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後的2000多年中,無數冒險家神往所羅門的金櫃和金庫。公元1568年,西班牙航海家門達尼亞·德內拉在西太平洋航海途中,發現了覆蓋著茫茫原始森林的900多個島嶼。他萬分喜悅,於是率領船員登上幾個比較大的海島。他們上島之後,發現島上的土著人身上掛滿了各種黃金首飾,滿以為找到了所羅門藏珍寶的地方,門達尼亞·德·內拉驚喜地高呼:“所羅門!所羅門!”從此,這些海島就被稱為所羅門群島了。所羅門金庫之謎,也成了所羅門群島吸引遊客的一塊巨大磁石。
“畜牧之國”指的是哪個國家?
從澳大利亞越過塔斯曼海,有兩個長形的島嶼,人們稱它為北島與南島,附近還有一些星星點點的小島,這就是美麗如畫的南太平洋島國新西蘭。新西蘭麵積約26.8萬平方千米,是南太平洋海、空交通的要衝。
新西蘭溫暖如春,陽光充足,雨量分布均勻,島上一片綠色,是個畜牧業發達的島國。畜牧業是這個國家經濟的主要支柱,天然草地和人工牧場麵積遼闊,占全國土地麵積的51%。而且,畜牧業的機械化程度很高,畜產品出口值占出口總值的70%以上。全國養羊6000萬隻,年產羊毛30多萬噸,牛1000萬頭,平均每人20隻羊,3頭牛。羊肉和奶油出口均為世界前列,所以,被人們稱為“畜牧之國”。新西蘭對羊種的選育十分重視,還為此有專門的科研機構呢。
波利尼西亞人最早是從何而來的?
在浩瀚無垠的南太平洋中的波利尼西亞群島上,居住著波利尼西亞土著人,經過幾千年的滄桑巨變,波利尼西亞人在當地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和生活方式,這一切與周圍秀麗的自然景色有機地融為一體。令人費解的是居住在遠離大陸海島上這些民族從何而來,又是怎樣到達這裏的?根據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研究推測,波利尼西亞人的祖先來自於南美洲西海岸的智利、秘魯等地,也有可能來自亞洲印度尼西亞一帶,他們大規模的遷移時間大約是在公元前10世紀左右,距今已有3000年左右的曆史。從那個時候起波利尼西亞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與世隔絕的海島上,同大自然進行著頑強的搏鬥。
當年波利尼西亞人遷移時,可能用的是一種至今還有使用的雙體船。他們在沒有金屬工具的條件下,掌握了如此精湛的造船技藝,隻用大樹、木板和藤條、皮帶就造出了能經受得住大風大浪的遠洋帆船,真是一件相當了不起的事,這其中肯定還有一些人所不知的奧秘。
哪裏的人還過著田園牧歌式的浪漫生活?
波利尼西亞人有著執著的宗教信仰,他們崇拜一些麵貌慈祥的人型神像,請求神靈保護海島免遭災禍的襲擊。後來隨著歐洲文化和基督教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波利尼西亞人逐漸開始放棄自己的傳統宗教和文化,轉而接受新的思想,於是這些友好之神也就漸漸地不複存在了。
南太平洋中的珊瑚島和環狀珊瑚礁周圍的海水裏,棲息著名目繁多的魚類和貝類。波利尼西亞的當地人可以輕而易舉地赤腳下到湖中捕魚。這裏不論大人孩子個個都是捕魚能手。可可果、香蕉、木瓜和麵包果為珊瑚島上的居民提供了豐富的天然食品,更不用說在周圍海水裏的大量鮮魚和貝類了。大自然賞賜給波利尼西亞人無限的幸福和快樂。由於自然環境為波利尼西亞人提供了日常生活必需的食物、衣服和住房,使得島上長期以來沒有商品買賣,人們和酋長一道生活在安靜的小村莊裏。每逢一些重大場合,比如部落酋長的就職典禮,村裏便舉行大規模的慶祝活動,當地人稱為卡瓦節。有趣的是這類活動隻有男人才能參加。在卡瓦節的聚會上,大家按照各自在部落中的地位順次傳飲卡瓦酒。這種酒是波利尼西亞人利用當地生長的卡瓦樹釀製成的,非常受歡迎,因此也就把他們的節日稱為卡瓦節。南太平洋島嶼上的土著民族個個能歌善舞。跳舞者隨著音樂的節奏飛快地搖擺腰身,令人眼花繚亂。
至今.波利尼西亞人仍然過著田園牧歌式的浪漫生活,大自然造就了他們無憂無慮、熱情奔放的品格。但是隨著世界文明的飛速發展,這種安靜的生活究竟還能維持多久,還是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新西蘭開拓者是什麼人?
新西蘭的開拓者是毛利人。這是個有3500多年悠久曆史的民族。毛利人屬波利尼西亞人種,他們的祖先是拉庇達人,而拉庇達人來自東南亞。毛利人的膚色、相貌跟中國人很相似,也是黃皮膚、黑頭發、黑眼睛。
新西蘭的人民能用石刀、珊瑚錘、貝鑽一類原始工具製造出獨木舟;能根據潮漲潮落、海鳥的蹤跡,以及用肉眼觀察星象來辨別方向;敢於在大洋大海上、在千重浪萬頃波中揚帆遠航,駛向千裏外的未知彼岸。從10世紀起第一個毛利人駕獨木舟遠航千裏發現了“遙遠的白雲之鄉”(這是毛利人對新西蘭的稱呼),到後來更多的毛利人駕獨木舟來到這裏開發,他們從不同的登陸點深入內陸,形成了7個不同的部族。後來又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