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杜光庭的設想,女性神仙有一個總歸宿,這就是“墉城”。墉的意思是城垣。《詩·大雅·皇矣》:“以伐崇墉。”《傳》釋雲:“墉,城也。”另外,墉還有高牆城壁的意思。在神話傳說中,墉多指仙宮。“道藏”本《漢武帝內傳》說:“至四月戊辰,帝(指漢武帝)夜閑居承華殿,東方朔、董仲舒侍,忽見一女子著青衣,美麗非常。帝愕然問之。女對曰:‘我墉宮玉女王子登也,向為王母所使,從昆山來。’”傳說墉城或墉宮就在昆侖山上。如《水經注·河水注》稱:昆侖山“有墉城,金台玉樓,相似如一。”我們知道,昆侖山的仙主即是西王母,故立於此山中的墉城自然是為王母所治。昆侖山的位置說法不一。或謂之為月亮神山,或謂之為海中十洲內的仙山之一等等。但不管其具體所指如何,在神話仙話中,它為西王母管轄這一意義則是可以肯定的。顯然,杜光庭也是把墉城作為昆侖山中的女仙宮闕的。《墉城集仙錄》六卷,所收女仙故事凡三十七個(含三十八人,卷五所記“湘江二”,一條內含兩人),由於作者設立了女仙(注意:女神在該書中也是仙)的總歸宿,本來較為雜亂缺乏內在聯係的女性神仙就有了一個譜係。
作為第一部較有係統的女性神仙集簿,《墉城集仙錄》是不會撇開漢代以前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女神仙故事簿說的,甚至是漢魏以來為道教崇信的女神仙在該書中往往也可以找到由古老女神脫胎而出的痕跡。如“九天玄女”即是一個。按該書所述,九天玄女是黃帝的老師。聖母元君的徒弟。這位女仙之所以被看作黃帝師,據說是因為黃帝在與蚩尤交戰而敗北之際,她授給黃帝“六甲六壬兵信之符”、“靈寶五帝策使鬼神之書”等“天書”。黃帝獲得這些“法寶”之後,複率諸侯再戰蚩尤於冀州,遂滅之。這個傳說事實上是由《山海經·大荒北經》關於“天女”以止雨術助黃帝戰蚩尤的故事演變而出。經曰:“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蓄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由此可知,“九天玄女”實即《山海經》中天女魃的變型。而天女魃在古代是被當作旱神崇拜的,恰好女媧也具有旱神特征。魃通發,與疊韻轉音,媧從,故女魃當與女媧同。
更有趣的是,杜光庭在《墉城集仙錄》中所寫的女神仙有相當一部分還具有“氏族血緣關係”。如南極王夫人,名林,字容真,據說是西王母第四女;雲林右英王夫人,名媚蘭,為西王母第十三女;雲華夫人,名瑤姬,為西王母第二十三女;紫微王夫人,名清娥,字愈音,為西王母第二十女;太真夫人,名婉羅,為西王母之小女。在杜光庭的筆下,似乎西王母的氏族中,女神仙成群結隊。這個氏族式女神仙譜係顯然露出了編造的痕跡。如該書卷三談到女仙雲華夫人在民間的影響時曾涉及宋玉的《高唐賦》,並極力攻擊之,謂其作“寓情荒淫,托詞穢蕪”。這雖然可以顯示杜光庭的道貌岸然,但無形中卻告訴人們,他所說的西王母第二十三女雲華夫人原來就是由巫山女演變而成。因為大家知道,宋玉的《高唐賦》正是有感於巫山神女的動人傳說而作的。再說,杜光庭在“雲華夫人”傳中也記下了民間立祠祭神女事,稱:“有祠在山下,世謂之大仙,隔峰有神女之石,即所化之身也。”這就完全證實了雲華夫人的原型確為巫山神女。從古文獻上看,巫山神女與西王母並無什麼氏族聯係。把她說成西王母第二十三女並加上“夫人”桂冠是一種附會。不過,這種帶有血緣特征的女神仙譜係的結構,則又使人想起了紅山文化遺存中的女神廟。在那裏的女神不也是具有某種血緣關係麼?
還值得一提的是,《墉城集仙錄》所寫帶有氏族血緣關係特征的女神仙,往往有許多男性高徒兼崇拜者。如在“金母元君”(即西王母)傳中除了敘及我們上麵已經提到的周穆王之外,還用了相當長的篇幅寫漢武帝、東方朔、董仲舒、茅盈、茅固、茅衷(茅盈、茅固、茅衷為三兄弟,被上清派茅山宗尊為“三茅真君”,是茅山宗主神)等人崇拜“金母”的舉動,又如西王母第四女南極王夫人,據說曾於漢平帝(公元1~5年在位)時降於陽洛山石室授清虛真人小有天王王褒(字子登·《曆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十四有傳,謂之為範陽襄平人,生於漢元帝建昭三年九月二十七日,嚐入華山修道,得神人真要,九年道成仙去)。《太上寶文》等經三十一卷;再如西王母第二十三女雲華夫人,據說嚐授予大禹“策召百神之書”。還有西王母小女太真夫人,據說治愈了馬鳴生的血瘡痼疾,鳴生感激涕零,即當了太真夫人的役夫。(馬鳴生,《神仙傳》卷二有傳,謂臨淄人,本姓和,字君賢,少為縣吏,因捕賊為賊所傷,險些亡命,忽遇神人,以藥救之,便活,遂棄職學仙,後煉丹為地仙。)安期生(《列仙傳》卷上有傳,謂之琅邪鄉人,賣藥東海邊,時人稱千歲翁)請教天地運數,太真夫人告以“陽九百六”(術士推算天地運數的一個術語。天厄謂之陽九,地虧謂之百六,大期九千九百年,小期三千三百年)、“否泰之期”(否泰係《周易》中的兩卦,居上經第十一與第十二。因筮及泰為吉,否為凶,故否泰又為吉凶象征)等等。這方麵的內容有的是從漢魏以來流行的故事傳說、典籍(如《漢武帝內傳》)中擷取材料,有的則出於杜氏的“新創”,但無疑反映了漢魏至唐時期女神仙在道教中所受推崇的程度是頗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