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雄偉近岸工程(5)(3 / 3)

世界四大運河工程是指哪些運河?

世界上四大運河工程是指1869年正式通航的蘇伊士運河、1895年正式完工的基爾運河、1914年竣工的巴拿馬運河和1992年建成的馬恩河—多瑙河運河工程。

基爾運河工程於1887年開工,1895年正式完工,全長100千米,河麵寬110米,航道深11米。由於北海和波羅的海的潮差不同,所以運河兩端都建造了船閘,整個運河有6座船閘。此外,運河上建有多座橋梁,所以對過河船隻有很多限製。船隻通過運河一般需要8個小時。基爾運河的開通使北歐到北海的航線距離縮短了680千米。

馬恩河—多瑙河運河全長170多千米,差不多是巴拿馬運河的兩倍。該項工程分兩階段進行,1962年完成了馬恩河上的27道水閘,裝配了攔水屏障,解決了河道深淺不一的問題。接著1985年又疏浚了多瑙河段,並修建了5座閘門。整條運河上還修築了120座橋梁和55座發電站。運河於1992年全線通航,溝通了北海和黑海的航行,大大緩解了這個地區公路、鐵路運輸的擁塞狀況,並且實現了中歐和東歐航行的大貫通。

如果說這兩條運河知名度一般的話,那麼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可就要比它們出名得多了。

修建巴拿馬運河有什麼意義?

巴拿馬運河聞名遐邇,它對東西方世界經濟和文化的溝通起到巨大作用;它為人類服務至今已達86年之久。巴拿馬運河是一條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國際通航運河,是連接兩大洋的紐帶。

運河的開通,大大地縮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之間的航程。比如從美國紐約出發去舊金山的船隻,如果繞道南美合恩角航行,全程為11421海裏,而經巴拿馬運河則隻要航行4832海裏,縮短了一半還多。如從紐約去澳大利亞的悉尼,經蘇伊士運河的全程為11710海裏,而經巴拿馬運河隻要航行8427海裏,比前者少3283海裏。巴拿馬運河,如同一根紐帶一樣,把大西洋和太平洋連接在一起。它不僅方便了交通,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而且還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巴拿馬運河工程有什麼特點?

巴拿馬運河是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咽喉,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閘式運河。它位於中美洲巴拿馬共和國的中部,從連接北美與南美大陸的巴拿馬地峽最窄和地勢最低處通過。由於潮汐高差不同,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有很大的水位差,再加上巴拿馬地峽與海麵也有高差,所以運河大部分河段的水麵比海麵高出26米。為了便於船隻通航,在運河上建有6座船閘,河的兩端各有3級,每級水閘的閘室長305米,寬33.5米,水深12.5米。

運河的走向是自北斜向東南,因而它的大部分的航程不是從南向北,就是由北向南,有點像“S”形狀。運河兩岸裝有強烈的照明燈,可以保證24小時日夜通航。船隻通過運河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加,1916年隻有807艘,1970年達到15523艘,平均每天要通過41艘。現在每年平均有1.5萬艘左右的船隻通過,貨運量達1億噸以上。

巴拿馬運河於1881年先由法國開鑿,1889年因財政和技術原因而廢棄,1904年又由美國再次開鑿,采用水閘式技術,經過10年的努力,終於建成長81米,寬150米~300米,水深13米~15米的運河,可以通航8萬噸級的船隻。

蘇伊士運河是如何建成的?

蘇伊士運河工程是於1859年4月25日破土動工的,曆經10年零8個月,於1869年11月17日正式通航。這項宏偉工程的完成,溝通了紅海和地中海,進而把印度洋和大西洋連接起來,成為東西方海運的捷徑。這是一條十分繁忙的水道,平均每月通過的船達1481艘。

蘇伊士運河位於埃及東北部,它北起地中海邊上的塞得港、南止紅海蘇伊士灣的陶菲克港。全長195千米,河麵寬300米~350米,平均水深20米,航道寬度為180米,可通過15萬噸滿載貨船和30萬噸空載貨船。從西歐到東亞,經蘇伊士運河全程約5500千米~8000千米,比繞道好望角縮短了近一半的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