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艮》
時機錯過就停止行動,時機來臨就即刻抓住,無論是行動還是不行動都要不失時機。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易經·係辭下》
有德行的人要將才幹貯藏於身,等待發揮的機會。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
——《孟子·公孫醜上》
即使是聰明過人,也要利用時機;即使有鋤頭,也要到了季節才能動工。
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
——《荀子·天論》
等待機會,比不上利用天時做事。
善持勢者,蚤絕奸之萌。
——《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要善於掌握時機,早早杜絕奸佞小人之害。
事善能,動善時。
——《老子》
處理事務要講究實際功效,行動要選擇最佳時機。
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
——《莊子·至樂》
人世間的一切事物都出於機遇,又都入於機遇。
得時者昌,失時者亡。
——《列子·說符》
得到時機者便能興盛,失去時機者便會滅亡。
良馬有策,遠道可致;賢士有合,大道可明。
——戰國·尉繚《尉繚子》
好馬須加鞭,才可以遠行;賢士遇到明主,理想才能夠實現。
知者善謀,不如當時。
——《管子·霸言》
聰明人再善於用計謀,也不如選擇良好時機更重要。
舉事而不時,力雖盡,其功不成。
——《管子·禁藏》
凡事不利用時機,雖然盡心盡力,也很難成功。
不能兆其端者菑及之。
——《管子·侈靡》
事情已經有了征兆還沒有覺察到,便會錯過最佳時機,招來災禍。
慮善以動,動惟厥時。
——《尚書·說命中》
考慮好之後才行動,行動之時要選擇好時機。
得時無怠,時不再來。
——《國語·越語下》
機會來了,就應抓住機會迅速行動,否則一旦錯過,就不會再返回來。
時不可失,喪不可久。
——《國語·晉語》
一定要抓住時機,即使錯過也不要延誤太久。
從時者,猶救火、追亡人已,蹶而趨之,唯恐弗及。
——《國語·越語下》
會掌握時機的人,就像救火或追逃跑的人一樣,拚命追趕,惟恐抓不住。
聖人不能為時,時至而弗失。
——《戰國策·秦策》
雖然品德高尚的人不能製造時勢,但時機一旦來臨就絕不會失掉它。
敵不可易,時不可失。
——《戰國策·秦策》
敵人不可以輕視,時機不可以失去。
舜雖賢,不遇堯也不得為天子;湯武雖賢,不當桀紂不王。
——《戰國策·秦策》
舜雖然賢能,如果不遇到堯也不會成為天子;湯、武雖然賢能,不遇到桀、紂也當不了國王。喻指雖是賢能之士,也要有一定的機遇,才能有用武之地。
聖人從事,必借於權而務興於時。
——《戰國策·齊策》
品德高尚的人要想做出一番事業,必須借助於權力和時機。
信不棄功,知不遺時。
——《戰國策·趙策》
信義之人不會放棄建立功業,明智之士不會放棄到來的時機。
得時之禾,長秱長穗。
——戰國·呂不韋等《呂氏春秋·審時》
種莊稼要合時令,便會長穗打糧。
事之難易,不在小大,務在知時。
——戰國·呂不韋等《呂氏春秋·首時》
做事困難與容易,不在於事情本身的大或小,而在於是否懂得時機。
天與不取,在受其咎。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外傳》
麵對出現的機會和條件不加以利用,反過來就可能遭受災難。
良輔超拔於際會。
——漢·王充《論衡·偶會》
傑出的輔佐人物往往是在偶然的機會被發現提拔的。
時不至不可強生也,事不究不可強成也。
——漢·劉向《說苑·談叢》
時機未到不可以勉強行事,事情在未成熟之時不可以強行去做。
聖人敬小慎微,動不失時。
——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
聖人凡事謹慎,一旦行動,便不會失去任何有利的時機。
日中必慧,操刀必割。
——漢·賈誼《新書·宗首》
太陽正頂時一定會抓緊時間普照萬物,拿起刀就一定要割東西。喻指要及時利用到手的機會。
為可為於可為之時,則從。
——漢·揚雄《解嘲》
凡事到了可以做的最佳時機就去做。
見機不遂者殞功。
——漢·桓寬《鹽鐵論·擊之》
遇到好的機會不抓緊行事,就不會取得成功。
乘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
抓住時機做事,做起來顯得不容易,穩如泰山。
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
——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功名難以求得而容易失去,時機難以求得而容易失掉。
聖人不能為時,時至亦不可失也。
——晉·陳壽《三國誌·吳書·諸葛恪傳》
品德高尚的人不能創造時機,但時機來了便不可失去。
難得而易失者時也,時至而不旋踵者機也,故聖人常順時而動,智者必因機以發。
——晉·陳壽《三國誌·魏書·賈詡傳》
難得而容易失去的是時機,時機來到而不趕緊抓住,就會很快錯過。因此,聰明人必定會順應時勢而行動,利用時機而作為。
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
——晉·陳壽《三國誌·吳書·周瑜傳》
蛟龍如遇雲雨,終究不是池中之物。喻指英雄一旦遇到好時機,一定可以大展宏圖。
君子失時,白首抱關。
——晉·陶淵明《韓非》
有德行的人失掉機遇,終生就隻能是個看門人。
超俗拔萃之德,不能立功於未至之時。
——晉·葛洪《抱樸子·廣譬》
即使是超凡脫俗的人才,也不可能在時機未成熟之時建功立業。
圖官在亂世,覽富在荒年。
——南朝·陳徐陵《答諸求官人》
謀求官位在亂世之時,發財求富在荒年之時。
敗不可悔,時不可失。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馮衍傳》
失敗了不要懊喪,而應抓住隨時可能再出現的時機。
千載一時,不可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