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奇特的半島和海島(3)(1 / 3)

邦加島是印度尼西亞所屬的島嶼,位於蘇門答臘島與匆裏洞島之間。它以相隔寬僅16千米的邦加海峽與蘇門答臘島相望。與勿裏洞島隔加斯帕海峽。麵積約1.2萬平方千米。人口約39萬。居民多為馬來移民,也有少數土著部落。島上大部為低地,大多地方是沼澤地,南北有山,最高點海拔692米。氣候終年濕熱,年降水量達3000毫米,遍布熱帶雨林。該島為世界著名的“錫島”,1709年開始開采,錫產量約占全國一半以上,並產鐵、銅、鉛、木材、西穀米、胡椒、安息香等。主要城市為擯港和門托克。

“銅島”在世界的什麼地方?

與“鎳島”相媲美的是西太平洋的布幹維爾島,這是一個著名的“銅島”。由於1768年法國航海家布幹維爾在環球航行時到過此地,因此以他的姓氏命名。

布幹維爾島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轄屬島,麵積有1萬平方千米,地勢高峻,火山地震頻繁,最高峰巴爾比峰海拔2745米,是一座活火山。在島的東南山穀中有一個世界罕見的富銅礦,含銅量超過1%,全部折為精銅共有8.9億噸的儲量。更妙的是,礦體埋層很淺,撥去一層表土便可以開采。布幹維爾島的銅礦是世界四大露天銅礦之一,全部在地麵作業。在這裏,采礦使用的特大電鏟,一鏟就能挖起22噸礦石,載重100噸的卡車的大輪胎比人還高,車鬥有一座房子那麼大。每年采礦石0.6億~1.0億噸,出口的精礦砂折合純銅有20萬噸,僅銅礦創造的財富就占了全國國民生產總值的30%。

黑色群島指的是哪個群島?

所羅門群島地處美拉尼西亞群島的中部,是個典型的美拉尼西亞國家。“美拉尼西亞”是希臘語“黑色群島”的意思。那為什麼所羅門群島也叫黑色群島呢?傳統的解釋是所羅門人屬於美拉尼西亞人種,膚色黧黑,所以取名“黑色群島”。但也有另外一種說法,認為所羅門的地理位置靠近赤道,時常黑雲密布,暴雨陣陣。晴朗的天空,頃刻之間,太陽被黑雲籠罩,天色一片昏暗,因此以它的天色而得名。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該地樹木蔥鬱,遮天蔽日而得名。

所羅門群島的人造小島是怎麼回事?

在所羅門群島東部的馬萊塔島的勞烏地區那風平浪靜、波光粼粼的瀉湖中,建有一座座小巧玲瓏的人造島。其中,大的有上千平方米,小的也有幾十平方米。至於形狀,有長方的,正方的,橢圓的,曲尺形的,多姿多態,一個挨著一個,簇簇擁擁,儼然一座“水上城市”。由於缺乏原料,修建人工島,十分費時費力。人們要從附近的珊瑚礁上用小木筏運來礁石,填入湖中,頗似中國神話故事裏的精衛銜石填海。一對身強力壯的年輕夫婦,建造一個能蓋一二間住房的小島,要花半年至一年的時間方能完成。為什麼人們要修建人造島呢?主要是因為所羅門氣候炎熱,水草叢生,蚊蠅肆虐,而瀉湖風光秀麗,氣候宜人,不失為居住的好去處,於是人們便“逃”到水上居住了。

所羅門的人造島上,座座村落,幢幢農舍,風格大同小異。房屋均用椰樹幹作掛梁,椰葉茅草繕頂,竹子圍牆。房子高出地麵數尺,與我國的傣族竹樓頗為相似。但要低矮得多,不禁讓人想起“水巷小橋多”,“人家盡枕河”的蘇州一帶的江南風光。不過,這裏沒有粉牆竹影、曲岸流沙的纖巧雅致,有的隻是遼闊海天、粗獷豪放的濃鬱原始風格。

島民衣食非常簡單。因為天熱的緣故,男的隻圍一條叫“拉帕——拉帕”的布裙子,女的通常也隻穿短裙,整天赤腳,她們在被曬得滾燙的沙路上走來跑去,若無其事,確是一副鐵腳板。至於飯食,所羅門全國都吃木薯、香蕉、椰子、菠蘿、木瓜和金槍魚。他們吃香蕉,是將碧青的香蕉煮或烤後食用。他們吃的魚,大多是全靠自己用弓箭,或用長矛捕捉的石斑魚。魚的烹調非常簡單,白水一煮,灑點食鹽,一口香蕉一口魚,吃得倒也津津有味。

聞名於世的所羅門群島在世界的什麼地方?

在西南太平洋遼闊的洋麵上,有大大小小數百個島嶼,它跨過世界上最大的珊瑚海,自西北向東南延伸,綿延不斷數千華裏。其間,參差的珊瑚礁犬牙交錯,伸向海麵,圍攔海水,形成一個個波光瀲灩的瀉湖。湖邊森林叢莽,草木繁茂,海浪拍打礁堤,卷起朵朵浪花,瓦藍的天空中,海鷗盤旋,展現了一幅色彩絢麗的風光畫卷。這一片翠鏈般的島嶼就是聞名於世的所羅門群島。

所羅門群島位於西南太平洋,麵積29785平方千米,有大小島嶼900多個,延伸1400多千米長,是個火山、地震活動頻繁的島群。居民26.9萬,其中美拉尼西亞人占18%,波利尼西亞人占15%,其他還有印度人、馬來亞人、歐洲人和華人,其中華人不超過2000人。

“所羅門群島”名稱的由來?

說到所羅門這個名字的來曆,還有個傳奇色彩很濃的神話故事。大約在公元前986年,大衛國王有個幼兒叫所羅門。所羅門自小聰穎伶俐,智慧過人,12歲那年即接替父業登上王位。由於他治國有方,善於經商,使得國庫充盈,建造了富麗堂皇的王宮廟宇,亭榭樓閣。因此,所羅門名聲大振,鄰國紛紛向他朝貢,所羅門國王也就成為財富的象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