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各種武術的練習(5)(1 / 3)

1.身體左轉約90度,左腳隨轉體向前落步。同時右手握劍臂內旋,隨轉體向上、向前經體左側向後掛起,虎口側劍刃向上;左劍指向前弧形下落附於右腕處。目視前方。

2.右腳向前上步,左腳跟離地;右手握劍向上、向前經體右側向後掛起;左劍指隨劍向上、向前伸出,與眼同高,虎口斜向上。目視劍指。

[要點]:左右掛劍要扣腕,貼身立掄成圓。

(18)提膝點劍

1.上體稍右轉;左腳隨轉體向前跳一步。屈膝落地。隨即右腳經左腳後向左側插步,前腳掌著地。右手握劍向上經體前扣腕下落於腹前,虎口向上;左手劍指向上屈肘下落於右手腕處。

目視劍尖。

2.身體右轉180度,同時兩膝伸直。右手握劍隨轉體向下、向右劃弧至頭上方,左劍指向下、向左伸出,手心向下。目視右前方。

3.右腿直立支撐,左腿屈膝上提。右手握劍直臂向右下提腕點劍,虎口側劍刃向上;左劍指上架於頭左上方。目視劍尖。

[要點]:轉身下點要連貫、快捷,力達劍尖;左膝盡量上提,上體稍右傾。

(19)歇步反刺劍

左腿向右腿後插步,兩腿屈膝全蹲成歇步。同時右手握劍扣腕使劍尖向上、向下經體前向右側下刺出,左劍指下落附於右肩前方。

[要點]:歇步動作上體右擰微前俯。臂伸直,力達劍尖。

(20)行步穿劍

1.上體立起,身體左轉約90度,左腳尖點地;同時左劍指向上、向前弧形擺至體前斜上方。目視劍指。

2.右手握劍向上、向前掄擺,同時左劍指向下繞至體後,目視劍尖。

3.身體左轉90度,右腳向右前繞上步,腳尖外撤。同時右手握劍下落於體前,隨之臂外旋,使劍尖經左腰側向體前平穿,手心向上,劍尖與胸同高;左劍指隨轉體向上,經體左側繞至頭左上方。目視前方。

4.左腳經右腳內側向前上步。

5.右腳經左腳內側向前上步,腳尖外擺。

6.身體稍右轉;左腳經右腳內側上步,腳尖內扣。

[要點]:行步要平穩連貫,走弧形,邊穿劍邊走,上下相隨。

(21)弓步崩劍

1.身體右轉約200度;隨轉體右腳向左腳內側並步,兩腳跟離地碾轉。右手握劍向上、向前擺起,隨之臂內旋,以腕為軸,抬頭,使劍身在臉上方子雲一周;左劍指下落附於右臂內側。目視斜前方。

2.右腳向右側上步,屈膝成右弓步。同時右手握劍直臂向體右側下落,隨之臂內旋,沉腕,使劍尖向左上方崩起,右手握劍於腹前。劍尖與頭同高;左劍指向下。經體左側向上繞至右腕處。目視左前方。

[要點]:弓步與崩劍要協調完整。劍身陡立,力達劍尖。

(22)弓步壓劍重心左移,左腿屈膝成弓步。右手握劍,以腕為軸向右下壓,手心斜向上。劍尖與肩同高,左劍指向下、向左繞至頭左上方。目視劍尖。

[要點]:重心轉換要平穩,弓步與壓劍要同時完成。

(23)轉身雲接劍

1.身體直立,左腳向右移動半步,同時右手握劍向右側直臂平擺,高與肩平;左劍指下落至身體左側,虎口斜向下。目視右前方。

2.右腳向左腳並步,身體左轉360度。同時右手握劍隨轉體向前、向上擺起,隨之臂外旋,以腕為軸。抬頭,使劍在臉上方平雲一周;左臂屈肘,左劍指上舉。虎口貼靠劍格處,手心斜向上。目視劍柄。

[要點]:兩腿並攏,重心提起,以左前腳掌為軸碾轉。劍在臉上劃一平圓。

(24)虛步持劍

1.右腳向右後方撤步,身體右轉約90度,右腿屈膝。左手接過劍,手腕下壓使劍尖向後,劍身貼近左臂,手心斜向下;右手變劍指,隨轉體向下、向右擺起,略高於肩,虎口向上。目視劍指。

2.身體左轉約90度;右腿屈膝半蹲,左腳稍內收,左膝稍屈,腳尖點地成虛步。左手握劍向下屈肘回收,劍身垂直立於體前,右劍指隨轉體向上繞至體前附於左腕處。目視前方。

[要點]:雙手合於體前與左腳尖點地要同時,虛步立身要平穩,左手持劍要扣腕。

收勢上體立起,右腳向左腳並步;左手持劍自然下落於體左側,右手劍指垂於身體右側。目視前方。

中華棍術的特點

棍是武術器械中長兵器的一種。棍主要是以掄、劈、掃、撥、舞花等動作,配合各種兵法、身法構成套路結構。它的特點是快速、勇猛、剛勁有力,練起來棍法密集、風格潑辣、節奏鮮明,有“棍打一大片”的功效。

一、棍的基本握法

(1)持棍法:右手持棍,以拇指和食指把握棍身,其餘三指自然彎曲,虎口朝向棍梢,使棍身緊貼於身體右側,把端觸地。

(2)握棍法:

①單手握:右手握住棍身距把端1/3處。

②順把握:雙手虎口順向握棍。

③對把握:雙手虎口相對握棍。

二、棍的主要動作名稱

(1)撥棍:棍梢斜向前上方左右為撥。

要求:用力輕快平穩,幅度不要過大。

(2)掃棍:棍梢在腰部以下水平為掄擺;或盡量以棍稍貼地,棍身傾斜掄擺為掃。

要點:迅猛有力,力達棍梢。

(3)掄棍:單手或雙手將棍梢向左或向右平掄。平掄不得超過一周,加轉身不得超過兩周。

要點:迅猛有力,力達棍梢。

(4)戳棍:棍梢或棍把直線向前、向側或向後戳擊。

要求:發力短促,力達梢端或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