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慘烈的攻城,就是使用雲梯攻城的蟻附。對付雲梯除了可用雷石,還可用滾木。滾木自雲梯滾下,梯上之人無人幸免;還可以用撞木,從城牆垛口放下撞木從側麵撞倒雲梯;還可以用叉杆,幾個守軍合力用叉杆掀翻雲梯;還可以用沸水和滾油,城垛子上除了射口,在貼近城牆地麵的位置還有一個小洞,那就是澆沸水和滾油的地方。”
“除此之外,對付城下賊人的還有火攻和毒攻。火攻的器具有鐵火床、遊火箱、行爐、飛炬、猛火油櫃,毒攻最有效的器具是萬人敵。”
“守城最重要是要準備木牆,以便在城牆被摧毀時緊急補救。”
“一些特殊用途的守城器械也必不可少,如鉤取敵軍士兵和器物的飛鉤、提鉤、絞車,供士兵上下城牆用的吊機、繩梯。如有可能,城中最好有一條隱秘又易出難入的地道通到城外。”
郭石匠和溫木作細細詢問了各種守城器具的製作和使用方法,最後眾人一致同意:在東西石門炮台和低矮的趙長城延線準備隨處可得的滾石最有效,在有完備城牆和烽火台的石門障城準備帶繩索的狼牙拍和簡單的叉杆最有效。
至於火攻,由於二裏半有煤礦,可以將燒紅的煤塊撒下。
至於毒攻,依舊采用狼山的毒氣彈。
最後孔有性問:“如果賊人以鳥銃和火炮攻城,該如何破解?”
孫定遼答:“沒有完美的破解之法,隻能用我們的鳥銃和火炮居高臨下優先剿滅賊人的鳥銃和火炮。”
孫定遼又道:“這次如果是阿濟格的騎兵來攻,我們就以石門炮台、石門障城、大小碉樓做成一個包圍圈殲滅賊人。如果是以後滿州國披甲步卒攜火炮來攻,整個布防就要作出調整。”
“由於地形的關係,滿州國的火炮無法直接攻擊石門障城和西石門炮台,到那時東石門炮台必將成為兩軍爭奪的焦點。”
“滿州兵必將從北側用紅夷大炮轟擊東石門炮台,並遣披甲步卒翻山從東北坡攻山。一旦東石門山失守,石門障城將直接暴露在滿洲國的炮火之下,我們就隻能撤到石門溝口憑借東西邊壕城做第二線的防守。”
“所以那時我們防禦的重點就是東石門山,以趙長城為東石門炮台的側翼和退路。”
“對於射程遠威力大的紅夷大炮我們沒有辦法。好在紅夷大炮攻城靠的是連續幾天的轟擊砸垮城牆後披甲一擁而上,東石門山好賴是座石頭山,滿洲國的紅夷大炮想砸垮東石門山可得有些日子。”
眾人嗬嗬地輕笑。
“我們要防備的是紅夷大炮的鉛子直接落在我們的頭上。東石門炮台北側的碉樓要麼要做得異常堅固,要麼要在紅夷大炮開炮時先將人員撤出來,等披甲步卒攻擊的時候再進去。”
孫定遼道:“老天爺是我們這邊的。隻要一下雨溝裏漲水,滿洲國的紅夷大炮和步卒就寸步難行!我所憂慮的是在雨季到來之前,滿洲國的步卒選擇其它的山溝通過陰山。”
郭石匠介紹說,滿洲國大軍穿越陰山首選是石門水道。其次是在西邊二十裏處的一個叫做金溝的穀道,因為古時溝裏的河產金砂,故而得名。再次就是東邊二裏半附近的一條小路。
西邊的金溝在青山南麓河溝開闊,溝口同石門水道前口子一樣有一裏寬。由於金河水小,在溝口的河道中央高地上建有一座古障城。金溝發源於青山中部,山北並無合適的通路連接,所以車馬想從北邊進入金溝並非易事。
東邊二裏半附近小路,最窄處僅有二尺寬,兩側是巨石,人和馬不能並行,交給二裏半村防守就行。
郭石匠提醒,如果單單是步卒,能走的路可不止這三條。當地人拿上繩索和鉤竿子,漫山遍野地都可以走!
孫參謀長思索後說道:“先不管那麼多,把石門水道布置好最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