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鶯歌燕舞舟馬行 山(1 / 3)

吼山自然風光獨特,人文曆史悠久。自漢代以來鑿山采石,經過千百年的人工雕鑿和大自然的造化,形成了山奇、石怪、洞幽、水深的奇特自然景觀,建有吼山園、山水園、水樂園、花果園、瞻仰園。

“看那山石,好一個頂天立地力拔山河項霸王啊!”

夏有容掀開車簾向遠處眺望,目力所及,大呼小叫沒一絲矜持。

華未憂、夏有容、龍幽潔、佘溶素、紅燕子、紫鶯兒、黑夜、白天八人一路行來,路上時見“十大天幹將”騎著駿馬往來盤查訊問行人,大家決定就撿偏僻幽靜的山道向北去。

趕了兩天路程,看看過了吼山,前麵還是山峰相連望不到邊。

離諸暨還有裏把路,就見一處山徑旁,身影翻飛,有人在搏鬥。

華未憂連忙停下馬車,駕進旁邊的柳林裏,和大家說了一聲,披上灰呢鬥篷,借著餘輝貓著腰向前方打鬥處潛去。

“哈哈,今日就是你們的死期了!”

華未憂悄無聲息地躍上一棵樹,以葉遮身向下望去,隻見左手一位年約二十五六歲,濃眉星眼,穿著百葉袍的英氣男子,手執一根鵝卵粗繡花擔;右手一位年近二十一二歲,劍眉朗目,穿著綠竹衫的英武男子,手執一根鴨蛋粗青竹杖,兩人用的都是長兵器,一掄一掃,無人能進身邊一步。

華未憂一見兩人,差點沒叫出聲來,那兩人認得,左手那位正是戲幫少幫主“踏雪尋梅”寧平微,右手那位卻是青竹幫少幫主“一葉無痕”林放舟!

再看兩人周圍幾人,那四個是在鎮江府見過的“飛爪雕”富通、“玉狐裘”史杏白、“粉蝶衣”沈莊墨、“追魂鷹”甄應賢,還有三個都是穿著官服年約三十的大漢,看樣子是“十大天幹將”之三!

“兩位少俠,就不要抗爭了,你怎麼能脫出我們手掌啊!”

“玉狐裘”史杏白一見比自己年輕貌美的男子,忘乎所以然了。

“粉蝶衣”沈莊墨也假作斯文,一旁附和,大概不知所以然了。“嗯哼,兩位兄長,可不要因小失大,他們可是那組織的幫手!”

“十大天幹將”之一,一個麵沉似海的年近中年的大漢提醒道。

諸暨西諸暨五泄,五條瀑布飛瀉而下,氣勢雄偉。兩山夾水,總稱五泄溪,彙入東龍潭。五泄寺,建於唐代,悠悠隱於山中。

“嗖嗖”

幾條人影快速飛跑著,漸漸逼近了五泄,前麵三人後麵七個人。

“什麼人?敢阻擋朝廷辦案,真是不知死活!小子,你有幾個腦袋?”

“追魂鷹”甄應賢色厲內荏,一副七個不忿八個不耐的驕傲神氣。

“哈哈,鷹犬罷了,叫囂什麼!”

華未憂麵帶笑容,麵山而立,左邊是“踏雪尋梅”寧平微,右邊是“一葉無痕”林放舟。

華未憂本不想現身,但事逼無奈,隻好搶先出手,“驚天絕地草枯拳”一招化七式,分別襲向“飛爪雕”富通、“玉狐裘”史杏白、“粉蝶衣”沈莊墨、“追魂鷹”甄應賢、“十大天幹將”之三,逼退七人以後,喊了聲“走”,一拉寧平微、林放舟,向北飛去。

“啊!”

甄應賢穩住身形,一見三人向北跑去,立刻追了過來,後麵即“十大天幹將”之三、史杏白、沈莊墨、富通。

華未憂一人憑借“龍遊步”自是能輕鬆脫離,可還拉著兩人,速度自是慢了下來,一口氣便跑到了諸暨,見寧平微、林放舟氣息不勻,便停了下來。

“兩位兄台,歇歇精神,看小弟捉鷹捕雕!”

華未憂一縱身,落在追來的七人一箭之地,抱肩作上觀,不置可否。

富通是鷹爪門數一數二的年輕一輩佼佼者,自是沒把任何人放在眼裏,一見華未憂奚落他,早縱身撲過來了,飛爪“呼”帶著嘯聲抓向華未憂。

華未憂一側身,大喝一聲“來得好”,一飄身躍開了,複而雙拳一擺,就是一招“醉意蒙蒙重千斤”砸向富通的麵門,奇快!

富通一矮身“嗨”滑了過去,可麵皮一陣奇痛,趕緊飛爪一收一放,斜著扣向華未憂的雙腕。

就在這時,忽然從林中飛出兩條嬌俏的身影,並伴著一聲嬌叱。

“不自量力,找死!”

紹興,蘭渚山,蘭亭,午間,溪流歡歌,竹簧幽靜,山水宜人。

華未憂、夏有容、龍幽潔、佘溶素、寧平微、林放舟、白天、黑夜、紅燕子、紫鶯兒十人正在停歇消食。

龍幽潔、佘溶素二人尾隨華未憂而去,見寧平微、林放舟二人遇險,本想出手幫忙,可華未憂已搶先救了兩人,隻好一路繼續綴著而來。

佘溶素是個急脾氣的,最是耐不住,一見“飛爪雕”出手,新仇舊恨早聚齊了,一邊大聲厲喝道,又一甩腕子,“嗖”一枝青蛇鏢帶著嘯聲射向富通。

富通飛爪未及收回,一見一道銀光射向自己,想躲開來不及了,“嗤”正中肩頭。

“啊!”

