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自恕,亦不可使人恕我。

——《安得長者言》

人不能自己寬恕自己,也不能讓他人寬恕自己。

幽則攻己之所短,會同則述人之所長。

——《昌言·上》

(一個人獨處)暗室則抨擊自己的短處,(與他人)聚會則稱讚別人的長處。

行潛德而不有,立潛功而不名。

——《昌言·下》

暗中行善卻不自矜,暗中立功卻不自誇。

赴湯火,蹈白刃,武夫之勇可能也;克己自勝,非君子之大勇不可能也。

——《二程遺書·附河南程氏粹言卷第一論學篇》赴湯蹈火上刀山,隻有武夫之勇才可以做到;克製自己,戰勝自己,沒有君子之勇當然就做不到。

能克己,乃能成己。

——《關尹子·九藥》

能約束自己(的言行),才能使自己有所作為。

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

——《管子·小稱第三十二》

隻擔心自身(德行)不好,不管別人不了解自己。

先慎於己而後彼。

——《管子·禁藏第五十三》

首先隻有嚴格要求自己,然後才能要求別人。

己不先定,牧人不正。

——《鬼穀子·卷上·反應第二》

(如果)自己事先沒有一定的規矩,(那麼)統治人民就不會公正合理。

誌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也。

——《韓非子·喻老第二十一》

立誌的困難,不在於超過別人,(而)在於戰勝自己。

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韓非子·大體第二十九》

光榮和恥辱的責任是在於自己,而不在於他人。

君子不臨事而恕己,然後有自反之功,自反者修身之本也。

——《胡子知言·卷一·天命第一》

君子不遇到事情就原諒自己,這樣(就會)有自我反省的功效,自我反省是修養自身的基礎。

使之謙,必不謙;使之儉,必不儉。我謙則民自謙,我儉則民自儉。機在此不在彼,柄在君不在人。

——《化書·卷六儉化·解惑第一一○》

讓老百姓們謙虛,(他們)肯定不謙虛;讓他們節儉,(他們)肯定不節儉。隻有國君自己謙虛,人民才自然謙虛;隻有國君自己節儉,人民自然節儉。關鍵在(國君)這裏(而)不在(人民)那裏,權柄在國君(手裏而)不在人民(手裏)。

矩不正,不可以為方;規不正,不可以為員;身者,事之規矩也,未聞枉己而能正人者也。

——《淮南子·卷十四·詮言訓》

(如果)矩尺不符合標準,(就)不能用它來製作方形的東西;圓規不符合標準,(就)不能用它來做圓形的東西;自身就是事物的圓規矩尺,沒有聽說過自己不正而能夠使別人端正的。

禦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

——《金樓子·戒子第五》

抵禦寒冷隻有穿上厚厚的毛皮大衣最好,阻止誹謗隻有修養自己最好。

帥人以正,誰敢不正?敬人以禮,孰敢不禮?

——《金樓子·戒子第五》

用正直來統率別人,哪一個敢不正直?用禮貌來尊敬別人,哪一個敢不講禮貌?

求子孝,必先為慈;將責弟悌,務念為友。

——《金樓子·戒子第五》

要想兒子孝順,必須先做到(對兒子)慈愛;要想弟弟尊敬哥哥,(哥哥)必須想著(對弟弟)關愛。

聰明疏通者,戒於太察;寡聞少見者,戒於雍蔽;勇猛剛強者,戒於太暴;仁愛溫良者,戒於無斷也。

——《金樓子·立言上第九》

聰明懂禮的人,防止過於苛察;孤陋寡聞的人,防止閉塞隔絕;勇猛剛強的人,防止過於粗暴;仁厚慈愛、溫和善良的人,防止猶豫不決。

人能反己,則四通八達皆坦途也;若常以責人為心,則舉足皆荊棘也。

——《涇野子·內篇卷二十二》

人能夠反省自己,不管從哪個方向走都是平坦的道路;如果總是一門心思地責備別人,那麼抬腳落腳都是荊棘。

責己則有路,責人則無途。

——《涇野子·內篇卷二十七》

責備自己就會有出路,責備別人就會沒出路。

嗜欲正濃時,能斬斷;怒氣正盛時,能按納;此皆學問得力處。

——《荊園小語》

嗜好和欲望正強烈的時候,能夠一刀斬斷;怒氣正強盛的時候,能夠克製(而不發泄);這都是學問中最得力的地方。

遇人輕我,必是我無可重處。置珠於糞土,此妄人耳,不足較;若本是瓦礫,誰肯珍藏?故君子必自反。

——《荊園小語》

遇到別人看不起我的時候,那一定是我沒有值得重視的地方。把珠寶扔在糞土中,這不過是無知妄為的人,不值得(和他)計較;如果本來就是碎石爛瓦,誰肯珍藏(它)?所以,君子必須要(多多地)自我反省。

健責天下之愚者,己之未賢也;健責天下之迷者,己之未明也。

——《亢倉子·訓道第七》

善於責備天下人都無知的人,他自己也未必賢良;善於責備天下人都迷惑的人,他自己也未必明智。

直己而不直人。

——《孔子家語·弟子行第十二》

自己守正不阿卻不要求別人。

貴之不喜,賤之不怒;苟利於民,廉於行己。

——《孔子家語·弟子行第十二》

富貴了不暗自高興,貧賤了不氣憤惱怒;如果對人民有益,(則)對自己實行廉潔。

君子攻其惡,無攻人之惡。

——《孔子家語·顏回第十八》

君子攻擊自己的缺點,卻不攻擊別人的缺點。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三十三章》

凡是戰勝別人的被稱之為有能力,凡是戰勝自己(缺點錯誤)的被稱之為堅強。

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

——《禮記·儒行第四十一》

隱居沒官作時而不作邪行,通達於上時而(力行正道)不被困弊。

形枉則影曲,形直則影正。

——《列子·卷八·說符》

身形彎曲,身影就會跟著彎曲;身形挺直,身影就端正。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論語·學而第一》

我每日(都是)再三反省自己——替人家做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溫習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