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像的家史還有一段故事。四不像早先在我國分布較廣,黃河上下遊、長江南北都有它們的足跡。滿清皇室在北京市南郊的皇家獵苑曾養有一群。1866年,養在獵苑的麋鹿被英、法、德等國公使、代辦等弄走30多隻,分別養在歐洲各地動物園裏,供人觀賞。麋鹿已在外國安家、繁衍後代,尤其在英國和美國生長得很好。1894年,北京遭受洪水,四不像死去不少,直到1900年全部滅絕。1956年之後,英國、美國多次送麋鹿給中國,所以現在我國各地動物園展覽的麋鹿,都是新中國成立後又從國外引進來的。

現在,全世界共有1100多頭麋鹿,它們都是中國麋鹿的子孫後代。當前國內外的科學家都十分重視飼養麋鹿,並且進行科學研究,加速繁殖麋鹿,相信四不像的麋鹿又將會枝繁葉茂起來。

橫跨兩類的鴨嘴獸

自然界中有一種動物,它既具有哺乳動物的特點,以乳汁喂養幼仔;同時又具有爬行類、鳥類的特點:生殖孔與排泄孔合在一起,生殖方式是卵生,而且還孵卵……它的嘴外形又像鴨子的嘴,所以給它起了一個名字——“鴨嘴獸”。

鴨嘴獸身上有許多稀奇古怪的地方。首先它的外形很奇特。它的身體像獸類,全身被有濃密的短毛,體形為流線型,身長約50厘米左右。它的嘴是頜部的延長,外形極似鴨子的嘴。別看它的嘴像鴨嘴,可比鴨嘴高級得多了。它的嘴裏麵是角質的,覆蓋在角質上麵的是一層柔軟的、富有彈性的黑色皮膚,皮膚裏還有一些特殊的結構,能感覺到動物肌肉裏電場的移動。這使得鴨嘴獸的嘴能準確地把藏在水底淤泥裏的小動物捕捉到。它的嘴的前緣還有脊紋,可以咬碎或咬緊食物,下頜兩旁還有“過濾器”,可以把水擠壓出去。

從鴨嘴獸的頭部看,好像沒有耳朵,實際上它也有耳孔,它沒有的隻是外耳,當它在潛水的時候,耳孔和眼緊靠在一起,耳孔和眼睛上的肌肉褶皺把耳孔和眼睛嚴密地遮蓋起來,使得水無法進入。

鴨嘴獸有短而粗的四肢。更為特別的是與它那四肢比例不相稱的發達的腳,腳上長著蹼,當它在水中遊泳的時候,蹼便伸到爪外。當它在陸上的時候,蹼就縮回去,好像一把折扇,可以打開、關上一樣。鴨嘴獸的爪極其銳利,當它為自己建造洞穴的時候,其爪好似挖土機,大約15分鍾就可以挖出深50厘米的洞穴。鴨嘴獸的爪子不僅銳利,在雄獸後腳的大拇趾上長著的鋒利的角質距,終身都存在。這個角質的距能分泌毒液,此毒液能使狗很快死去,如果到了兔子的皮下,2分鍾之內家兔也死去了,可見“距”分泌的毒液毒性之大。

鴨嘴獸的尾扁而平,樣子像船上的舵,起到了舵的作用。尾長約是體長的1/3-1/4左右。它的尾巴還會鏟土造牆。牆的厚度有20-30厘米左右。可見鴨嘴獸的尾巴力氣之大。

鴨嘴獸喜在水邊挖洞而居,尤其是在近水的樹下建造它自己的地下室。地下室有兩個洞口,一個在水下,一個在岸上。岸上的洞口容易被敵害發現,鴨嘴獸就在洞口用雜草、碎石偽裝起來。水下的那個洞口主要是為了到水下覓食方便,還有逃避敵害的作用。

鴨嘴獸主要在水中捕食小魚蝦、青蛙、螺螄、蚯蚓等食物。由於它的活動量大食量也很大。鴨嘴獸的食量幾乎和它的體重相等,有人觀察到一隻鴨嘴獸一天吃了540條蚯蚓,2-3隻蝦,還有2隻小青蛙。

每年的10月份,對於澳大利亞來說正是初夏時節,雌獸和雄獸在水中交配。鴨嘴獸是“單孔目”動物,大腸末端隻有一個孔,這個孔有三個作用,排出糞便,排泄尿液,排出精子或卵細胞。這個孔被稱為“泄殖腔孔”。而動物界隻有爬行類和鳥類有泄殖腔孔,在這點上,鴨嘴獸與它們是相似的。大約半個月左右鴨嘴獸通過泄殖腔孔產下1-3枚卵,卵為白色,殼軟,卵個頭約似鵪鶉蛋大小。這時雌獸就把卵抱在胸前孵化。雌獸孵卵時,它的地下室就不同以往的地下室那樣了,在產卵前鴨嘴獸把地下室收拾得可舒服了,先把洞裏的通道加長加寬,然後在原來“臥室”的基礎上再挖寬一點,最後把用水泡了一天一夜的許多草莖、樹葉,碼放整齊擺在洞裏,這就成了它的舒適的床墊。鴨嘴獸就在這樣高級的床上產卵,孵卵。

喜紅怕白的坡鹿

海南坡鹿是澤鹿的一個亞種。澤鹿分布在緬甸、泰國、越南和印度的部分地區,而坡鹿僅殘存在我國海南島西部,是我國熱帶地區的珍稀鹿種。早在1915年,已為世界動物學家公認是世界珍貴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