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生惆悵。
疏懶本我性,
位卑心憂黨。
生就一傲骨,
怎能不向上。
不求顯與貴,
但求才能長。
糞土名與利,
隻羨鴻儒裳。
燕子南北飛,
沙鷗匆匆忙。
國土何其大,
何處歸故鄉。
借向眾飛鳥,
哪裏可翱翔。
感懷二首
(1986年10月)
(一)
相思甚為苦,
無奈近卻浮。
可憐三更夜,
月高送輕風。
(二)
遠山獨臥影,
黃河一去無。
生命誠可貴,
逝者如斯夫。
感懷
(1987年3月)
我非孔孟徒,
正統誤終生。
忽聽子夜鍾,
方覺夢已醒。
感懷
(1987年4月)
稚氣未脫辭秦關,
遠上塞北黃河邊。
戎馬十載賀蘭雪,
揮斥方遒性未偏。
綿綿賀蘭南北地,
大漠風雲落日圓。
飛鴻高翔成遊子,
何時舉首入秦川。
過六盤山
(1987年8月)
橫空出世龍騰舞,
山上下窺長車嘯。
氣象雷達【10】麵天笑,
電視鐵塔【11】入雲霄。
紅軍當年從此越,
偉人揮筆遺詩稿。
長纓在手縛蒼龍,
大地年年報春曉。
老龍潭【12】
(1987年11月)
築壩高峽現平湖,
龍潭深深藏玉珠。
人造水簾奪天工,
引水蓄能引光明。
涇河【13】悠悠身邊過,
年年歲歲深壑鳴。
翠山一覽六盤秀,
蛟龍歡騰深水出。
過賀蘭山清水溝【14】軍營
(1988年3月19日)
軍營十萬一日消【15】,
山中何曾歎寂寥。
荒草頹垣嘯黃沙,
疑是揚鞭劍出鞘。
感遇
(1988年5月)
(一)
小樓獨坐思緒稠,
陋室書伴度春秋。
知識為我增韜略,
猶如隆中顯風流。
(二)
年年月月論不休,
似錦年華逐水流。
人生不得酬壯誌,
活到百歲亦蒙羞。
昆明大觀樓
(1990年4月)
(一)
何五百裏奔眼底,
樓高城近滇池小。
千年曆史一年銷,
勃勃生機車馬嘯。
(二)
五十年建國坎坷,
二十年改革歲月。
遍看全球涼與熱,
中華崛起從頭越。
海南島
(1992年8月)
驅車環島疾如飛,
四天行程兩日回。
滿目青山翠欲滴,
海風習習惹人醉。
開衢開斧開放路,
三洋四海來兮歸。
紅色娘子齊踴躍,
寶島建設戰鼓催。
過南華山【16】
(1993年9月)
驅車拾級盤山上,
穿林和綠如燕翔。
雲淡天高景色美,
春風化雨恩澤揚。
涇源秋千架【17】
(1994年10月)
神話傳奇是為虛,
巾幗蕩千踏跡痕。
驅車前瞻舉頭望,
笑談是為神斧墾。
誰為此景賦斯意,
民間處處有奇人。
可歎公路從此過,
留得缺憾夢難陳。
嶽陽君山
(1995年8月)
朝覽賀蘭峻,
暮食君山秀。
沙湖連廣漠,
洞庭銜江流。
湘妃斑竹淚【18】,
嶽母教子優【19】。
古來天下事,
英雄常為謀。
登嶽陽樓
(1995年8月)
滾滾長江出洞庭,
茫茫心宇登斯樓。
範公有記說憂樂【20】,
杜甫賦詩涕泗流【21】。
洞庭八百浪滔滔,
嶽陽樓頭興悠悠。
何時致君堯舜禹,
育化風俗清且鎏。
六盤山涼殿峽
(1995年9月)
六盤深處涼殿峽,
萬壑風聲震天來。
昔時大汗點將處【22】,
今日青暉照青苔。
金戈鐵馬戰猶酣,
南征北討慰當年。
多少英雄圖破壁,
留得雄奇在人間。
感懷
(1996年6月10日)
風物長宜放眼量,
忍得寂寥總無妨。
陋室寧靜方致遠,
劍撥起時著輝煌。
觀孔繁森展覽
(1996年10月)
別家舍子赴西川,
高原雪域展英才。
雪山岱宗【23】日月嬋,
忠孝難全都已全。
品德高潔雄千古,
業績昭著不計年。
風範一代高標立,
前赴後繼有人傳。
涇源荷花溝
(1996年10月)
十裏荷花水中映,
山勢陡峭兩側雄。
荷葉有力能撐傘,
水色清許可還形。
翠色水靈濃欲滴,
人麵桃花相映紅。
去年汲水覽勝處,
一載相思意更濃。
贈趙兄
(1996年10月)
與君同行堪為師,
萬裏行路勝讀書。
黃河泛舟傲大漠,
長白倚鬆說天池。
橘枳【24】同根性各異,
南北從來少弟兄。
眾生芸芸皆過客,
唯有緣者有久名。
悼小平
(1997年2月22日)
噩耗傳出舉世驚,
但悲不見九州同【25】。
投身革命六十載,
蜀漢英靈亦英雄。
三起三落誰為之,
掌舵依舊唱大風。
我欲呼之問明月,
國家有幸識忠魂。
喜迎香港回歸
(1997年5月16日)
貧弱割讓百年恥,
國人代代盼歸回。
夫人【26】北京奈若何,
小平一語定此音。
一國兩製巧運籌,
全球同時說回歸。
國強世人刮目看,
雄獅怒吼轉乾坤。
慶香港回歸【27】
(1997年7月1日)
塞上萬人聚,
冒雨慶回歸。
高歌頌中華,
豪情達天門。
賀蘭馳駿馬,
六盤雄鷹飛。
黃河東入海,
香江北歸回。
遊左旗南寺【28】
(1997年9月)
荒漠路入天,
忽現蓮花山。
座中南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