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天哀(1 / 2)

無數盞漂浮的蓮台仿若天上星辰一般,散落在七彩湖麵的各處,而每一盞蓮台上都燃著一絲白色的火苗,火苗的光芒極其虛弱,仿佛一陣風吹過之後,它們就要悉數熄滅。

蘇長陵將手指輕輕一劃,一股虛無之力便卷著孟蘅身處的荷葉漂浮到了三千盞蓮台的正中央,從孟蘅身軀的升起到落地,蘇長陵精準的神識控製力竟然沒有激起湖麵上的一絲波瀾,孟蘅驚歎於他神識之力控製純熟的之時,蘇長陵的聲音已是再度從他耳畔響起:“現在你要做的便是在這三千蓮台之中靜坐,記住,五個時辰之後蓮台上的火苗便會自行湮滅,在靜坐的過程之中你的身軀不能有一絲的挪動,否則身下荷葉激起湖麵蕩漾,便會波及到每一盞蓮台,而蓮台上的火苗一觸即滅,你的考驗便算作失敗了。”

蘇長陵的聲音氣息極其微弱,但每一字似乎都讓人心神一震,孟蘅輕輕應了聲,當下屏息凝神,靜坐荷葉之上,不再言語了,對於考驗他是絲毫不敢托大,畢竟這關係著他們三人是否能夠安然出孟陵。

在孟蘅靜坐之時,蘇長陵的身影也是漂浮到了天空之上,右手伸出,一冊黑色深邃的古卷出現在了手掌之上。

黑色古卷上書“天哀”二字,卷冊樸實無華,一眼看去,甚至毫不引人注目,但是在千年之前,為了爭奪這一部《天哀》,蘇長陵可是險些賠上了自己的性命。

蘇長陵雙目輕闔,千年之前的那一幕仿佛又出現在了眼前,那一夜風雨漫天,電閃雷鳴,胥崆崖上,麵對著數千強者的圍堵剿殺,他窮盡神識之力結成靈陣,想要與千人同歸於盡,沒想到經此一役,他居然逃過死劫,攜《天哀》來到了長嶺,得一孟姓子孫相助,布靈界,築孟陵。

得到《天哀》之後,蘇長陵才發覺這一部神秘的功法連自己也無法修煉,因為他手中沾染了鮮血太多了。

《天哀》功法,顧名思義,集天地之哀為己用,世間哀怨不絕,體內氣息不斷。天地之間怨念何止千萬,此功法所需要的便是一副能夠承載這天地怨念而不為其所控製的身軀,否則一旦生性不善,意誌不定的人修煉了此功法,心性便會被這怨念所控製,沉淪魔道,無法自拔。

《天哀》的來曆,極為神秘,傳聞數千年之前,昆之西界曾經崛起一股極為神秘的勢力,這一股勢力名為不楚宮,這一股勢力幾乎是在一夜之間橫掃整個昆之西界大小門閥,成為這世間頂尖實力之一。

不楚宮門徒行事極為詭秘且凶殘,所至之處,釋放囚徒罪犯,慫恿他們殺人放火,****擄虐,激起民怨不斷,而令人驚駭的是,不楚宮弟子幾乎個個修為超凡入聖,以一敵千,曾經有不少一流實力向其發起挑戰,結果都難逃宗毀人亡的厄運。

不楚宮獨霸昆之西界之後,逐漸將魔掌伸向了昆之南界與昆之北界,在野蠻入侵的過程之中,終於激起了兩大古老勢力的不滿,那兩大勢力便是隱藏極深的兵門與將門。

兵門與將門在遠古時期本是同一勢力,兵門主修兵道,而將門主修將道。

兵道旨在提升自己的修煉與倚仗手中的神兵來破敵,所以兵門弟子擅長冶鑄神兵,並且每個弟子皆手持一柄通靈神兵,通過自身修為的強大與手中兵器威力之強橫,兵門弟子在對敵之中幾乎是沒有對手,因此兵門弟子性情極為倨傲,目空一切。

而將門則是通過駕馭和操控外物來震懾對手,且將道法門分為三,其一為將兵之道,即以意念心神操控兵儡,排布陣勢,攻城陷陣。

其二為將獸之道,即控製各類妖獸,大成者與妖獸相合,****合一,有毀天滅地之勢。

其三為將氣之道,便是通過神識之力製造出靈印,靈陣以及靈界來輔助修煉,以及困敵甚至是滅敵。

相較起兵門弟子來說,將門弟子心情則便於沉穩,手段也較為高明,雖然在單打獨鬥上兵門弟子要勝將門弟子一籌,但從掌控全局的能力上來說,兵門弟子則遠遠不及將門弟子。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兵將兩道在不久之後便開始逐漸分離,各自為政,但由於同源同宗的緣故,兩門雖然私下都對對方不服,但是表麵上卻是一團和氣。

在不楚宮的侵襲中,由於兵門弟子急於立功揚威,在昆之北界與昆之西界的界關下,兩股頂尖勢力經曆了一場驚天血戰。

這一場血戰據說持續了一個月的時間,兵門以犧牲了三千弟子的代價,勉強將五千不楚宮門徒擊退,而這一戰之後,令兵門的氣勢嚴重受挫,由於兵門弟子的選拔要求極為嚴苛,三千弟子數量已經接近兵門總弟子的五分之一,這一場雖然贏得了勝利,但是所付出的代價卻是極為慘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