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鄉【1】
(1981年仲春思鄉偶感)
少時漫看桃花林,
紅粉紫白遍地春。
北國嫩柳隨風飛,
壯士天涯欲斷魂。
感懷二首
(1981年3月15日)
(一)
昆鵬振翅騰萬裏,
蒼穹無阻色空蒙。
直欲翹首振羽翼,
唯恐驚擾同處鄰。
(二)
心之憂憂為誰生,
沉屙羈絆首不靈。
失之千裏不應慮,
方遒揮斥轉乾坤。
遊藥王山【2】
(1981年7月24日)
(一)
曲徑折向柏深處,
孤廟一座貼山脊。
映階獨步登殿閣,
醫仙迎客腳步急。
(二)
塵煙如雨幾漲落,
藥王儀容自凜凜。
海上千金【3】碑如林,
子孫萬世得庇蔭。
(三)
幾尺泥塑亦如昔,
幾重山嶽柏森森。
古今遊者足至日,
總歎世上少真人。
(四)
太宗一朝家天下,
豈勝真人有陰德。
自古宦海一時耀,
哪比幽居修行人。
中秋感懷
(1982年8月)
明月窗前誰黯神,
天涯遊子記憶新。
桂酒相邀與嫦娥,
玉盤熠熠蒼穹深。
感懷
(1982年11月)
新愁舊愁湧心頭,
不解誤以為己憂。
雄獅歡騰東方日,
赤子心頭樂悠悠。
與友人
(1982年11月)
哀哉心事稠,
欲說卻又休。
未見言溢口,
見之默相顧。
思鄉
(1982年11月16日)
久居塞上,常懷思鄉之緒,初冬時尤甚。
塞上風聲地應天,
秦中應是雪綿綿。
欲訴壯美家鄉景,
尋卻同鄉說與先。
感懷
(1982年11月28日)
夜遙始知夢太短,
思緒紛飛到枕邊。
不為羅敷不為仙,
一掬清輝灑床前。
謁喬山【4】黃帝陵
(1983年1月)
古柏參天氣森嚴,
帝氣已凝喬山巔。
沫若題詞【5】山增彩,
黃帝是處永長眠。
回鄉途中偶題
(1983年1月春節前夕)
(一)出靈州
告別銀吳上歸程,
夜色平明抵靈州。
一輪紅日西邊有,
不隻旭日才風流。
(二)過鹽池
沙丘沙丘又沙丘,
唯有炊煙飄上頭。
瀚海油路油油亮,
駱駝怡樂戈壁舟。
(三)三邊
李季有詩尋三邊【6】,
我過三邊思不斷。
當年遺跡渾不見,
隻有詩意醉心田。
(四)到吳起
吳起城裏紅旗紅,
耳邊響起嗩呐聲。
紅軍長征此會合,
中華民族命運幸。
(五)誌丹縣
一把刀起鬧革命,
誌丹【7】威名震敵凶。
沒有陝北土地紅,
哪來偉業玉宇成。
(六)登寶塔山
高標出世遨蒼穹,
宛如朱毛展雄風。
俯指山下延河水,
育就青春不老鬆。
(七)棗園之一
延園【8】有樹亦有棗,
曾伴領袖住土窯。
重慶談判赴國憂,
偉人肝膽一去留。
(八)棗園之二
延園有條幸福渠,
潤得秋棗紅又豔。
領袖居此地氣靈,
多少軼事古今傳。
(九)楊家嶺
七大路線在此定,
朱毛聲音如雷鳴。
運籌帷幄打江山,
此嶺從此有英名。
(十)軒轅廟
中華有祖號軒轅,
古柏參天五千年。
人文初祖大慈悲,
蔭庇萬民到永遠。
讀家書遣興
(1984年春節前夕)
(一)
滄桑又逢甲子春,
國事家事幾多催。
何時了卻人生願,
史詩寫罷自長吟。
(二)
年少空有愛國誌,
憔悴斯人誌未鬆。
江山有幸識忠魂,
喜乘東風打先鋒。
(三)
北雁南飛水東流,
昆侖依舊氣勢雄。
縱身隻欲上瑤台,
誓將生命寫春秋。
(四)
故裏鄉情春夢頻,
桃花潭水繪山村。
幾許投身莫相誤,
文老鄉音樂無窮。
(五)
軒冕華蓋滿街頭,
唯有書生暗傷神。
江山代改陳陳因,
揚雄宅裏書海深。
春日即興
(1984年4月)
(一)
相思太久
寒凝之後
你才紅透
我來卻是初秋
你轉過半個臉兒
嗔我剛來又走
(二)
你從這水邊走了
我卻常來
草青了又黃
風來了雪往
腳印隻有一行
無題
(1984年9月)
相思相恨難為由
木棉花開自惜春
別離情思
寂寞向誰論
映地殘霞紅似水
斷魂芳草碧連雲
水邊路旁
回首已黃昏
感懷
(1985年10月)
去年今日一病囚,
病因卻是身外由。
秋風年年又一勁,
萬裏戍邊一武夫。
感遇
(1986年3月)
秦中一孤子,
生在子午【9】期。
童稚當羊倌,
艱辛度日殤。
及長入學堂,
伴讀日日忙。
寒窗對日月,
彈指一虛晃。
棄文赴戎行,
駿鳥高飛翔。
入伍在北方,
賀蘭山中崗。
識書未敢忘,
偶入大學堂。
四年曆寒窗,
還著綠軍裝。
囫圇滿腹書,
不解沒用場。
畢業回營房,
操練自當強。
生性鴻鵠誌,
欲欲振翅翔。
校園才四載,
世事成滄桑。
百萬大裁軍,
營盤頃刻消。
將士逐水流,
戈壁倦飛鳥。
前途路不識,
但想心茫茫。
將帥夢已滅,
匆匆走地方。
身在寧夏川,
幾回夢秦關。
日月逝其上,
萬流複歸海。
而立已迫眉,
但想心自傷。
人生兩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