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都有病(1 / 3)

談判陷入僵局。孫一提議休息片刻再接著談,得到雙方一致同意。

河岸邊寧完我與範文程好似閑庭信步,一麵交頭接耳一麵眼睛不住地四處亂看,幾次想離開河岸都被士卒攔阻,二人隻好沿著河邊越走越遠。

達海和耿秀才並排,邊走邊討論拚音的事情。

賈道士與孫一遠遠落在最後。

孫一詢問賈道士:“都安排妥當了?”

賈道士點點頭:“爺放心,萬無一失。”

賈道士又請教道:“爺剛才說對方使者有病,似有深意。不知使者得的什麼病,爺是如何看出來的?”

孫一笑笑,“這種病我們那裏叫做斯德哥爾摩症。”

於是孫一細細地給賈道士解釋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概念。

沒想到賈道士笑得直不起腰,“爺真會說笑話,一個人被欺得狠了,自然就馴服了。爺居然把這叫’死的膈膜’。”

孫一糾正他,“斯德哥爾摩症可比簡單地馴服嚴重多了,得了這種病的人會主動幫助施害者,心甘情願的助紂為虐。”

賈道士笑道:“這不就是愛新國獵人熬鷹的路子嘛。”

賈道士解釋說,東胡產一種鷹,名叫海東青。海東青是極好的獵鷹,但是野性大,不能人工繁育。獵人抓到野生海東青之後要熬鷹,徹底殺掉海東青的戾氣。

熬鷹的過程從幾天幾夜到一兩月,通常是幾個獵人輪流熬一隻鷹。不讓鷹睡覺、不給鷹喂食、使鷹長時間處於驚恐狀態,直到鷹的意誌被完全摧垮。熬成的鷹以後即使放飛也會乖乖地叼著獵物主動回來。

熬鷹的過程極其殘忍。有的獵人把鷹放到類似搖籃的籃子裏,籃子來回晃動,鷹不能保持平衡,不能睡覺,晝夜顛倒,神魂顛倒,最後昏死過去。

熬鷹使鷹極度饑餓,有獵人隻給鷹喂很少的一點水,有的獵人給鷹喂線軸,饑餓的鷹吃了線軸以後反而帶出胃裏的流食。

被熬的鷹會迅速瘦下來,體力、生理、意誌都處於死亡的模糊邊緣,這時獵人再慢慢給鷹一點點吃食,讓鷹主動來吃,殺掉鷹的傲氣。

熬鷹這件活也不是隨便一個人就可以勝任,要心狠!愛新國人曆代都是熬鷹的高手。

熬成的獵鷹,不能讓它吃飽,也不能太餓著它。白居易有詩《放鷹》曰:

十月鷹出籠,草枯雉兔肥。

……

取其向背性,製在饑飽時。

不可使長飽,不可使長饑。

饑則力不足,飽則背人飛。

乘饑縱搏擊,未飽須縶維。

……

聖明馭英雄,其術亦如斯。

……

通常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患者會經曆以下四個曆程:先恐懼,再絕望,然後認同施害者,最後主動幫助施害者。賈道士介紹的熬鷹過程和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患者的心路曆程一模一樣。

孫一打了個冷顫,“人,居然也可以象動物一樣被降服?”

大漢奸洪承疇,據說剛被俘時堅決不投降,將來勸說的範文程罵得狗血淋頭,不吃不喝絕食七天隻求一死,最後被愛新國施美人計收伏。

現在想來,洪承疇應當是被愛新國當成鷹給熬了。如果愛新國象對待劉胡蘭一樣對待洪承疇,恐怕就成就了洪承疇的一世英名: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後世傳說納粹集中營采用這種“熬鷹”的辦法審問所謂嫌疑人,命其名曰連夜審問突破罪犯心理防線,不就是人可以象動物一樣被降服的鐵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