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要說這時間過得也是很快,不知不覺就已出了正月,眼看著開春的會試就要到了。這兩個月以來,陳建輝大多數時間還是在致遠閣中與京城的文人墨客切磋文章,大抒己見,偶爾還是會去蘇大學士府上坐坐,跟蘇弘文談談白狼關戰事的狀況。過年那幾日,陳建輝獨自一人在異鄉求學,想起家中種種經曆,還是難免會思鄉落淚,想到母親一人,心中很是不忍,夜深人靜時,常常難以入睡。蘇弘文似是也猜出陳建輝會這樣,便差人請他到府中過了正月。
這天,蘇陳二人坐在蘇府客廳中喝茶,蘇弘文左手托起茶杯,右手用杯蓋拂了拂杯中的茶葉,細細的抿了一小口,而後才對陳建輝說道:“建輝啊,現下已經二月了,再有不到一個月時日就開始會試了,根據老夫為官多年的經驗,以你當下的才學,前五名不在話下。到時候隻要殿試上聖上高興了,什麼官職你都可以提,但是不知道你有什麼想法啊?”
陳建輝聽蘇大學士的意思是想問自己以後想謀得什麼樣的前程,抓了抓頭,有些迷惑的說:“老師,說實話學生也不確定到底想如何發展,還望老師指教。”
“恩…”蘇弘文說:“其實起先本是想在你中了進士之後再說此事,不過隻是時間先後而已,早些與你說了,你也好早做些準備。為官無非就兩條路,一是在京城六部之中任職,一是下派到地方當個知縣。兩相比較,前者雖然官階高,但是京城官場水太深,你的性子又這般直,怕是會受罪,而後者,盡管官不高,卻是皇上對你的一種考驗,幹的好自然平步青雲。聽了這麼些,心裏可有目標了?”
“老師,不瞞您說,其實學生要進京趕考,步入仕途,有很大原因是因為家中變故,學生一直想為父親平冤昭雪,嚴懲那些惡徒。所以學生還是想留在京城之中,至於其他的種種,都是日後可以克服的,還望老師放心。”陳建輝說。
“好,既然你心意已決,那麼就要為之努力了。咱們爺倆淨顧著聊天了,趕緊嚐嚐這茶如何,這可是上好的大紅袍呢。”
“哈哈哈哈…”就在二人開懷大笑的時候,不經意間,一隻信鴿向府外飛去…
卻說與京城相距數百裏的白狼關,十三萬大軍以整齊的陣列操練著,獵獵西風呼嘯,應和著大軍將士的號子聲,顯得分外壯觀。遠遠望去,隻見得數十裏外的右玉城方向黑壓壓的一片,仔細聽也有震天的吼聲傳來。白狼關軍營大帳之中,有兩人並坐在主位之上,其中一人就是禦封的征北先鋒將軍,蘇大學士之子蘇****,另一人乃是原來駐守白狼關的總兵袁武。
帳中二人端坐著,下麵中軍官及參謀整齊的站成兩列。
蘇****雖然資曆尚淺,但是有皇命在身,自己又有才學,所以軍中事務,平時都由他主管。袁武將軍今年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多年軍中曆練,辦事沉穩冷靜,此次放心把大權交予蘇****,自己在旁輔佐。
蘇****伸手扶了扶盔甲,說道:“今日召集各位來此,主要是為了下一步的部署。白狼關大軍分為十三支,十二支按十二天幹命名,分別為武子,武醜,武寅…武亥,最後一支作為衛隊,拱衛大營。以白狼關大營為心,十二營分兩層駐紮,內八營外四營,外營每營後都有兩個內,三營成三角型。右玉城兩萬駐軍全為騎兵…”
蘇****的話還未說完,下麵有一個參謀不解的問道:“敢問蘇將軍,我十六萬大軍餘下一萬人何去?”
蘇****見這人打斷自己說話,也沒有絲毫不開心,反而是很耐心的說道:“鄒參謀問我一萬將士何在,我就告訴你,也告訴大家,餘下一萬人作為斥候部隊,在白狼關外的茫茫草原上密切觀察蒙古軍隊,以求第一時間報告並傳遞敵情。對於此番部署,諸位可有異議?”
下麵眾軍官都搖了搖頭,蘇****見此,說道:“既然如此,諸位便回去吧。”
“是,末將告退!”
“下官告退!”
待人們都走了,大帳之中隻剩下蘇****和袁武兩位將軍。袁總兵笑著拍了拍蘇****的肩膀說道:“不愧是年輕人啊,想法出眾,又十分合理,用在鎮守白狼關簡直是再好不過了。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
蘇****聽了這番誇獎,似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袁老將軍過獎了,其實,這想法也算不得完全是我一個的功勞,我隻是聽了一個建議,而後根據白狼關的實際地形略微改動而已。”說著從懷中掏出兩份信,信上開頭都寫著“吾兒****。”
袁總兵一看這四個字,說道:“啊,原來是蘇大學士的妙計啊,難怪難怪。”蘇****笑著搖了搖頭,說道:“非也非也,老將軍仔細看下去就知道了。”
過了一會兒,袁武看完蘇弘文寫給蘇****的這兩封信,不禁感慨道:“這…這居然是一個書生的主意?太不可思議了,這個叫陳建輝的書生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