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你們學校升國旗嗎(1 / 2)

晉級的忙著晉級,學校工作依然按部就班的進行著。眼快就要期中考試了,於揚卻接到縣局的通知,兩件事,一是配合局團委和縣電視台專題新聞頻道,拍攝一組反映雙龍鎮中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宣傳鏡頭;一是要他本人做好外出掛職學習一個月的準備。於揚問,攝像的啥時候來?要不要準備什麼彙報材料?對方說,就在這兩天吧,要不要聽彙報要等采訪的記者過來了才能定。於揚又問有關自己出去掛職學習的事,對方說,這是市裏通知的,他們也不知道詳情,隻知道每個縣派兩個校長去,而且必須是名校長。具體去哪裏,什麼時候出發,市裏再另行通知到人。局裏隻是預先打個招呼,怕到時候搞個措手不及。

掛了電話,於揚就去辦公室找樊利人,問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事原來是誰管的,有沒有相關的檔案資料?樊利人答道:“校園文化這件事在胡亞軍手裏,是教導處和團支部一起搞的。至於具體是哪個為頭負的責,我也搞不清。你最好問一下伍晶生,我記得好多文字資料都是他搞的。”於揚聽了,笑笑,說:“有資料就好。等下你去找晶生落實一下,把原來的資料拿到你這裏來。剛才我接到局裏的通知,說是本周縣電視台的要來我們學校攝像,拍一組有關校園文化建設的鏡頭。也不知到底星期三來,還是星期四來?這個事就交給你了。你先熟悉一下資料,免得到時候不好回答。盡量爭取選幾個好一點的鏡頭拍下來。”樊利人一開始還在推,說伍晶生更熟悉情況些,最好由他出麵接待。於揚不同意,說:“你是辦公室主任,負責對外的宣傳接待都是你的事。我幹嘛要去找伍晶生呢?”樊利人見無法推脫,便暫時應允了下來。臨了,嘴巴裏還在嘮叨:“拍什麼拍,整個學校都隻有這麼一個樣子!”

嘮叨歸嘮叨。樊利人對校長交辦的事情一向還是挺認真對待的。他先找伍晶生拿了一年多前為迎接縣局組織的校園文化建設專項檢查所準備的那一整套資料。然後又把自己以前寫過的介紹學校辦學特色的一組文字找了出來。並依據校園文化建設的具體要求,在原來的基礎上,對那一組文字做了必要的修改與完善,寫成了一個新的彙報材料。在材料中他這樣寫道:“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是我們學校的一個鮮明的辦學特色。這些年,我們將其作為建設和諧校園文化不可或缺的追求,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接著,便從“調整布局,構建凸顯詩意的校園生活環境;消除隔膜,構建融注詩意的師生溝通體係;傾注真情,構建充滿詩意的校園交際語言”三個方麵,逐一對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情況作了介紹。萬事俱備,隻欠東風。樊利人把接待攝像的有關細節都做了通盤考慮,就等著局團委的人領著那記者扛著攝像機來學校了。

星期四下午,縣電視台的記者終於來了,一男一女,扛著攝像機。和他們一道來的還有縣教育局分管學校共青團工作的易青青。易青青是雙龍鎮的常客,曾多次來鎮中學檢查工作或者參加活動。因此,一進校園,她就徑直去校長室找了於揚,把她此番帶縣台記者來學校攝像的目的跟於揚作了說明。易青青說:“縣裏要拍一部反映教育係統‘創先爭優’活動的新聞專題片,文局長對此很重視,所到學校都是經他親自圈定的。今天我們動身來雙龍鎮時,他還特意囑咐我,要抓住雙龍鎮中學這個典型做一篇大一點的文章。”然後開始灌於揚的迷魂湯,說她久仰於校長大名,難得有今天這樣的機會零距離接觸,直接領略於校長的風采。她衷心希望得到於揚的大力支持,把文局長看重的雙龍鎮中學創先爭優的這篇大文章做好。

對於易青青的請求,於揚自然不好拒絕。但他心裏有一絲的疑惑,怎麼前兩天通知的校園文化建設變成了眼目下的“創先爭優”?在學校,“創先爭優”這一攬子的事可一直都是盧哲林抓的。他想,要麼幹脆把盧哲林和樊利人兩個都找來,一方麵以示自己對這件事情的重視,另一方麵,不管記者們等一下要采訪拍攝哪方麵的內容,他都有退路,可以伺機把盧哲林或者樊利人推向前台,然後自己相機而動。心隨意轉,於揚很快拿定主意,一邊陪著易青青往樓下走,去接洽那兩位正在新聞采訪車上做準備的記者,一邊打電話通知了盧哲林和樊利人到綜合樓前坪彙合。見了兩位記者,於揚甚是熱情,說:“歡迎大記者來我們學校采訪,剛才易書記易美女跟我把情況說了。等一下你們有什麼事情要了解,隻管問,我會一直跟著你們。還有我們學校支部的盧書記和辦公室的樊主任,我也通知了他們馬上到,一些細節的問題,都可以由他們向你們做解釋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