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年間,山東東昌縣有個牌坊村,村子不大,隻有七八戶人家,其中有一戶主人名叫劉貴,常年在外做小買賣,隻留下老婆孫鳳仙一人在家。孫鳳仙長得頗有幾分姿色,因耐不住寂寞,常常偷著和別人鬼混。
這天,劉貴半夜三更趕回家,喊半天也不見孫鳳仙來開門,後來好不容易來開了,神色卻顯得十分慌張。劉貴不免起了疑心,進屋一看,隻見後窗大開著,窗台上有兩隻男人的大腳印。劉貴氣得臉色鐵青,對著孫鳳仙就是一陣拳打腳踢。誰知孫鳳仙不但不認錯,還大哭大鬧,撲上來要抓劉貴的臉,劉貴惱羞成怒,狠狠扇了她一巴掌,然後就摔門而去。
當夜,劉貴跑到東昌縣城他姐姐家,灌了不少酒,然後蓋上被子呼呼大睡。誰知第二天中午他還沒起床,幾名捕快就破門而入,“當啷”一聲把一串鐵鏈子套上了他的脖子。
劉貴哪見過這種陣勢?嚇得麵如灰土,問道:“官爺,請問小人所犯何罪?”
捕頭板著臉說:“別裝蒜,到大堂上去交代清楚!”不容他分辯,三下五除二就把他帶到縣衙。
其實劉貴不知道,他鄰居牛三今天一早到他家去借米,剛推開大門,就看到孫鳳仙麵容恐怖地倒在院子裏。牛三魂都嚇飛了,大呼小叫喊醒了全村人,對大家說:“昨天夜裏劉貴回來,不知因為何事,兩口子又吵又打,肯定是他毒死老婆後跑了!”大家一聽,趕緊報官。
劉貴被帶上縣衙大堂,縣令一拍驚堂木厲聲問道:“劉貴,你為何要毒死自己老婆?”
劉貴嚇得跪在地上直磕頭:“老爺,小的冤枉啊,小的哪敢毒死老婆啊?”
縣令喝道:“大膽刁民,你還敢抵賴?鄰居牛三昨夜分明聽到你們夫妻在屋裏吵吵鬧鬧,這事兒除了你,還有誰會幹?”
劉貴不得已,隻好把孫鳳仙紅杏出牆的事兒當堂講了,說:“不信老爺可以派人去查,那窗台上的大腳印清清楚楚的。”
縣令於是就派捕頭騎快馬去取證。
不一會兒,捕頭回來稟報:“回老爺,那窗台上幹幹淨淨的,不曾有什麼腳印。”
劉貴一聽,心想:壞了,肯定是昨夜自己走後,那賤人把腳印擦了。不禁連連搖頭叫苦。
縣令認為劉貴不肯招認,便令衙役對他施加酷刑。劉貴打熬不住,隻得承認自己在外麵有了相好,就帶回老鼠藥毒死了老婆,並在供詞上簽字畫押。
孫鳳仙爹娘已經痛失愛女,又覺得劉貴在公堂上丟了他們的醜,所以對劉貴恨之入骨,還使銀兩給縣令,一定要置劉貴於死地。那縣令本是商賈出身,花幾千兩銀子才捐得此官,到任後自然要想辦法撈回本錢,豈有見財不收之理?於是收下孫家銀兩後就把劉貴打入死牢。
案子上報至濟南府複審。濟南知府周至誠為官清正廉明,頗善斷案,他查閱案卷,發現案中有不少地方不能自圓其說,況且如果真是劉貴所殺,為何事成之後不遠走高飛,卻跑到姐姐家“坐以待斃”?他對劉貴說:“這個案子有些不明,你老老實實把事情經過說清楚,本官替你做主。”劉貴知道自己遇上了“包青天”,於是就推翻了原來的口供,把自己的冤情一五一十向知府周大人說了個透。
周大人決定親自斷這個案子。
他來到東昌縣城,向捕快、仵作、證人牛三等反複詢問,又去察看案發現場,收集各種線索。據仵作報告,那孫鳳仙死後渾身烏紫,七竅流血,毒藥是下在她喝的雞蛋湯裏的。可周大人到現場一看,發現他家院牆很高,門窗也都非常結實,凶手是怎樣進的屋,又是如何作的案呢?周大人推斷,那凶手可能與孫鳳仙很熟,於是就又把孫鳳仙的鄰居和親朋一一傳來問詢。
可一連忙碌了好多天,案情卻沒有絲毫進展。
這天夜晚,周大人又拿起收集來的證物細細察看,突然,他發現那個盛湯的瓦盆上有個小孔,用手指一彈,聲音十分沉悶。他小心翼翼地把瓦盆敲開,發現從表麵上看,這個瓦盆和別的盆沒什麼兩樣,可裏麵卻大不一樣了,它的底部是空心的,殘留著不少劇毒藥的藥末。
周大人立刻追查下去,查出這瓦盆是一個姓王的窯匠做的,便派人把他抓了來。
王窯匠開始還嘴硬,可一見到證物立刻嚇得臉刷白,不待棍棒落下便招了供。原來,他做生意借了孫鳳仙五十兩銀子的私房錢,一直沒能還上,眼見利息越滾越多,心裏十分著急,就決定毒死這個女人。他想過很多辦法,都覺不妥,正好此時孫鳳仙要買他的瓦盆,他於是便想出這個毒辦法,特地燒了一個底部空心的瓦盆,通過針鼻大的小孔將毒藥灌滿盆底,再用白蠟封上,賣給孫鳳仙。原以為這事兒幹得天衣無縫,沒想最終卻被周大人發現了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