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知曉了會被人暗殺一事,必然會加倍提防。再有李成梁保護,即刻進京的話,應該不會再有何問題了。吳情便趕忙回到了京城,通知徐階張居正平安的消息。
得知張居正平安無事,身邊又有李成梁這樣的猛人相助,自然放下心來。更重要的消息是,張居正放棄了遊山玩水的生活,決定重回京城,這便是要重回朝堂,施展抱負之勢。當年張居正在翰林院做庶吉士的時候,徐階是他的教習老師。那時他便發現張居正乃是絕世奇才,隻是沒什麼出身背景和後台靠山,涉世未深卻抱負不小,隻是憑一己的才華和熱血來做事,這種莽撞的青年人一定會在將來的朝廷政治鬥爭中成為犧牲品。為了自己同首輔嚴嵩鬥爭的大業成功,也為了保護張居正這位未來的國之棟梁,徐階對他的建議往往是是讚而不用。張居正屢次向徐階進言采取非常手段解決嚴家父子之亂,然徐階對嚴嵩依然退避忍讓,不接受他的意見。嘉靖三十三年,正值而立之年的張居正眼見朝廷愈加****,心中萬念俱灰,提筆寫下“我誌在虛寂,苟得非所求,雖居一世間,脫若雲煙浮”,隨後又給徐階留下了一封長信,信中指責他“內抱不群、外欲渾跡”,此後便辭官回鄉。對此,徐階一直是懷有深深地愧疚之心,也一直希望張居正可以有一天成長,明白他的一片苦心。
這番張居正回京,徐階希望能跟他好好聊聊。但願他是有所沉澱才回歸的,而不是又單憑一番熱血。這日便向內閣告假,與吳情一起在會客廳等待張居正的登門拜訪。
等了許久,過了約定的時間,張居正還沒有出現。莫非又出了什麼意外?吳情很是擔心,向徐階提出離開徐府去路上迎接一下張居正。徐階想了想,便答應了這個請求。在吳情剛準備離開的時候,忽然門人報裕王的講師——高拱大人求見。
這個高拱,乃是嘉靖二十年的進士,也是個才華不遜色於張居正的人物。他的年歲介於徐階和張居正之間,性格卻與張居正一樣剛直,從不拉幫結派阿諛奉承,所以在嚴嵩、徐階處都得不到認可,仕途一向不得誌,隻是被裕王收入府中做了講師。但命運總是出人意料,太子早逝,裕王成了太子位子的頭號人選,也便有可能成為未來的皇帝。高拱的聲望一下子高出了許多,連嚴嵩和徐階都要想法子拉攏他。不過高拱也是出了名的頭很硬,性格自始至終就沒有變過,所以他從未對兩派過多接觸。這番來看望徐階,乃是一件十分令人意外的事情。
事出突然,徐階讓吳情先在小客房等待,然後在會客廳接待了高拱。
高拱進來便施禮道:“聽聞徐大人病重,下官特來看望。”
徐階回禮到:“多謝,隻是偶發頭痛,已無大礙了。”
高拱忽然冷笑道:“不知徐大人是真頭痛,還是假頭痛呢?”
這話讓徐階感到困惑:“高大人此言何意?這頭痛還有假?”
高拱向來說話不留情麵,即使徐階官職高他幾頭,又是內閣副首輔,他也毫不在乎。
“如果我的愛徒投靠了我的死對頭,我是會頭痛的。”高拱拿自己作比喻,顯然說的是徐階。
徐階更加困惑:“此話又是何意啊?本閣是真的不知。高大人向來直爽,有話便直說吧,以免本閣再想得頭痛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