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一刻鍾跑(2 / 2)

楊六郎皺著眉頭,“這樣練兵行嗎?”。

軍中操練有陣法變化,有射箭火銃刀槍各種技藝,有時也練舉石鎖紮馬步。可是但凡打熬身體,無不是要下死力,而且講究整齊劃一,力德爾爺這般輕描淡寫,會有效果嗎?

時間一點點過去,砂子漏盡,孫一“咣”地一聲鑼。

“大家都原地不動,身體放鬆,放鬆,對,就像我這樣!”

孫一哆嗦著一條好腿,接著說,

“數一下自己的心跳,預備,開始!”

孫一用手機卡了一厘鍾,也就是7.2秒,“停!把心跳都報上來。身體接著放鬆。”

一眾士兵象被鬼附了身,一邊哆嗦一邊報上自己的心跳。

“十二分鍾跑”的精髓,就是運動量要控製在最大心率的70%。具體有一個算法:

(劇烈運動時的心率-安靜心率)x70%+安靜心率=最佳運動量心率

對於後世的一般人來說,最佳心率在150-160/分之間。

孫一事先測量了幾組明朝人的心率,規定了狼山標準:180-200/狼山分鍾。

幾個跑在前麵的士卒有些賣弄地報告:“二十二跳”、“二十一跳”、“二十五跳”。

孫一毫不客氣地判他們失敗,“跑猛了!這次操練無效!”

幾人麵麵相覷,跑在前麵還有錯了?

同樣,孫一對幾個心率不足的士卒說道:“你們跑得不夠用力,這次成績也不算!”

這幾個士卒的位置既不突前,也不落後,孫一估計他們幾個素質比較好,平時在隊列裏不敢放開了跑。

位置落在最後的士卒,心率最高。孫一知道他們盡了力,努力想追上大隊。

孫一安慰它們:“你們跑得很努力,但是已經超過了標準,成績不能算。記住,我們以後隻跟自己比,隻要按時練習,兩個月後就會感覺大不一樣。”

孫一大吼:“其它人,每厘鍾心跳在十八、十九、二十下的,成績有效!都記住自己的位置,下次還是這種強度,爭取多跑一點兒。”

跑步完成後還要進行係統的拉伸練習,拉伸練習不僅幫助放鬆肌肉,還增加身體的柔韌性。這次拉伸的時間要比跑前拉伸更長些,每個動作保持四個厘鍾左右。

士卒拉伸練習之後,還要相互按摩放鬆,不到半個時辰,操練就結束了。

士卒各個精神飽滿地散去,毫無平時操練之後的疲憊。

楊六郎信服了,看似雜亂,原來力德爾爺是有章法的!軍中陣法練習講究齊整,爺的這個跑法講究個人健體,正是陰陽互濟。

楊日天趁人不注意偷偷地對楊六說:“那個刻漏,勻給我一個,我沒事也照這個法子練練身子骨。”

六郎手一指,“爺做了一堆呢,說是隨便拿!”

孫一推行一刻鍾跑的另一個目的就是普及新的時間觀念。明朝人以前習慣聽晨鍾暮鼓,腦子裏隻有時辰。這種免費的砂漏漏完一次是一刻鍾,中間有十個刻度,每個刻度對應一個狼山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