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了三部曲,其實還有第四部曲呢。
作戰科魏學誠參謀還提到送馬的事。也許是王師長得知汽車是輛老爺車,那實在是拿不出手,但想到陳毅初來乍到,無論如何也要有匹坐騎,乃下令師部和各團首長的馬兒統統拉來報到。最後,王麓水還是將自己的黃馬送給了陳毅。那年頭,馬就相當今天汽車了,配“馬”是要有級別的,當時能配備馬匹的,在八師規定須是團級幹部。直到解放戰爭後期,三縱還要求是正營職。王師長再換一匹馬是沒有問題的,但找一匹得心應手的馬也確非易事,好馬在軍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對王師長的一片心意,陳毅也隻能是“笑納”了。
唱了第四部曲,如果你聯想時下風氣,你會不會以為對王師長對“新寨主“有什麼想法啊。決不是的!王麓水光明磊落,襟懷坦白,心懷赤誠,在魯南軍民有口皆碑。且不說當時八師去留,王麓水尊重上級,也愛護下級,有人說了這樣一個故事。
“那是1944年初夏,我在魯南軍區擔任第一武工隊隊長時,一天,突然接到地下交通員送來的一封信,要我到軍區見王麓水政委。當時,武工隊正在開辟日、偽、頑占領的滕(即今滕州)西地區,距軍區駐地100餘裏。我徒步兩天才趕到孔家汪村軍區機關駐地。
王政委在一家農民的北屋裏會見了我。他簡單向我詢問了武工隊的情況,接著下達了任務。大致意思是,最近軍區要在滕西組織一次“反頑戰役”,要我掌握南到徐州,北至濟南,是夏鎮、臨城(今薛城)、滕縣一帶的敵情,如有大的變化及時報告。戰役何時打,到時會通知我。
我接受任務後起身要走。“先別走,等一等。”王政委邊說邊從他的馬袋子裏掏出一雙新布鞋,讓我試試。
這時,我才發現自己的鞋已露出了腳趾頭。
我接過鞋一穿正合適。
當時裝著王麓水政委全部“家產”的馬袋子裏,恐怕也隻這一雙備用的鞋了。
我心裏感激,但什麼也沒有說,什麼也說不出來……”
知道這是誰說的嗎?他就是“鐵道遊擊隊”最後一任政委,上世紀80年代第二炮兵副司令員鄭惕。
插上一個小故事,再回頭看大局勢。
戰爭陰影像魯南的深秋步步*近,讓人感受到襲來的陣陣寒意。新四軍二師、七師在加快步伐,不日即可進入山東津浦路沿線。據第三野戰軍戰史記載:“10月15日,以新四軍軍部和山東軍區機關的部分人員,組成了津浦前線野戰指揮部,由陳毅兼任司令員,黎玉兼任政治委員,宋時輪任參謀長,唐亮兼政治部主任,謝有法任政治部副主任。”這支部隊就是津浦前線野戰軍,也可說是華東野戰軍的前身。
津浦前線野戰軍,以後改稱山東野戰軍,山東野戰軍有多少人馬,有哪些部隊很好記:一縱二縱,七師八師,歸齊了也就7萬人。不過,這7萬人馬不是一次到位的,比如葉飛部參戰時,戰役已近尾聲。八師是最先投入作戰的部隊,如果從這個角度說,八師也可說是華野“第一師”。
津浦前線野戰指揮部的組建,意味著陳毅的“中軍帳”正式升堂了。令箭既發,三軍領命,但要人說這“中軍帳”是“虎帳”而不是“鼠帳”,陳毅眼下首先寄望於八師這支魯南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