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青海湖畔曾生活著一種羚羊,非常古老的動物——普氏小羚羊。半個世紀以前,它們是我國北方的主要狩獵動物資源,僅青海地區的草原上就散布著上萬隻普氏小羚羊。那時的人們不曾想到那漫山遍野、奔騰如飛的羊群,會變成瀕危珍稀的動物種群。

被譽為中國國寶的大熊貓,僅僅分布於四川,秦嶺南麓和甘肅文縣一帶。現在我國也隻有約1000隻大熊貓,屬世界級瀕危動物。這種與恐龍同時代的野生動物,與大自然抗爭後頑強地存活下來,但在人類的種種破壞活動麵前,卻顯得如此軟弱無力。下一個世紀它們是否會成為恐龍故事的現在版本?

據資料表明:1998年是20世紀最後一個虎年,從1902年20世紀第一個虎年開始,96年間,虎的命運發生了巨變。

我國特有的東北虎和華南虎,其數量已經屈指可數了,近年調查東北虎的數量是20~30頭,華南虎的數量也差不太多,雖然它們都已被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但它們走向絕滅的命運是難以避免的。

一個物種,一旦滅絕,將不可能再生。誰能確切地知道究竟有多少珍貴的野生動物已經消失在過去的100年間,而又有多少種野生動物將要消失在這一個100年裏?

人類改天換地,地球也因此邁向了文明、科學。然而人類的活動也徹底改變了地球生物圈的麵貌;臭氧層空洞的出現,水體的汙染,土地的沙漠化,大批動植物的消失與死亡……這還是那個充滿靈氣的美麗的蔚藍色星球嗎?從太空中,人類都認不出自己的家園了。地球上並不隻有人類,而我們也不該“孤單”地活著。

生物物種減少

我國物種資源無論種類和數量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現已記錄的主要生物類群物種總數約8.3萬種,約占世界主要生物類群物種總數的7.5%。高等植物約3萬種,占世界高等植物的10%,僅次於世界上植物區係最豐富的馬來西亞(約4.5萬種)和巴西(約4.0萬種),居世界第三位。陸棲脊椎動物約2340種,占世界陸棲脊椎動物的10%;魚類2804種,占世界魚類的12%;藻類5000種,占世界藻類的16%;真菌8000種,占世界真菌的17%;細菌約500種,占世界細菌的0.2%。

我國物種資源除了種類和數量豐富外,其特有性也較高(見下表)。由於悠久的地質曆史和有利於動植物生存繁衍的自然地理條件,特別是在第四紀冰期時,沒有直接受到北方大陸冰蓋的破壞,因此,我國動植物區係比較古老,且含有大量特有科屬。根據我國植物特有屬分布區的分析,大致有川東——鄂西、川西——滇西北以及滇東南—桂西三大特有現象中心。特有植物估計15000~18000種,約占高等植物總數的50~60%,某些類群甚至高達70~80%。特有種子植物代表種有:銀杏、攀枝花蘇鐵、銀杉、金錢鬆、百山祖冷杉、珙桐、杜仲、華蓋木、明黨參、豬血木、七子花、青檀、太行菊、筇竹、知母等;特有動物代表種有:麋鹿、黑麝、藏羚、岩羊、大熊貓、白鰭豚、雲南兔、藏野驢、台灣猴、中華鼢鼠、中華秋沙鴨、褐馬雞、黑頭角雉、黑勁鶴、棕頭雀鶥、藏雀、揚子鱷、海南脊蛇、火頭烏龜、棘皮湍蛙、大鯢、長江“大鱘”、斑白魚等。

據估計,世界上有10~15%的植物處於瀕危狀態,但在我國,瀕危植物種比例估計高達15~20%,瀕危物種達4000~5000種。此外,還有相當可觀的植物種已經滅絕,初步統計,列入瀕危植物名錄中的植物已有5%左右在近數10年內瀕臨滅絕。

中國主要生物類群的瀕危物種數目類群物種總數瀕危物種數瀕危物種比率(%)脊椎動物51443987.7哺乳類4999418.8鳥類118618315.4爬行類376174.5兩棲類27972.5魚類2804973.5高等植物3000010093.4苔蘚植物2200281.3蕨類植物2600803.1裸子植物2007537.5被子植物250008263.3合計3514414314.1在水域生態係統中,某些經濟價值高的物種和敏感物種逐步減少以至消失。如長江的“三鱘”、江豚、白鰭豚、鱖魚、銀魚、帶魚、大小黃魚等變為稀有和瀕危動物。此外,農作物和家養動物品種以及野生親緣種,也在退化和減少,某些種已處於瀕危狀態。

風靡世界的大熊貓

大熊貓是我國特產的珍貴動物,它隻生活在我國四川、甘肅省等少數崇山峻嶺地區,十分稀少。它那蹣跚的姿態,美麗的皮毛,特別令人喜愛。我國人民曾把大熊貓作為國禮,贈送一些友好國家,世界著名動物園爭相展出,轟動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