑神疑鬼,覺得有人要謀害他。善於獻媚取寵、讒諂他人的江充乘此機會謊稱在衛(子夫)皇後與太子劉據的宮中發現了許多木頭人,而且還從太子宮中挖出了一條布帛,上麵寫著咒罵武帝的話。衛太子得知此情,就把江充抓到東宮,又派衛士把守宮門,防止江充的黨徒來攻。太子的這些行動,被江充的同夥謊報為“太子造反”。於是漢武帝下了詔書,派人去捉拿太子。後來太子兵敗出逃,在追逼之下自殺身亡,漢武帝又下令殺了與太子有關的好幾百人。時人都知道是江充玩弄陰謀陷害太子,但又沒有人敢為太子辯冤。後來管理漢高祖宗廟的官員高寢郎田千秋出麵上奏章替太子伸冤辯護,漢武帝才徹底感悟,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他召見了田千秋,見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已十分喜歡,又聽他訴說太子冤屈時字字帶淚,更是感動,稱讚他是神靈派來勸說自己的。於是任命田千秋為大鴻臚,又下命令把江充一家滅門,把江充的同夥都處以死刑。幾個月後,又任命田千秋為丞相,還封他為富民侯,對其十分信任。田千秋謙恭謹慎,待人忠厚和藹,德高望重,所以武帝去世,昭帝即位後對他敬重有加,特地下詔準許田千秋乘小車出入宮廷。時人稱之為“車丞相”,他的子孫因此將田姓改為車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