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森林在曆史上也不少,不僅南方森林茂密,就是在北方,北京藍田猿人生活的渭河之濱,北京猿人活動的北京地區,都曾有蒼翠的莽莽林海。但是,現在我國的森林已經不多了,1988年的森林麵積是12465萬公頃,隻占世界森林麵積的3%;森林覆蓋率為13%,比世界平均覆蓋率低一半還多。

森林破壞給我們帶來了嚴重的惡果。水土流失,風沙肆虐,氣候失調,旱澇成災,都同大規模的森林破壞有關。人們毀林開荒的目的是為了多得耕地,多產糧食,可是結果卻適得其反,農作物反而減產,挨餓的人越來越多。人們濫伐森林的目的是為了多得木材,獲取燃料,可結果也是事與願違,木材越伐越少,某些森林資源本來很豐富的國家現在成了木材進口國,22個國家中有1億人沒有足夠的林木供給他們最低的燃料需求。

森林與人類息息相關,是人類的親密夥伴,是全球生態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破壞森林就是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破壞全球的生態平衡,使我們從吃的食物到呼吸的空氣都受到影響。難怪一位著名的生物學家說“人類給地球造成的任何一種深重災難,莫過於如今對森林的濫伐破壞!”

愛護森林吧,濫砍亂伐森林是人類的愚蠢行為,再不要做這種貽害子孫後代的事了。我們不僅要保護好現有的森林資源,把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結合起來,同時還要大規模植樹造林,綠化大地,改變自然麵貌,改善生態環境。

噪聲汙染

環境噪聲汙染是指排放的環境噪聲超過規定的允許噪聲標準值,妨礙人們工作、學習、生活和其他正常活動。日常生活中的噪聲強度雖然不會致人或動物於死地,卻能危害人的健康。世界各國都很重視噪聲問題,把噪聲汙染列為主要的環境汙染公害之一。日本甚至把噪聲列為公害之首。

噪聲的強度大小通常是用“分貝”來表示的。“分貝”是測量聲音強度的一個單位。噪聲除強度的大小外,還有一個聲調高低(指聲音頻率高低)的問題。人的耳朵一般對高頻聲比較敏感,對低頻聲比較遲鈍,聲學測量儀器能模擬人耳的聽覺特性,把500赫以下的靈敏度逐漸降低,這樣讀出來的數值叫做A聲級。A聲級可以在噪聲測量儀器中直接讀出。所以在噪聲控製中,人們常用A聲級作為評價噪聲強度的主要指標;在分貝後麵加上一個(A)字,為了方便,一般將分貝後的(A)省略了。

噪聲的汙染是局部性的。它在環境中不積累,不持久,也不遠距離傳輸,而且當聲源停止發聲後,噪聲立即消失,噪聲不能集中起來處理,因此噪聲的減少和消除不同於大氣、水和其他環境汙染的控製問題。

現代城市的噪聲主要來源有以下4種:

1.交通噪聲。交通噪聲主要指的是機動車輛、飛機、火車和輪船等交通工具在運行時發出的噪聲。這些噪聲的噪聲源是流動的,幹擾範圍大。在這類噪聲中,飛機噪聲最強,影響也比較嚴重。汽車是城市交通中較大的噪聲源,機動車的發動機運轉、部件摩擦、車身震動、刹車、排氣、鳴喇叭等,都會產生噪聲。一般公共汽車的噪聲約為80分貝。車速提高一倍噪聲增長6~10分貝。最嚴重的是鳴喇叭,電車喇叭大約有90~95分貝,汽車喇叭大約有105~110分貝。

2.工業噪聲。主要指工業生產勞動中產生的噪聲。主要來自機器和高速設備,如:電氣設備的噪聲來自變壓器和電動機;加熱通風設備的噪聲來自噴出口、旋渦、風扇及其他運動部件。一般電子工業和輕工業的噪聲在90分貝以下;紡織廠噪聲在90~110分貝之間;機械工業噪聲在80~100分貝之間;鑿岩機、大型球磨機達120分貝;風鏟、風鉚、大型鼓風機在120分貝以上。

3.建築施工噪聲。主要指建築施工現場產生的噪聲。在施工中要大量使用各種動力機械,要進行挖掘、打夯、攪拌,要頻繁地運輸材料和構件,從而產生大量噪聲。

建築施工噪聲,對發展中城市的影響極大。雖然每項施工都具有暫時性,但城建施工的總和加起來很大,而其中相當一部分的工期在兩年以上。建築施工機械噪聲最嚴重的是打樁機,距聲源10米時,平均105分貝;距聲源30米時,平均91分貝。

4.生活噪聲。主要指人們在商業交易、體育比賽、遊行集會、娛樂場所等各種社會活動中產生的喧鬧聲,以及收錄機、電視機、洗衣機等各種家電的嘈雜聲,這類噪聲一般在80分貝以下。如洗衣機、縫紉機噪聲為50~80分貝,電風扇的噪聲為30~65分貝,空調機、電視機為70分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