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五一節還在看書的讀者大大們致敬!同時也希望大家看在五一節金魚還在“勞動”的份上,給投上幾票.謝謝了!!!
~~~~~~~~~~~~~~~~~~~~~~~~~~~~~~~~~~~~~~~~~~~~~~~~~~~~~~~~
聽到這一句,唐離才自放下心來,還好這管家要背的是《論語》開篇第一卷,當年讀三流大學時,為應付那變態老師抽查,這開篇的麵子上功夫他倒是著實花了時間,倘若再延後幾卷,那還真是要命了。
心中既定,他順著提點隨後誦道:“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做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背誦完畢,唐離也不等管家說話,顧自開始釋義,他自知剛才的表現難免落後一籌,是以在解釋的時候就想扳回一城來,遂對經義大加生發,緊扣住一個“孝”字,順便連“禮、儀、廉、恥”也一並給予解說;隨後對“仁”字的解說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隻將當時上課時聽到的講說一股腦兒的都搬了出來,從“克己複禮為仁”到“巧言令色,鮮矣仁”,他的這番解說幾乎包含了兩千年來曆代學者們對《論語》研究認識的最精華部分。說到最後,他的言語早已超越本章的限製,竟是搬出後世所學,開始從整體上對孔子的核心學說加以評價。
他這番滔滔不絕而下,粗綾少年並那管家因學識有限,聽不出其中端倪,隻覺他言語混亂,多有妄語,自以為他這是自曝己短,不免心下竊喜。但聽在伯清及鄭老爺這等半生浸浮於儒家經典的人耳中,卻覺這少年所說雖不免疏漏妄語及考據不清,然而誠可謂立論新穎,發人深思。尤其是本府主人,即是出身於大唐四大世家之一的河東鄭氏,可謂自小接觸的就是這等經義,愈聽少年所說,越是驚詫,無形中他的坐姿也由剛才的隨意而聽,轉為專心致誌,竟是生恐漏掉了一字。
那鄭管家本心以為麻衣少年是在胡言亂語,是以放他多說出醜,隨後見到自家老爺那神色,才知唐離看似混亂的言語大不簡單,當下更不遲疑,立即出口加以製止。
聽管家出口製止,斜眼瞥向那胡凳中二人臉色,唐離自思這番發揮應該足能挽回前時劣勢了,當下閉口不再多說。
“書既已誦畢,爾等二人且再來考較一番詩藝。”,那鄭管家隨意四顧,看了看後花園中的繁華似錦,遂一指粗綾少年道:“你且以月季為題賦詩一首”,這句說完,他才手指遠處夭夭桃花掩映中的那株白梨對唐離道:“這便是你的詩題,限時半柱香,這就開始吧。”
這邊唐離及那粗綾少年各自散開尋找詩思,而在二人剛剛站立之處右側的一叢茂密窩竹後麵,也有幾人在竊竊私語。
“阿姐,你怎麼知道管家有私心?”,問話的是個十來歲的胖球兒般小孩兒,他的手正緊緊攥在一個麵蒙白紗的女子手中,剛才若非這女子阻攔,聽了家人通知的他恐怕早就衝了出去,點名要唐離做自己的伴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