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是講我們走出去的初步成果。
一、海爾“走出去”的思索
企業“走出去”是全球化、信息化時代的必由之路,但“走出去”又非常困難,因為留給我們的時間和空間太少、太小,隻有靠我們自己衝出一條路。
思索之一:“走出去”與“走進來”的問題。“小池塘”已被“大海”衝垮,即便你不“走出去”,別人也會“走進來”,想躲也躲不過。
1998年的時候,美國的《財富》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中國海爾的威力》,這篇10年以前發表的文章,中間對海爾是一種肯定,甚至把海爾與福特的流水線相提並論,它認為海爾將來會成為像日本的日立、東芝等名牌,給予了很高的期望。但是最後一條,“畢竟海爾要過一個坎兒,畢竟海爾現在是小池塘裏的大魚”。當時我不太理解小池塘裏的大魚是什麼意思。現在我想,就是全球化以後你要從小池塘進入到大海,你現在在中國是一條大魚,進入大海你就是一條小魚,甚至是大魚的魚食,所以你就必須走出去才行。孟子有一句話叫做“觀於海者難為水”,你看見大海,其他的小池塘還叫水嗎?不叫水。後來引出一句是唐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我們如果沒有滄海的胸懷,不能走出去的話,在小池塘裏,你永遠都不會長大。所以我們必須要走出去。
但是你還沒有等著走出去,人家已經走進來了。《當國家成為企業》這本書是英國劍橋大學被稱為“美女作家”的赫茲寫的,這本書裏麵,她舉了數據:現在全球的100個大企業,占了全球資產的20%,全球100個最大的經濟體,51個是企業,49個是國家,企業超過國家,意味著資源到這些國際化大企業手裏頭,很多的發展中國家你不聽令於它,它就不讓你發展。我們到孟加拉國去,那裏有我們的工廠,那裏的部長說,我還要到美國阿肯色去,為什麼不到華盛頓到阿肯色去呢?因為沃爾瑪的總部在阿肯色,我現在和它談不好,牛仔服不給我,孟加拉國的出口受影響。所以你不走出去,還呆在家裏,人家就走進來了。可口可樂的老總到中國來,給中國區的總裁就提了一句話,我看到門口賣茶葉蛋的老太太為什麼不賣可口可樂?所以跨國大企業到中國來,有一些企業家跟我說“他們來了我到農村去”,到農村也不一定能行,全部它都要通吃。所以我們必須要走出去,不走出去沒有什麼出路,因為這是一個全球化、信息化的時代。
但是走出去,認識上要提高,黑格爾有一句話叫做“熟知並非真知”,我覺得這個思想大開放也是這樣,你所認識的東西,並非是你的真知灼見。你必須要真正走出去,走出去才是你獲得真知的一個必要條件,或者是前提條件。
思考之二:“想不想”與“能不能”的問題。企業“走出去”,取決於“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全球化網絡的全球運作。
走出去是必然的,客觀存在著,你不是想不想出去,而是能不能出去。如果能走出去,我覺得現在不是你到哪個地方去,而是你必須有全球化的物流,全球化的信息流,全球化的資金流。如果你沒有這個體係的話,你走出去,也會瞎走。商務部也做過很多的提示,有很多的企業走出去,做了很多事,花了很多錢,最後失敗了。為什麼呢?因為單一、孤立的是不行的,必須是全球化運作的一個環節。
前幾年世界暢銷的一本書《世界是平的》,用10輛推土機把世界都鏟平了。什麼意思呢?全球的資源你都可以統一來利用,問題是你能不能利用呢?如果你不能夠有全球的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再多的資源也不會被你利用,就像赫茲所說的,就會被跨國大公司所兼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