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後,父母已經能夠繼續和睦地生活,便決定留在父母身邊享受家庭的溫馨。然而,父母和親戚們熱心為我鋪好的路,安排我的工作,籌劃我的生活讓我重新感到在被無形的手操縱控製,我“不安分”的心再次反抗,因為我不願意走別人為我鋪好的路。工作了半年之後,我毅然辭去了一份不錯的工作,背起行囊,留給父母一份善意的謊言,獨自踏上了南去的列車。火車開動的一刹那,心中也曾湧起一絲惶恐,我知道前方將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我必須自己生存下去,已經無路可退……站在深圳火車站廣場上,不知該到哪裏去,沒有朋友、沒有住處、沒有工作,隻有心中那份執著與夢想。把行李往寄存處一放,便開始拿著份地圖“四處遊蕩”,找住處、找工作,晚上住在車站附近的一個小旅館裏,天剛亮又開始了新一天的奔波。為了生存,我拚命地工作,利用在裝飾工程公司設計部工作的機會,我著魔似的自學AutoCAD製圖,半年後我已經可以很熟練地使用AutoCAD繪製建築平麵、立麵、室內裝修施工圖紙了,甚至比專業的設計師做出的圖紙還要規範、漂亮。
在深圳的第一年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天,每天工作十二小時以上。曾住過辦公室,也曾寄人籬下,還曾在一個寒冷的夜裏與室友鬧翻,提著一大堆行李無處可去……但無論麵臨什麼樣的困境,我始終不認為我的選擇是錯的,即使身上隻有十塊錢的時候,我都沒有向父母要過錢,也沒有想過向別人求助。因為我堅信,曆經風雨才會有彩虹,那才是我所追尋的顏色。
如今,從事的工作雖然跟過去的工作經曆無關,但正是有了繪製施工圖的工作經曆和個性曆練,才使我在十幾個麵試者中脫穎而出。我格外珍惜公司給予我的信任和機會,在工作中,我幹練、高效、勤奮、不懼壓力、追求完美的工作作風深得公司的賞識。三年裏,從普通員工到部門經理,目標的實現帶來的滿足感讓我一直沉溺於不斷去追尋一個目標……我沒法控製自己對完美的追求,沒法放棄對目標的追逐,這個過程中雖有快感,但同時我也失去了很多東西:過於專注於工作,忽略了工作和生活中對人的關注和感受,疏於與朋友的聯絡和與人的交流,使自己經常感到孤獨,過於理性而忽略了情感的美妙,為了目標與完美放棄了應有的退路,放棄了原本可以輕鬆與快樂的機會……終於,我感到累了。
回憶成長經曆中的種種動機,成長環境和特殊的人生經曆造就了我獨立、堅忍、執著的個性。“黃色被兩個基本需求所驅使:控製和目標。當形勢都在掌控之下時,就是內心獲得快感的時候。”正如樂嘉老師說的,對人生目標的達成,和對自己命運的掌控才是我內心的真實動機,這個發現讓我興奮得有想痛快哭一場的衝動……我的每一個選擇、走的每一步都是受這個動機驅使的。我不斷給自己樹立目標、沉溺於目標達成後的滿足感、掙脫一切束縛與控製、拒絕平庸。“黃色”才是我內心的真正顏色,而外表僅呈現出“藍色”穩重、冷靜、理性的一麵,這也是許多朋友在熟悉我之後的一致評價:內心與外表看起來完全不一樣的人。
對目標和完美的追求使黃+藍的人較難做到心靈上的放鬆。因此,幾年來,常常感到身心疲憊、失望、痛苦和彷徨,總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生活會是這樣的,而周圍的很多人卻可以生活得那麼輕鬆、快樂。“最終決定我們生命本質的並不是性格,而大部分取決於我們的個性”,個性是可以修煉的,所以生命的本質完全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喜歡享受生活中的絢麗時刻,也要享受生活的簡約、平淡與不完美。再次聽到張曼玉在感性與唯美的鉑金廣告畫麵中,娓娓道出女人內心的獨白:“為什麼要解釋?我承認自己有一些小缺點——悲傷的時候微笑;高興的時候流淚;下定決心的時候,沒有什麼是不能放棄的;投入的時候不顧一切……喜歡做女人。”已忘記了還在人群中,眼睛就濕潤了……真實、自然,才是生活。
呼河(男)33歲政府公務員
作者按:本文筆者係綠+紅性格。呼河在研討會的測試中顯示出強大的藍色特質,而這與我初次見麵持續觀察中他所呈現的“親和”與“非常自然開放的心態”完全不相符。在研討會結束後,呼河致信我,對超藍色父親於他的影響大做文章,讓我得以知曉藍色對於他人強大的塑造和影響力絲毫不亞於黃色。而以下是在研討會結束一年之後的另一封來信,是對於他享受認識自我的若幹真情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