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2 / 3)

江清石等這個消息確實傳了出來,就把安小尤和江清山叫了過來,他的主意非常簡單,叫家裏湊錢是不可能的,幹脆就說兩人要做軍戶,為了家裏人的前途,他們兩家也會把他倆分出去,然後去服兩年軍役就好。大乾朝建立之初就文武分家,文人有文人的一套體係,武人有武人的一套體係,涇渭分明的很。

因此,家裏又要考科舉的就不能有入了軍籍的,那麼就隻有分家一條路可走。在大乾朝,武官的待遇要優於文官,也是因此文官想盡辦法抹黑武官,但有了皇家撐腰的武官根本不當一回事。百姓們卻被文官的言論所誤導,再加上開國之初到現在,大乾朝每年都會打仗,隻不過最近都是一些小摩擦而已。

但被文官們一宣傳還有百姓心裏對上戰場的一種下意識的排斥,軍營還是在老百姓心裏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尤其是大家都怕死的情況下。軍隊的可怕被誇大了無數倍,導致了軍戶越來越少的現狀。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貪生怕死是人之本性,再加上現在太平的日子過了三十幾年,更加沒人願意白白送死了,除非是家裏窮的厲害,入了軍戶還能活下去,否則老百姓們還是希望自己的子孫去科舉,光宗耀祖!

但是江清石仔細研究過大乾律法,軍戶可比工農商都好太多了,各種優待不用說,身份地位就高於三者。為了這個,入軍戶隻不過是要冒一點風險,但是對於肯定考不中舉人功名的安小尤倆人來說,是提高地位的最好方法,而且可以一勞永逸的擺脫拖後腿的家裏。

江清石的方法很簡單,甚至不用小尤大山兩人自己打算,衙役來村裏通知的時候補充了,入軍戶的人可以得五兩銀子!就為了這銀子,相信今年入軍戶的人就不少,更不用說偏了心的兩家父母。

果然,不到七月半事情就順利解決了,而安小尤和江清山損失的不過是五兩銀子,但是兩家人估計不會再跟兩人走動了。

於是雷厲風行的兩人決定下個月就成親,訂好了日子,倆人風風火火的準備起來,等到一個月後兩人成婚那天才被通知的兩家人臉都黑了,江清山的父母還好,畢竟大山是娶妻,等到他服兵役回來他還是要奉養父母的,可是安小尤是出嫁,那就是別人家的人了,回娘家看看是情分,但想像之前一樣拿著他的工錢就不可能了,一想到一大筆錢損失了,安小尤他娘和大嫂肉疼啊!恨不得馬上就停止這個婚禮,不過她們反對全被江有珍譏諷的駁斥了。

江有珍的意思大概就是,倆人即以分戶單過時嫁娶一事在分戶書上寫著自行決定了,現在他做了媒又跳出來反對,是不是對他這個村長有什麼不滿?若是不滿,叫來村裏的長輩,聚到一起說道說道,這外姓人也敢在這挑三揀四的了?!

一通話兒下來,安家父母哪還敢說什麼?!他們本來就是二十五年前逃難逃過來,村裏就他們一家安姓的,哪裏敢得罪村長,以後的日子還過不過了?於是堆著笑臉把安小尤嫁出去了,而江清山的父母兄弟一看村長心情不好的樣子一句反對都不敢說了,反正娶了男妻子嗣艱難更好,可以把錢都留給小兒子!

兩人的婚禮有條不紊的進行了,至於偏心偏到沒邊兒的人心裏咋想可不在倆人考慮之中了,入了軍戶,夫夫倆會長期住在軍營裏,軍戶可沒有退役一說,等他們回來?哼,慢慢等吧。

且不說安小尤和江清山的婚事,提前一年服軍役的詔令一出,總有人上門借錢,不論關係好的壞的,全都想讓江家除了這筆錢,甚至有人想趁此機會撈一筆。江清石倒是開了門讓借錢的人進了家門,借錢好商量,那什麼抵押呢?

江清石一說借錢好商量,好多人喜笑顏開,卻聽見了下一句話——那什麼抵押?大家迷糊了,抵押是啥?江清石也做不解的道:“各位鄉親來借錢,總的寫下字據吧?字據裏麵要寫抵押物品啊,否則還不上錢怎麼辦?而且沒有字據我怎麼想我父親說明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