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生活和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各種環境汙染物,不僅汙染水源、空氣、土壤等外部環境,造成所謂“公害”,而且也汙染居室環境。這些汙染物主要來自:室外大氣汙染物借通風換氣和滲透而進入居室內;室內取暖做飯所用燃料燃燒產生的煙塵和有害氣體;人們在呼吸過程中排出的氣體,人體皮膚、器官及不潔的衣物、器具散發出的不良氣味;由室外帶入和室內產生的各種空氣微生物;來自室外及室內的噪聲和震動。
居室中的主要汙染物是什麼呢?
一氧化碳:各種燃料在燃燒時供氧不足,可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居室內用煤爐、液化氣、煤氣做飯或取暖,是一氧化碳的主要來源。通風較好的春、夏、秋季,居室內一氧化碳濃度與室外差別不大,日平均濃度1~5毫克/米3。采暖季節居室內的一氧化碳普遍高於室外,尤其是用煤爐做飯取暖的家庭,居室一氧化碳濃度達10~20毫克/米3。那些房間矮小、麵積狹窄、通風不良的居室內一氧化碳高達50~100毫克/米3。有人測定燒石油液化氣的廚房空氣,點火前一氧化碳為2毫克/米3,住室一氧化碳為20毫克/米3,熄火後廚房和住室一氧化碳濃度都開始下降。居室中一氧化碳還來自室外環境,主要是汽車廢氣。馬路兩旁居室的一氧化碳濃度要比一般地區居室高1~3倍。而且室內一氧化碳濃度出現高峰的時間與汽車流量高峰時間是一致的。人們吸煙時散發的煙氣也是居室中一氧化碳的主要來源。吸一包煙可放出20毫升的一氧化碳,有人吸煙的房間裏,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常在3~15毫克/米3。
二氧化硫:居室內的二氧化硫主要來自室外大氣和室內爐灶。民用煤爐排出的煙氣中含有0.05%~0.24%的二氧化硫。集中供熱有暖氣的房間,不論哪個季節室內的二氧化硫都低於室外。國外一些大片集中供熱的居民區室內二氧化硫是室外的1/3~1/5。北京市新建的一些小區居室中二氧化硫也低於室外濃度。沒有煤氣和石油液化氣的居民戶,非采暖期室內二氧化硫濃度比室外高1/3左右。冬季有煤爐做飯取暖的室內二氧化硫最高,日平均濃度為0.6~0.9毫克/米3,嚴冬無風的天氣比平日還要高50%左右。
飄塵:居室內飄塵含量與房間結構、衛生條件、通風方式及居住人口等有關。同時與室外風速,溫、濕度有關。衛生條件好的房間,飄塵濃度較低,低於50微克/米3。一般情況下,居室內飄塵都低於室外環境。飄塵汙染與人的活動、吸煙有關。有人測定,一個普通的居室內無人活動時飄塵濃度為80微克/米3。當有一個人活動並吸煙時,飄塵濃度很快上升為150微克/米3。
苯並(α)芘:致癌物質苯並(α)芘的來源與飄塵、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基本相同。室內飄塵和一氧化碳濃度高時,苯並(α)芘也高。據測定,100克煙塵中含有5~10毫克苯並(α)芘,在一個生爐取暖的居室,空氣中測得苯並(α)芘為1.14微克/100米3,比室外高5倍。室內的苯並(α)芘還來自吸煙產生的煙霧,燃1000支煙,可產生100微克左右的苯並(α)芘。
二氧化碳:居室內二氧化碳的含量一般都高於室外。二氧化碳主要來自人的呼吸和燃料燃燒。一般情況下,成人每小時可呼出二氧化碳20~30升。兒童每小時呼出量為成人的1/2。室外空氣中二氧化碳為0.03%左右,而室內空氣為0.07%~0.10%。室內居住人多,密度過大時,二氧化碳的含量也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