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潤腸丹(1 / 2)

熬鹽的活比較繁重,五六個大孩子脫了光膀子,幹得滿頭大汗。

因為用做化肥的鉀鹽各方麵要求都不高,所以孫一已經簡化了熬鹽的流程,單以短時間內提高鉀鹽產量為目的。

兩個孩子把一口鍋裏的水煮沸,不斷地往裏加土鹽。

土鹽顆粒在鍋底已經堆積,孩子們一邊攪拌,一邊仍然不斷地往裏加新的土鹽。

其實這時鍋底沉積的鹽僅僅是氯化鈉,鍋裏的氯化鉀還遠沒有達到飽和。

一個大孩子把一個“比重計”往鍋裏一扔。

這個“比重計”,還是孫一親手做的,其實就是一節細木棍,一端綁了一塊小石頭。當“比重計”被放在水中時,石頭一端會沉在水下,木棍一端會露出水麵。當鍋裏的濃度越大,木棍露出水麵的部分就越多。

孩子們不停地往鍋裏加土鹽,“比重計”的木棍部分露出來的越來越多。

“到了!”

大孩子看到露出的木棍到了一個記號,喊叫一聲。

按照孫一的計算和實測,這個時候鍋內的鹵水無論是氯化鈉、還是氯化鉀,都達到了飽和濃度。

孩子們七手八腳地把鍋裏的熱水舀出來,鐵鍋裏這時沉積下的鹽足有半鍋——這些主要都是氯化鈉。

孩子們把氯化鈉撈出去堆到一邊,把熱水倒在其它容器裏放涼,還扔進去稻草樹枝一類的小東西作為結晶的附著物。

按照孫一查的數據,在100℃時,100斤水可以溶解57斤氯化鉀,當水溫降低到20℃時,100斤水隻能溶解34斤氯化鉀。就是說,隻要把沸水放涼,就會有23斤的鉀鹽析出來。

氯化鈉則不同,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在100℃時,100斤水可以溶解39斤氯化鈉,到20℃時100斤水仍可溶解36斤氯化鈉。換句話說,100斤的沸水放涼隻有3斤鈉鹽析出。

也就是說,一次冷卻結晶之後,孫一就會得到純度為88%的氯化鉀。

在另一口鍋裏,兩個孩子以88%的氯化鉀作為原料,重複著同第一口鍋一樣的操作。

唯一不同的是“比重計”。

當第二口鍋裏的“比重計”到達刻度時,鹵水僅達到氯化鉀的飽和溶解度,而這時氯化鈉還遠未飽和。

所以當第二口鍋的熱鹵水放涼之後,得到的結晶是純度完全達到化肥標準的純氯化鉀。

每當濕淋淋的化肥標準的氯化鉀一撈出來,就有早早排了號的百姓撥不及待地運到莊稼地裏去了。

孫一不禁感慨,大自然真是神奇。其實鈉和鉀本就是同一族元素,他們的化學性質極其相似,在自然界中也往往是摻乎在一起存在。隻不過地球上的鈉太多了,地裏的鈉多到一定程度就叫做鹽堿地,而地球上的鉀又不足,以至於專門要把鉀提煉出來撒到地裏,叫做施肥。

哈老財介紹說,這批土鹽含賈肥約在兩成半左右,也就是說鐵木營總共將得到一千斤往上的賈肥,保守估計可以增產一萬五千斤糧,相當於憑空多了百多畝地。

按照目前提煉的速度,營裏庫存的土鹽將很快耗光,需要馬上派人去鹽湖接著背土鹽回來,並搶在莊稼灌漿之前製成肥撒在地裏,而營裏的食鹽將越積越多。

孫一同意,看來花頭櫃的商隊必須盡快出發。

至於將越積越多的食鹽,孫一決定全部免費發給百姓。

哈老財卻表示,他私下問過幾個鄉黨,都嫌煉過的食鹽味道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