富通痛得嚎了聲,飛爪脫手而出,激怒之下拖索砸向佘溶素。白影一晃,龍幽潔連忙揮手一卸,長綢如一條白蛇卷向飛爪。

“臭丫頭,又是你們!”

“追魂鷹”甄應賢雙手帶嘯抓向龍幽潔,形如撲鷹。

“姑娘,小心!”

“踏雪尋梅”寧平微不假思索,一招“力壓泰山”阻住了甄應賢淩厲的鷹爪。

“小美人,俊小子,還是乖乖受縛吧!”

“玉狐裘”史杏白、“粉蝶衣”沈莊墨麵帶微笑著圍向龍幽潔、寧平微。

這時,“飛爪雕”富通已抽隙退到了一邊,拔出肩上的青蛇鏢,點住穴道,倒出點藥粉敷上了傷處。

“追魂鷹”甄應賢身影一換,又伸爪扣向佘溶素雙手。

“嗨,鷹犬住手!”

“一葉無痕”林放舟看得清楚,橫杖擋在了佘溶素的前麵,義氣勃發。

這時,場中場麵立刻發生了變化,龍幽潔的長綢和寧平微的長擔已把史杏白、沈莊墨逼得步步後退了,佘溶素的長劍和林放舟的長杖堪堪抵住了甄應賢的鷹爪功和柳魂鞭。

“你們什麼人?敢抗朝廷辦案!”

一直沒有出手的那“十大天幹將”之三其一、白麵短須陰鶩的男子忽然喝道,向華未憂走過去。

此人正是“飛雕將軍”闞癸,“十大天幹將”老十,年輕氣盛。

華未憂此時披著鬥篷,麵目在晨霧中若隱若現,“十大天幹將”不知底細,未及貿然出手。

華未憂可不客氣,一見來者不善,立刻大喝一聲,立在當地。

“飛狐將軍”董辛、“飛鷹將軍”查壬、“飛雕將軍”闞癸互相使個眼色,刀影一晃,三人圍攻而來。

華未憂見三人如此行徑,心裏氣惱不屑,出手就毫不留情,“驚天絕地草枯拳”帶著烈風襲向三人。

“啪”

“啪”

“啪”

十招未到,“飛狐將軍”董辛、“飛鷹將軍”查壬、“飛雕將軍”闞癸大叫一聲,飛了出去,嘴角沁出點點血絲。

就在華未憂三拳打飛“飛狐將軍”董辛、“飛鷹將軍”查壬、“飛雕將軍”闞癸的同時,那邊戰場也分出了勝負:龍幽潔的寶劍刺穿了“玉狐裘”史杏白的扇、寧平微的長擔掃折了“粉蝶衣”沈莊墨的尺;佘溶素的寶劍和林放舟的長杖合力製住“追魂鷹”甄應賢的柳魂鞭、佘溶素的“碧青兒”忽然從她袖裏撲出咬了一口甄應賢。三人狼狽後退,相綴而去。

“飛爪雕”富通在旁觀戰,一看情況不好,捂著傷口,竄進了樹林,幾下就不見了蹤影。

諸暨五泄,華未憂五人一戰雖驚險,但初出江湖便揚威,真是江湖兒女俠心壯啊!

門掛菖蒲簷插艾,酒飲雄黃避毒害。襟別荷包手纏線,粽香入水龍舟彩。

端午

文秀(唐)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競渡歌

張建封(唐)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漁家傲

歐陽修(宋)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裏黃驪時一弄。猶鬆。等閑驚破紗窗夢。

七律?端午

殷堯藩(唐)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賀新郎(端午)

劉克莊(南宋)

深院榴花吐,畫簾開,綀衣紈扇,午風清暑。兒女紛紛誇結束,新樣釵符艾虎。早已有,遊人觀渡。老大逢場慵作戲,任陌頭,年少爭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靈均標致高如許,憶生平,既紉蘭佩,更懷椒醑。誰信騷魂千載後,波底垂涎角黍。又說是,蛟饞龍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當年,醉死差無苦,聊一笑,吊千古。

念奴嬌

張榘(宋)

楚湘舊俗,記包黍沈流,緬懷忠節。誰挽汨羅千丈雪,一洗些魂離別。贏得兒童,紅絲纏臂,佳話年年說。龍舟爭渡,搴旗捶鼓驕劣。誰念詞客風流,菖蒲桃柳,憶閨門鋪設。嚼徵含商陶雅興,爭似年時娛悅。青杏園林,一樽煮酒,當為澆淒切。南薰應解,把君愁袂吹裂。

菩薩蠻

陳義(宋)

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義重。對景承歡寵。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和端午

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隻留離騷在世間。

午日觀競渡

邊貢

共駭群龍水上遊,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這些詩詞說的是五月初五端午節的狀況,有人說是紀念屈原的,有人說是懷念伍子胥的,不管紀念得是誰,都留下了美好的遐想。

且說華未憂、夏有容一行離開五泄,繼續向紹興進發,很快就看到了一座青石山,山清水秀、岩奇洞幽、湖洞相通、亭橋相融,這就是紹興東湖,與杭州西湖、嘉興南湖並稱浙江三大名湖。

這東湖據說是漢代人們在青石山山上采石,日久鑿成湖泊。懸懸崖峭壁、奇石怪峰,綿延數百裏,環抱一湖碧水。湖上九座石橋將湖分成三大片,皆可通舟,山水相印、湖亭相綴,宛如一座巧奪天工的大型山水盆景。

夏有容幾個姑娘見了此處,歎不絕口,不惹遽去,就接著伴到陶公、仙桃二洞尋蹤覓跡去了。此時朝陽噴薄,熱氣騰騰,已近五五相逢端午時節,家家戶戶門前插艾掛柳,老老少少身著彩線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