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它打過什麼仗?”刀畢竟是冷兵器,羅炳輝也想問個究竟。
這時,邢團長發言了。“去年支隊打嶧縣簧學兵營,半夜摸進去,八連就是用刀劈,半個小時就把龍瓜屋子裏一個中隊砍了一半。打韓莊,八連和五連阻擊一個團,打死劈死200多敵人。”
“哦,打得不錯。”說到打韓莊,羅炳輝也興奮了。
韓莊之戰還是他親自指揮的,看得出羅炳輝對十八團的大刀很是讚許。但他也許不知道十八團的大刀功夫還是向新四軍弟兄學來的。1943年,運河支隊劃歸淮北軍區,彭雪楓又多了一支隊伍,後來又任命了一個副總隊長,他就是陳景龍。相關史料中記述:“他在運河支隊(嶧滕銅邳總隊)工作期間,讓步兵裝備了大刀,他又重視騎兵建設,從而騎兵和大刀在戰鬥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看來陳景龍是個人才,但運河支隊歸建魯南軍區後,陳景龍又回四師。
羅炳輝來山東不久,就指揮韓莊,這也津浦路戰役中較大的戰鬥之一。當時羅是二縱司令員兼政委,魯南軍區警備九旅就是配屬給二縱指揮,也就是半年前的事。羅炳輝興味更濃了,轉身問王永廉,“你會嗎?”
“他也會,他原先就是在八連。”這時童政委替小王回答了。
“好!”羅副軍長非常滿意。他鼓勵道:“賀龍就是兩把菜刀鬧革命,殺出一個洪湖蘇區來。現在我們還不能換新的裝備,大刀還得用下去,蔣介石磨刀霍霍,我們也要磨刀霍霍!”離開五班後,羅炳輝繼續對大家說:“隨著武器的發展,這些“刀槍”也是要入庫的,但我們武器落後的局麵不會馬上改變,還是要立足於現有裝備……”羅炳輝畢竟是軍事家,他的話意味深長,堅定而又懇切。
好了,開飯的時間到了。民以食為天,當兵也要吃糧。雖然不是在新世紀,首長的飯還是要管的。於是兩位“東家”要羅副軍長去團部用餐。羅將軍卻擺擺手,“還沒看炊事班的同誌呢,他們也很辛苦。”說著就進了炊事班。
正巧,那天夥房做的是花卷。這一天的花卷童政委印象頗深,他是這樣回憶的:“花卷由外向內,一層白麵皮,一層小米麵,一層黃豆麵皮,一層高梁麵皮,白、黃、橙、紅四色相間。在花卷中間一擰,翹起的兩頭靠得緊緊的,四色麵皮一片片張開著,活像兩朵盛開的並蒂花,我們都為50多歲的炊事員老孫頭的手藝稀奇。”
你看,“土八路”真是不土的,就是在這麼艱苦的環境中,都不能壓製人們對美的向往,別看咱當兵吃糧,吃也是有講究的。
“花卷,真是蒸出“花”來了!羅炳輝也不由讚歎。“老孫!我們就嚐嚐你做的花卷。”說著就拿起一個花卷,掰開後分給大家品嚐。
“又鬆又軟,又香又甜,粗糧細做,老孫,你不簡單啊!”羅副軍長一邊誇獎老孫,一邊又伸出手來向老孫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