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團長將指揮所設在徐莊東南角的大炮樓上,這裏視野開闊一覽無餘。剛想歇口氣,就有人大聲喊:“團長!團長!東麵山口有坦克聲音。”“我拿起望遠鏡往東麵一看,在作字溝、陳家橋打了敗仗的敵第一快速縱隊坦克營,惶惶若驚弓之鳥,急急如漏網之魚,駕駛著19輛坦克、一輛吉普車兒狼狽地朝嶧縣逃竄。”
想來,雖然快速縱隊在前方遭我左右兩路縱隊截殺,但還是有坦克衝了出來。但畢竟陳粟用的是十麵埋伏,最後一道還有我三十團。敵坦克發現徐莊有我設伏,也不示弱,立刻排成三列隊形,開足馬力,向西猛衝。
前方正衝著二營五連和六連,這兩個連就等你這一招呢。這一下蔣軍弟兄可是慘了。黃團長在指揮所裏看的清清楚楚,東南角五連、六連的輕機槍、六○炮,機槍連的重機槍一聲令下猛烈開火,“敵人被打得像下餃子一下紛紛從坦克上滾了下來。有的當場被坦克軋死……滿地都是死屍。”
黃團長看到的是屍橫遍地,但有一幕在望遠鏡中不一定看得真切。我父親當時就在五連任職,這樣慘烈的戰爭場麵我是聞所未聞,他說彈雨潑向搭乘在坦克外麵的敵兵身上,子彈把棉衣裏的棉絮打得衝上天空。蔣緯國也說:“當時為了撤退,一個戰車上堆幾十個步兵,結果駕駛員看不到路,很多都掉進坑裏,所以戰車也犧牲很多……”試想,這不是活靶子嗎?
黃團長回憶道:“這時,整個平川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爆炸聲、槍炮聲、喊殺聲、哭叫聲震天動地……隻好丟下遍地的死屍,開著坦克向西逃跑。我五連、六連的指戰員乘勝追擊,有的還在正在逃跑的坦克頂上撬鐵塔,砸了望空……”本來敵坦克是衝向莊裏,但據黃團長的說法是恰好碰上兩個傳達命令的通信員,兩個通信員見坦克過來,就順手扔了兩顆手榴彈,敵坦克又以為有埋伏,轉身向河溝方向衝去,剛好進了七連和八連的設伏圈。
見敵坦克過來了,楊營長一聲令下,在成排手榴彈的爆炸聲中,戰士們紛紛躍出,直撲坦克。雖然這個戰車營也算是見過世麵,但也沒有見過這個陣式,居然慌不擇路,一頭下了河溝。黃團長文章說的河溝,也就是沼澤泥塘,這下可好看了, 這小烏龜可是鐵烏龜,下河容易上河難。縱有十八般武藝也施展不開了。
記得打坦克父親曾也繪聲繪色對說過,爬上坦克並不難,當年父親也隻是二十出頭鮮龍活跳的年紀,但坦克裏的人也不是等著挨宰,也是千方百計和你鬥,坦克炮塔一圈一圈轉,常常爬上去又被甩下來,記得父親曾說把泥巴糊在坦克了望孔上,這樣坦克就成了瞎子。
總之,這一仗戰車營幾乎一網打盡,有兩個住院的班長聽說要打坦克,也溜號出來打仗,果然也有斬獲。黃團長在回憶文章中說:“兩個戰士押著3個扛著機槍的俘虜來到楊營長跟前……”試問為什麼俘虜還扛著3挺機槍呢?為什麼?沒有人說,我隻能作個揣測,但很可能就是八九不離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