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杯足球賽的由來
“豐田杯”足球賽,全稱為“歐洲-南美洲俱樂部冠軍豐田杯足球賽”。
原則上於每年12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天舉行。豐田杯賽始於1980年,其前身是“世界俱樂部冠軍杯足球錦標賽”,又稱州際杯賽,始於1960年,原則上一年舉行一次,以主客場製進行。至1979年止,洲際杯賽共舉行過18屆,南美球隊10次奪得冠軍,歐洲球隊獲8次冠軍。
1967年,蘇格蘭塞爾蒂克隊代表歐洲與阿根廷競技隊交鋒,規定的兩場比賽之後,雙方仍不分勝負,隻好移至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再賽。但在次日的比賽中,雙方隊員大打出手,多人被罰出場。自此以後,洲際杯賽中雙方常發生打鬥現象,如1970年荷蘭費燕諾德隊對阿根廷普拉塔大學生隊,1971年荷蘭阿賈克斯隊對阿根廷獨立隊等,比賽均出現了不愉快事件。甚至後來,一些歐洲冠軍球隊公開表示拒絕參加洲際杯賽,隻好由歐洲亞軍頂替,像1971年、1973年、1974年、1978年、1979年都由亞軍隊參加,1975年和1977年的比賽也因此而夭折。由於暴力事件和爭執不斷發生,在歐洲和南美大陸上舉辦洲際杯賽越來越困難,甚至有人建議停辦。
1980年,英格蘭諾丁漢森林隊蟬聯歐洲冠軍杯賽冠軍後表示:他們願改變上屆放棄洲際杯賽的做法,但條件是隻賽一場,且要在中立國舉行。而南美及歐洲足聯為保證世界俱樂部杯賽能繼續進行,同意了該隊要求。開始時,他們曾打算在洛杉磯進行,但日本豐田汽車公司表示願由它出資資助這項賽事,條件是將比賽名稱改為“豐田杯”賽。
乒乓球的由來
乒乓球始於歐洲。最早的乒乓球是用象牙做的,因為造價昂貴,所以隻有那些豪門貴族才能玩。
然而,世界上最早玩“彈性球”的並不是歐洲人,而是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他們利用得天獨厚的天然橡膠樹的液汁做成實心球,男女老幼都特別愛玩。哥倫布和以後到達南美洲的探險家對此都驚訝不已,把它當作珍品帶回歐洲,並逐漸傳開。直到1839年,美國的古德意發明了橡膠的硫化技術以後,才出現了空心的橡皮乒乓球。
1869年,有人出一萬美元的獎金征求更好的乒乓球代用品。美國的海亞特被這一消息所驅使,當他得知帕克斯將沒有酯化的纖維素溶於乙醇或乙醚等有機溶劑中,除去溶劑後能得到一種富有彈性的物質,就經過反複研究,改進了帕克斯的方法,製出了一種性能很好的、被稱作“賽璐璐”做的乒乓球。這種乒乓球的製作法一直沿用到現在。
我國乒乓球運動小史
乒乓球運動在我國已有近90年的曆史。最初由日本傳來,據說清朝光緒三十年前後,上海有一個姓王的文具店商人,從日本購了些乒乓器具回國。他為了推銷這些商品,就親自作打球表演,用來吸引顧客1916年,中華全國基督教青年會上海分會童子部設立了我國最早的乒乓球房;兩年之後,上海乒乓球聯合會宣告成立,到1923年,全國乒乓球聯合會才在上海誕生。
1935年1月,國際乒聯主席蒙塔古曾邀請我國加入國際“乒聯”,並參加在倫敦舉行的第九屆世界乒乓球比賽。當時我國乒乓球隊選手無比興奮,準備在國際球壇上一顯身手;但因國民黨當局不支持,連選手的旅費都沒有著落,放棄了這次比賽。
解放前,我國乒乓球隊員參加過1927年和1930年兩次遠東運動會比賽,因為球藝不高,團體和個人比賽都來獲勝。
解放後,由於黨對體育運動重視,乒乓球運動蓬勃發展,在世界乒乓球比賽中多次獲得冠軍,為祖國贏得了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