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典出《公羊傳·宣公十二年》:“錫之不毛之地。”錫:賜,引申為與;不毛:指不能耕種,不長莊稼。
“撲朔迷離”講的是哪位古代女英雄的故事?
A.楊排風 B.穆桂英
C.花木蘭
答案:
C。
聚沙成塔:
1)木蘭代父從軍,戰爭結束後,夥伴們才發現木蘭是女的,木蘭笑說:“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事情錯綜複雜,不易辨清真相。撲朔:提兔耳懸空,雄兔四腳搔爬。迷離:提兔耳懸空,雌兔兩眼眯起。
2)典出北朝無名氏《木蘭詩》。
將“千鈞一發”中的“鈞”換算成現代計量單位,一鈞是指?
A.0.5公斤 B.5公斤
C.10公斤 D.15公斤
答案:
D。
聚沙成塔:
1)“鈞”若換算成現代計量單位,一鈞指十五公斤。用一根頭發懸掛著千鈞重的東西,比喻情況萬分危急。
2)典出《漢書·枚乘傳》:“夫以一縷之任,係千鈞之重,上懸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
“餘音繞梁”最初是指什麼的餘音繞梁三日不絕?
A.歌聲 B.琴聲
C.哭聲 D.笑聲
E.笛聲
答案:
A。
聚沙成塔:
1)餘音繞梁是指韓娥過雍門時,因無盤纏而賣唱,歌聲的餘音繞梁三日,經久不斷。形容歌聲優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2)典出《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打油詩”的“打油”是指?
A打油的人 B.人的名字
答案:
B。
聚沙成塔:
打油詩是詩歌一種。根據宋錢易《南部新書》記載,“有胡釘餃、張打油二人皆能為詩。”因傳說此詩體為唐代張打油所創而得名。另張打油有《雪詩》一首,此類詩詞句者為俚語,通俗易懂,且多詼諧。
“一問三不知”的典故出自哪裏?
答案:
《左傳》。
聚沙成塔:
相傳公元前468年,晉國的苟瑤率大軍攻打鄭國,齊國害怕晉國強大對自己造成威脅,便派名將陳成子帶兵暗中援鄭。一日,一部下報告陳成子:“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說,晉軍打算出動1000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要全部消滅我軍。”陳成子聽了大怒,罵道:“出發前國君有令,不要追趕零星的幹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就是出動1000輛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剛才的話壯敵人威風、滅自己誌氣,回國後我要報告國君。”其部將自知失言,於是感慨說:“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後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意思是說,聰明人謀劃一件事情,對其的開始、發展、結果三方麵都要考慮到,然後才向上報告。而我對這三方麵都不知道就向上急忙報告,難怪拍馬屁拍到蹄子上,不會有好結果。
由此可曉得:所謂“三不知”是指某人對某件事情的開始、經過和結果而言的。
“三寸不爛之舌”最早說的是誰?
答案:
毛遂。
聚沙成塔:
古人用“三寸不爛之舌”比喻能言善辯的口才。這個說法和曆史上的毛遂有關。《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毛先生以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具體故事是這樣的:公元前257年,秦軍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請求援兵,同時締結聯合抗秦的盟約。平原君決定帶20個文武雙全的勇士同去,但最後還缺一個人。
後來,一個名叫毛遂的門客自己推薦自己,迫於無奈,平原君勉強同意他一起去。貌不驚人、語不出眾的毛遂,其實是個能言善辯的人。他義正詞嚴地從曆史到現實分析了楚、秦兩國的關係,說明趙國派使臣來締約聯合抗秦,乃是為了救助楚國,而不隻是為了趙國自己。楚王覺得毛遂說得有理,與平原君一起舉行了締約儀式。就這樣,聯合抗秦的大事圓滿辦成。從此,毛遂受到了平原君的重用,被奉為上賓。
“身在曹營心在漢”是關於誰的典故?
答案:
關羽。
聚沙成塔:
小說《三國演義》中說,曹操把關羽圍困在屯土山上,在張遼極力勸說下,關羽和曹操訂立了著名的“土山三約”:一、降漢不降曹;二、贍養劉備兩個夫人;三、一旦知道劉備消息,無論千裏萬裏赴湯蹈火也要投奔兄長。曹操最後答應了苛刻的條件。身在曹營的關羽還幾次提醒曹操,自己時刻沒有忘記故主劉備。後來又斬顏良、誅文醜,解白馬之圍報答曹操不殺之恩。關羽忠於劉備,忠於桃園結義的拳拳之心,在小說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三國誌》裏關羽投降變節之說也就被巧妙地化解,反而留下一個著名典故,就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無顏見江東父老”的主人公是誰?
A.項羽 B.劉備
C.諸葛亮 D.曹操
答案:
A。
聚沙成塔:
“無顏見江東父老”,指因自己的失敗而感到羞愧,再也沒臉見家鄉父老。出自《史記·項羽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