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軍事鬥爭類(3 / 3)

大兵團作戰

軍事上用大量部隊對敵作戰。特指動員大量人力、物力去完成某項工作。〔例〕我們的經濟要振興,要有與之相適應的工作方法。這是五八年嗎?搞大兵團作戰。(邱作寬《生命》)

掛免戰牌

古時兩軍交戰,一方因故不能出戰,在營門上掛起暫時停戰的木牌。特指不與爭鬥、爭吵。〔例〕番薯昌自知戰不過老伴,隻好掛起免戰牌,一頭倒在床上睡著了。老伴沒法,隻得草草收場。(馮學爭《七級總理》)

掛彩

負傷。〔例〕①俺兩個一塊打仗,一塊掛彩,一塊回國,又一塊寫了這個條子,首長。(張一弓《犯人李銅鍾的故事》)②在這幾次戰鬥中,馬希山掛了花,侯殿坤在狗窩裏藏著才免於被捕。(曲波《林海雪原》)

開火

開槍、開炮。特指發言攻擊對方。〔例〕她久想和尤桐芳高弟開火。可是,西院裏還停著棺材;她的嗓子像鏽住了的槍筒發不出火來。(老舍《四世同堂》)

開炮

發射炮彈。特指提出嚴厲的批評或反駁。〔例〕“請願的時候過去了!”盧嘉川微微一笑,鋒利地開了炮。(楊沫《青春之歌》)

接上火

與敵方用槍炮互相攻擊。特指爭論、吵架。〔例〕金城一搭上腔,和王延律接上火,那幾個壞小子都退到一邊裝好人。(蔣子龍《開拓者》)

穩住陣腳

古代列陣作戰時,把自己戰陣的前後左右穩定住。特指防止分裂、排除幹擾、團結一致、秩序井然的局麵。〔例〕當此緊要關頭,他本應穩住陣腳,奮力再戰。(王東滿《山月恨》)

五步一崗,十步一哨

指森嚴的警戒和防備。〔例〕從籬笆子一直到韓家大院,自衛隊五步一崗,十步一哨,韓家大院的四個炮樓子的槍眼裏,都有人了望。(周立波《暴風驟雨》)

中心開花

派小部隊插入敵人陣地的內部或關鍵地段打擊敵人,配合主力進攻。〔例〕你們埋伏在這個位置上,戰鬥一打響,就猛插進去,搗毀敵人的師部,切斷敵人的通信聯絡,來它個中心開花,內外夾攻。(惠彤、琳慧《橫刀立馬》)

收兵

古代作戰時,敲鑼把作戰的兵將撤回來。特指結束,罷休。〔例〕姐姐跟爹媽拗,他就跟爹媽頂撞,姐姐對爹媽讓步,他也隨著收兵。(劉亞舟《男婚女嫁》)

人不解甲,馬不卸鞍

保持隨時作戰的準備。〔例〕後來又到了西番地,整整一個月一邊走一邊同曹變蛟打仗,人不解甲,馬不卸鞍,找不到糧食就殺馬充饑。(姚雪垠《李自成》)

刀不離手,弓不離身

時刻處於戒備狀態。〔例〕盡管這群人隊伍不齊整,有的站著,有的蹲著,卻都是刀不離手,弓不離身,準備著隨時廝殺。(姚雪垠《李自成》)

不打無準備的仗

指沒有作好物質準備、精神準備,沒有成功的把握,是不能打仗的。泛指做任何事都要有準備。〔例〕可是,你有什麼準備呢?你看,假若咱們真辦婦女商店,餘誌芳可以去賣魚,玉娥可以去賣青菜,咱們不能打沒有準備的仗啊!(老舍《女店員》)

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意為平時要不惜汗水做好作戰的準備,等戰爭起來就可以減少損失。比喻凡事要提前作好準備工作。

殺出一條血路

從敵方的包圍圈中向外衝闖突擊,衝破重重險阻,大力砍殺出一條生路來。特指打出新局麵。〔例〕①孫傳庭攔在我們前邊的大約不到兩萬人。兩軍相遇勇者勝。我看不難殺出一條血路。(姚雪垠《李自成》)②我們隻有重振旗鼓,與民成公司鬥到底,殺出一條血路來。(鄢國培《漩流》)

樹不砍不成材

樹木挺拔需要修剪,人要成才需要培養教育。〔例〕古人說:樹不砍不成材,逆子不教難成器。讓政府的王法好好教育他們才對!(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

小時不防,大時跳牆

跳牆:做賊。對子女從小就要認真教育,防止不良傾向。〔例〕我貼了你的大字報,揭發了你,可這是為你好,也是心裏和你近才貼的,常言說:“小時不防,大時跳牆”……(李準《李雙雙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