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怎麼學(2 / 3)

我們不學音標就把音念準了。課文都是地道的英文。而這位教師又非常嚴格,每堂課都要提問,如:發音、拚讀、翻譯等等。隻要稍出差錯,她就嚴厲責備。

記得有一個年齡比我大的女孩,因為功課不好,常常挨罵,下了課就哭。我們姊妹二人一則對英文課特別有興趣;二則怕學不好挨罵丟臉,所以特別用功。

我們姊妹每天都把當天的課複習好,每天回家吃過晚飯,就念英文。冬天在母親臥室裏,坐在小板凳上,把椅子當桌子,兩人苦讀當天老師所教的英文。

除了單詞之外,還背一部分課文。我已經講過,我們的課本是地道的英文。我們沒學過語法和音標,就能夠講正確但淺近的英文了。

這是60多年前的事。大絪於1-9-6-6年含冤去世了。回憶當時我們兩姊妹在母親臥室內小板凳上苦讀英文的情景,曆曆如在目前。老師還讓我們背淺近的英文詩和唱英文歌,學英文對話。

等到放暑假時,我們就登台表演,招待學生的家長和外賓。這對我們學習英文有很大的幫助。

過了4年(大絪三年半),我們就進了魔都聖瑪麗亞書院(st.mary's hall)。這個書院是美國聖公會在滬西辦的一所女校,校園很大,大約有一百六、七十個女生。英文科目都是英美人教。

上課完全用英文。我們姊妹毫不感到困難,飲水思源,我們不能不感謝麥倫給我們打下的英文底子,尤其要歸功於教書極嚴格的那位中國女教師。

據我記得我們念的mother tongue是一冊極厚的英文讀本,其中都是英美的散文與詩歌。還有一本manners(《文明禮貌》)。

七年級時學過heidi(《海蒂全集》)和英美名著選讀等。八年級,有英文作文,還念英國名作家swift所著的gulliver's travels(《格列佛遊記》)前二冊。

聖經沒有教本,由米國教師口授傳教士的故事,由我與兩位同學筆錄下來,整理好再分給全班學習。

還有mary austin(米國作家)所著at home in the promised land;dickens所著christmas carol;irving rip van winkle

等。九年級起英文有由英人教的:algebra(代數);英譯《悲慘世界》裏的主要人物jean valjean的遭遇;coleridge著的the ancient mariner;heroines every child should know(忘了作者是哪國人了),還有英文作文和一些英美作家的短詩和短篇小說等。

學校有個相當大的圖書館,其中大部分是英美文學,我們姊妹經常借書閱讀,這對我們幫助很大。

讀完九年級就等於初中畢業,那時可以說我們已把英語基礎打好,看英文的文理科書籍毫無問題(理科書上遇到個別的罕見的詞可查詞典),並能寫出通順和流利的文章。

妹妹大絪寫作比我強,她能把古詩譯成押韻的英文詩。念完初中又念3年高中。學過的scott的ivanhoe;longfellow的長詩the courtship of miles standish;dickens的a tale of two cities(《雙城記》);莎士比亞的劇本,如:hamlet《王子複仇記》等;舊約聖經;英國文學史;lytton的last days of pompei《龐培末日》;life of alice freeman palmer;這幾年還念了一些英文原著和法文的英譯本以及英文本的古代和近代歐洲通史、生物學、化學和幾何等。

到十二年級我被推選為英文校刊的主編。大絪畢業那年也是校刊的英文主編。在聖瑪麗亞期間,我們常常演出英文劇本,有的劇本是由我們兩姊妹寫的。

我們還有一門很有意思的課叫fine arts(美術),是一位米國老太太教的,她教我們如何配顏色。比如:布置房間,服裝顏色和花樣的搭配等等。我們不但跟她學了審美觀點,還學到了許多風趣的英文日常會話。

我寫了這些,也許有人會說,你們上的是教會學校,全部精力都放在學英語上,所以能在七、八年內(麥倫念了4年,聖瑪麗亞初中畢業前念了4年)將英語基礎打好,別人是無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