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弟中學的學生都是職工子弟,不少是廠領導的孩子,所以老師感到怵頭,不敢管。我分析了一下形勢,是廠長請我去當校長的,況且廠裏大多數職工都希望山溝溝裏的孩子高考能得高分,以便跳出去將來有出息,所以廠裏員工是支持搞好學校的,也是支持管好學生的。那麼為什麼不敢管呢?我告訴班主任和全體老師,要敢管、管嚴,管好了才能多發獎金,出了問題由我承擔,我會去找家長和廠長的。那時總有一部分初中畢業生不能升入高中,其中有少數搗蛋生就到學校來鬧事,影響上課秩序,還要毆打年齡小的學生。我下決心要管一管這件令學校頭疼的事情。有的校領導和老師勸我,要小心一點,他們會砸你家的玻璃窗,還會打你兒子的。這時我黃色性格的堅定執著、不畏壓力又充分體現出來了,我想沒什麼可怕的,你怕,他就來搗亂,你不怕,他就不敢了,一切就看誰硬了。難道我的事業和目標就被這點小小的威脅嚇退了嗎?另一方麵,我的藍色性格又善於理性分析,做出解決方案。我搶先一步,預先找了幾個挑頭的搗蛋孩子的家長,把問題提前講清楚,結果平安無事。
1997年南開畢業生三十周年聚會時,我的同學、老師都認為我應該早就出國進修了,以為我已是一個相當有名氣的科學家了。1962年,我的高考成績中數、理、化均為96分(當時滿分為100分),是理科高才生,而做科學家也正是我青少年時立誌奮發的目標。可現在為什麼不是呢?以前我回顧、總結這個問題時,總是簡單地認為既有客觀因素,又有主觀因素。客觀因素是趕上了“文革”耽誤了;主觀因素是自己不夠堅持,為什麼我的同時代人中仍然出現了傑出的科技人才呢?現在通過性格色彩,我又深層次地找到了自身性格的原因。我性格中的天性是藍色而非黃色,後天環境又慢慢培養了我的綠色。畢業後在工廠18年,在開發區18年,由於適應性較強,在哪兒都混得不錯,因此就逐漸放棄了自己原來的目標。如果我性格中的天性是黃色,那麼在追求事業的成就上也許會更加執著,如果當初堅持自己的目標,咬定青山不放鬆,那今天的我就可能是另外一個樣子了。
好了,抒發了這麼多話,忽地明白了許多道理,我這個61歲的人也算個長者吧,性格色彩能用一幅簡單、美妙的圖畫來解析困惑好多人的人生,在我年逾六十之際給予我啟迪和心靈撞擊,讓我知道我真正是誰,的確妙不可言!
家庭關係的紐帶
子謙(男)31歲私企財務主管
作者按:本文筆者係藍色性格。子謙一直活在一個人的世界裏,從小到大,身邊少有人懂他,為了適應環境,他發展出一些紅色的性格,但骨子裏的東西依舊沒有改變。經過學習和自我洞見,他找到了家庭關係和性格的相互作用對他成年後幸福感的影響所在,並嚐試運用性格色彩解開多年的謎團,放下心頭大石。
我不知道,一個人最終是否幸福、是否孤獨,是不是和小時候的生活體驗有著緊密而且必然的聯係?我希望不是。
我母親作為知青上山下鄉時,和H市當地一名醫生結婚,生下了我。出生後第三天,我就來到S市的外婆家,長期居住。僅僅在每年寒暑假才會回去看望父母和父親的親戚。我對他們的印象和感情其實很淡薄。印象中,父親是一個嚴肅固執的人,我怕他。
外婆家有很多親戚,大家都住在一起,我是最大的孩子。因此,大家都非常照顧我,對我的要求也很高。由於父母不在身邊,他們對我也更多了一份責任,把我管得更緊。那麼多親戚,除了我阿姨是紅+綠外,其他人都有非常強烈的黃色性格。他們雖然愛我,但強硬的做法卻讓我覺得非常痛苦。他們給我他們認為最好吃的、他們認為最好玩的,強調都是為我好。我努力做一個好孩子,可一旦有反抗或者做得不好,他們就會說些很冷酷的話,用很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還嚇唬我要把我送回鄉下去。現在我知道,黃色的他們一直希望我像綠色那樣按照他們的意願生活。雖然我努力改變自己去適應,但在那樣的環境下,總有種寄人籬下的壓迫感,愛著也恨著他們。
我非常羨慕別的孩子和大人有親昵行為的情感交流。可是除了我父母,我真的不記得有誰親過我。當我沮喪地對外婆說:“你們說你們喜歡我是假的嗎?”外婆說:“什麼真的假的。虛噠噠的,早點睡覺!”這次打擊後,盡管我的藍色性格對情感上的體貼和關心有很強烈的需求,可我再沒勇氣去表達這種需求了。
他們認為物質的給予就是愛,而我渴望得到的精神和情感的給予幾乎就是不可能得到的。因此,我的童年非常壓抑,也沒辦法順暢地和外界溝通。我想得很多,卻一直想不通,想過離家出走,也想過自殺。最希望自己能快點長大,不再依靠任何人生活,不再忍受沒有溫度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