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營隊小校(二)(1 / 1)

隻要是軍人,無論是海陸空三軍,如果對槍都談漠,我以為這是入錯行了。

央視有個女主持,不能說不優秀,不能說不敬業,九五式自動步槍問世後,雖說也是見仁見智,但總是讓人眼睛一亮的,從此中國軍隊也裝備製式小口徑自動步槍了。但這樣一種激情也不是人人都有的,一次“會客”槍械設計大師,話題我看就對不上點了。女主持想“深層次”,但朵院士答得很坦然。真是的,諾貝爾發明了炸藥,據說晚年很有些遺憾。但我們為保衛祖國造槍炮還要有思想負擔嗎?真是難為女主持了。

戎馬歲月,枕戈待旦,自然是槍不離身。建國後,隨著形勢的變化,槍離軍人也有了“距離”,“刀槍入庫”即便是在軍營中。記得早年,父親就是把槍放抽屜裏或箱子裏,到時候拿出擦,我就在一邊看。但這槍是登記注冊的,出事可要拿你是問。

當年,張明家裏有兩把槍,是兩把好槍,至少在當時,這槍就像是他口袋裏的一塊手帕,沒有違反一點紀律。說來很有意思,這兩把槍都是在飯桌上得到的。送第一把槍的是開國上將——張愛萍。1951年春天,張明訪蘇回國後在杭州參加七兵團英模大會。張愛萍時任七兵團司令員。宴會上,張司令員第一次和張明相識。那時張明和洛陽營的名氣真是大的可以,張愛萍非掏腰包單請張明不可。張明當時還不好意思,把當時的洛陽營教導員王敬禮也拉上了。飯席上,他問張明槍法如何,聽人說張明是好槍手,張愛萍立馬表示要送一支槍給他。將軍果然不食言,幾天後,把他從蘇聯養病時得到的一把好槍送給了張明。

送另一把槍的也是開國上將——許世友。不過,張明得第一把槍時還隻是團長;得第二把槍時,張明差不多就是“軍長”了。這是他赴任南京軍區副參謀長的第一天。許司令為他洗塵接風,而且政委杜平,副司令錢鈞、副政委王六生一個不落,都出來坐陪,據說這是從來沒有的事。吃完飯,許世友拉開家中的槍庫,要張明隨便挑一支。張明也不客氣,抽出一枝,許司令一看:“你眼睛亮!這槍一筒打禽一筒打獸……”明白了吧,送的都是獵槍。這大概是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末。

上個世紀70年代初,舟嵊要塞區副司令員康明才也被任命為南京軍區副參謀長,當年舟嵊要塞區在南京戰區真是很有地位,這些“三八式”能坐上這個位子,稱得上是當時中國軍隊的“少壯派”。至於送槍的故事,是我在一本張明傳記中看到的。

張明、林茂成、郭繼勝是八師也是二十二軍營長中最為著名的“三英”。

遺憾的是,郭繼勝在淮海戰役中犧牲,倒在黎明前。而林茂成犧牲在舟山戰役,這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成立,應該說是朝霞升起的時候了。隻有張明走下戰場。張明是華東一級英模,響當當的大英雄了。

大英雄也有哭鼻子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