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乾機四算(1 / 2)

出了敦煌,映入眼簾的便是一望無際的沙海,遠處呼嘯聲隆隆不絕,近處掛在敦煌城牆四周的清脆的銅鈴聲象征這絲路的起或終。

一般的絲路都都經過於沙漠的邊緣或者有固定記載的綠洲,雖然絲路千年漫漫,卻始終就是那麼幾條商道路線,對於沙漠深處,人類還是一無所知。一般的商隊都離不開駱駝,這種動物天生就是為沙漠而生的,也隻有它們才可以承載起千年絲路的夢想。但它們的下場卻是悲哀的,往往在沙漠的表層都可以看見它們的屍骨,它們體形龐大,不易下沉,就不同於漂浮在海上的浮屍,它們永遠得不到歸屬。

此時的林尋就如同大漠駱駝一樣,無論是在林家還是嚴家,自己的下場終會如同眼前的骸骨一般。

嚴樊遞過一壺烈酒,林尋實在口渴難忍,頂著嗆辣強喝了一口。在這沙漠中,烈酒是商客們最實用的寶物,攜帶方便,既解渴又提神。

林尋看了一眼沙漏上的標記,用手向上又多劃了一格,心想自己和嚴樊已經進入沙漠快兩天了,卻仍未見到嚴樊口中的神秘地方。林尋斜瞟一眼嚴樊,嚴樊滿是淡定,忽然開口道:“不用擔心,我們已經到了,還差一個時辰就能看見了。”一個時辰?看著慢慢沉暗下來的天幕,林尋不由得琢磨難道這老頭子瘋了,拖著自己來真是為了看大漠晚景?

雖然嚴樊多次說過那個來自四大家族的秘密,但是卻始終閉口不談其中緣由,至於來到這大漠之中也不帶一人,輕裝上陣,更加顯出了這個秘密的重要性。

兩人一老一少坐在沙上,看著沙漏中的“時間”慢慢流去。

沙漏一個來回終止,嚴樊抬頭眼神一亮,笑道:“世侄,你看。”說罷,林尋順著嚴樊的目光抬頭一看,兩人的四周突然多出了四座小沙丘,或大或小,卻端的十分顯眼。四座沙丘似乎被風所擺弄,一會大沙丘被吹散了,化成了許多小沙丘,小沙丘又被大風堆積成了大沙丘,十分有趣。

林尋發現目及所處都是大風,而自己的位置卻感受不到絲毫風力,問道:“嚴前輩,為什麼我們的位置卻感受不到風力?”

嚴樊道:“賢侄常年身居沿海,可曾聽說過風眼?”

林尋曾經在江浙一帶待過,沿海地帶多風暴,所到之處,遮雲蔽日,颶風過境,人畜皆難幸免,但是在風暴的正中心卻是異常晴朗。林尋心想莫非這沙漠也是這般道理?不過海上的風眼卻是不停移動變化著的,而這沙漠之中風眼的位置卻好像是不變的。

林尋不解,問道:“難道這風眼是固定的嗎?”

嚴樊笑道:“賢侄可曾聽過東海的海眼會動?我們現在所在位置便如同東海海眼一般,正是這片庫木塔格沙漠的沙眼,常年不變,而並非風眼。”

看著眼前沙礫飛舞,風嘯不止,林尋仍是不解這自然形成的沙漠海眼與嚴樊所說的秘密有何幹係?當即冷笑道:“這沙眼不過是自然形成的奇觀而已,前輩莫不是就是為了瞧上一眼這自然秘密?”

嚴樊一笑,反問道:“賢侄覺得這四堆沙丘像什麼?”

林家祖訓乃是道家名言:損有餘而補不足!經商便是如此,運貨轉物,順應天道,天道也,乾機者,這便是乾機四算的來源。乾機四算便是以天道為原理,以算盤為工具,以加減求和運用損補之道。比如同樣的計算模型,林家人利用乾機四算將其一分為四,化繁為易,所以林家人的算盤功夫橫絕天下。林尋看著各個沙丘不停變化,靈機一現,這不就是林家的傳世絕學“乾機四算”的原理嗎?既然運用了乾機四算,那麼這一切就定有人為的機關了。林尋尋思道,不知是哪位高人利用這沙漠海眼作為天然的屏障,輔以乾機四算,真是精妙絕倫!

林尋觀摩片刻,當下四座沙丘便是“算盤”四角,自己所處位置便是乾位,這是乾機四算的一種反推模型。一般的乾機四算都是化繁為易,這很簡單,而反推之式則是化易為繁,難上百倍。再加上四周的沙丘數量不斷變化,自己已經錯過了最好的計算時間,不由得心灰意冷,正要說話,卻聽得嚴樊說道:“不必著急,老夫請賢侄前來,正是要借助賢侄的乾機四算破解這迷局。”

這老狐狸果然早有準備,用枯枝在沙地上寫出四組數字。林尋看後,心想隻要數量是定數,便已成大半,解出此陣隻是時間問題罷了,便問道:“我們有多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