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火燒哪家強(2 / 2)

眾人見此人,身材修長而強健,眉目清朗而英俊,一身白衣齊整而幹潔,羽扇輕搖,談笑自若,真真的一名不凡的青年才俊,仿若三國的周公瑾再世。小小的滄州縣城何時出過這樣的人物,人們不由自主的被他的氣勢所傾倒,兩個吵架的主兒更是被震懾的不再言語。

青年文士笑道:“二位所爭論的,乃是天下第一驢肉火燒的名號,此事事關重大,自然要好好比試一番,決出個勝負。”

眾人都覺得有道理,紛紛點頭認同。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讓兩種火燒打一架,自然就決出了勝負。”

火燒怎麼打架,真是豈有此理。大家本來見他說的頭頭是道,忽然來了這麼一句,紛紛不以為然。

青年文士接著說:“既然武鬥不成就隻能文鬥。倘若由人來評判,河間人自然說河間的好,保定人自然說保定的好。其他地兒的人自然也會是各有評說,就像評論李太白和杜工部的詩,各有所好。”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來這裏的人自然是想吃河間火燒,但吃過保定火燒的人也知道那也是個美味。

青年文士又道:“大豪士李太白生平仗劍遨遊,好交朋友而不屈從於權貴。就像河間的火燒,方正而鬆脆,外熱而內冷,辣而不辛;而杜工部則居草廬而胸懷國事,在廟堂卻心係蒼生,就像保定的火燒,圓潤而厚實,外冷而內熱,油而不膩。”

這一番神奇的高論,聽得眾人目瞪口呆。把兩種火燒比作兩位著名的大詩人,簡直聞所未聞!

青年文士搖了搖羽扇:“依我看,李太白人稱詩仙,杜工部人稱詩聖,那麼兩種火燒也堪為燒餅界的仙和聖,何必非要分出個第一呢?對於詩詞,我們隻需要欣賞,不需要評價;對於美食,我們也隻要品嚐,而不需要批判。”

是啊,好東西,吃就可以了,比拚他們幹什麼呢?

眾人紛紛讚同,保定人也很豪爽:“老板,您的河間火燒就是好,給我來兩個。”

那店家老板也不好意思:“原來都是客,我這倆火燒送您了,有機會再去保定嚐嚐。”

一場風雲就此散去。眾人也紛紛離去,各忙各事兒。

吳情也等到了自己的驢肉火燒,一口咬去,果然美味無比。正所謂天上龍肉,地下驢肉。山林間品嚐不到,在此真是大開眼界。

等戚繼光托付的事情辦完,一定要去保定嚐嚐保定的驢肉火燒,吳情心道。

店家老板在一邊跟那青年文士攀談:“真不知該如何感謝先生,請問先生高姓大名啊。”

青年文士一鞠躬:“在下張叔大,老板不用言謝,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

店家老板繼續恭維到:“我看您不是朝廷的大官,就是個科舉的狀元郎啊。”

張叔大笑道:“非也非也,大官不易做,在下一介布衣而已;狀元郎更是每科才有一個,叔大沒有這個福分。在下還有事,請了。”說罷,就鞠躬告辭了。

吳情在一旁吃著驢肉火燒,一邊聽著這人的言論,似乎有瞧不起當官的和狀元郎之意,再往前想,雖然對李白杜甫都是恭維之語,但是言語間也有對二人在政治上的不力頗為不滿之意。心道,李杜是何許人物,也容得你評判?

自然,吳情不知道,雖然李杜是中華詩壇的頂峰人物,但眼前的青年文士張叔大,將在曆史上扮演著遠比李杜重要得多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