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五年五月二十六。
滿洲大軍右翼。
吉爾哈朗、嶽托、薩哈廉率領鑲藍旗、鑲紅旗、正紅旗、右翼蒙古、漢軍依照大汗阿巴海的軍令準時向石門水道發動攻擊。
三支滿洲大軍裏,右翼的行軍距離是最短的。
為了保證三支軍隊在同一天發動,吉爾哈朗台吉不得不限製右翼每日的行程,黃太吉、大貝勒、莽古爾泰率領的贏馬兵士行軍已經越過右翼。
右翼已然接近斷糧,全靠外出行獵補充食物,五月二十六日終於到了!
五月二十六日一早,薩哈廉帶領一群惡狼一般的正紅旗護軍衝向石門水道北口子障城。
北口子障城的守卒遠遠看見如狼似虎的滿洲大軍,連象征性的抵抗都沒有,嚇得騎上馬頭也不回地逃跑。
滿州大軍右翼順利拿下石門水道北口子障城。
吉爾哈朗、嶽托、薩哈廉三位台吉在障城裏簡單地商議一番,決定以鄂木堆領五百蒙古騎兵為先鋒,以薩哈廉領正紅旗為前軍,以吉爾哈朗、嶽托領鑲藍旗、鑲紅旗、漢軍為中軍,蒙古明安貝勒領騎兵駐北口子障城斷後。
三位台吉決定在大軍迅速通過石門水道後,薩哈廉和鄂木堆負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深入,於次日攻取大板升城。吉爾哈朗、嶽托、明安則負責率部四下分散搶糧。
右翼蒙古固山額真鄂木堆立刻點齊五百蒙古騎兵精銳作為大軍先鋒,一刻不停地撲向石門水道南口。
鄂木堆久經戰陣,深知兵貴神速,一路上五百騎兵打馬如飛,片刻不敢耽誤。
鄂木堆其人,先世為蒙古,曾入明為守備。努爾哈赤攻占沈陽的時候,鄂木堆以兵三十五、馬六十出降,其後憑借勇猛戰功步步晉升。
寧遠大戰,大明總兵滿桂陣兵於城東,鄂木堆率五牛錄甲士破敵。進二等參將。
征伐多羅特部,鄂木堆以二百人為先鋒。當時遇敵精銳,大軍敗退,鄂木堆躍馬死戰,全軍反敗為勝。進一等參將。
永平之戰,明軍兵臨城下,阿敏棄城而逃。鄂木堆以五十人出戰,手刃明軍七人,為全軍殿後。明軍追及,鄂木堆屢屢出擊退敵,保全師無損而回。進三等副將。
鄂木堆當之無愧是滿洲國從死人堆裏拚殺出來的第一猛將。
快到石門的時候,石門河水又一次從山穀東側改道為山穀西側,五百騎兵依舊下馬涉水。
遠遠的“轟隆隆”一聲炮響。
鄂木堆扭頭觀看。
但見東側的山峰上升起一股白煙。
“嘩啦”一聲,河水裏落下一頓雹子,打起一層水花。
所幸人員無傷。
有蒙古騎兵在水中撿起核桃大的鉛子交給鄂木堆。
這是火炮鉛子,看來對手已經得到消息有了防備。
鄂木堆大聲招呼士卒:“快上馬!不要等到賊人開第二炮!”
已經渡河的士卒立即翻身上馬,在鄂木堆的帶領下直撲石門。
“轟”,山頂上又是一聲響。
一片石子從天而降,正好落在隊伍中間。。
四五匹戰馬“窟嗵”臥在地上,騎手被甩出去幾丈遠。
“衝過去!”
鄂木堆大聲命令。
轉眼間鄂木堆打馬來到兩座石門之間。
剛轉過彎,鄂木堆驀地勒住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