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軍得令,紛紛回歸本位。吳情也找個好位置,欣賞著難得的龍虎大戰。
俞大猷一點頭,手中镔鐵棍晃了晃,又向戚繼光腰間掃來。戚繼光知道這一擊勢大力沉,也暗自雙臂蓄力,長槍擋在鐵棍上,嗡嗡作響。俞大猷順勢轉身躍起,镔鐵棍又從上向下砸來。這一下又快又恨,但難不倒戚繼光,他變換了身法,躲過了棍勢。俞大猷並沒有收勢,鐵棍砸在了地上,塵土飛揚,砸出了一個深坑。
俞大猷曾在南少林學習棍術,南少林的棍術天下第一,加之俞本身天生神力,又是個武學奇才,學了不久便打敗了南少林的十八棍僧。此番對陣戚繼光,乃是因為他曆來稱霸福建無敵手,聽聞這個從山東來的戚繼光不僅是個帶兵的帥才,還是個槍法高手,便手癢癢從福建來到浙江,要跟他會上一會。
若單論武藝,戚繼光家傳的槍法還是沒法跟少林棍術相比。但戚繼光早就聽聞俞大猷喜歡找各個將軍比試,知道自己來到浙江後說不定哪天就會遇到俞大猷不得不跟他比試一番,故而準備好了一套對付棍術的槍法。雖說勝敗不重要,但一是戚繼光本人也是個好勝不服輸的人,二也是不想丟了戚家軍的麵子,在浙江無法立足。
兩人一棍一槍,上下飛舞,好似龍虎相鬥,分不出勝敗。俞大猷棍法嫻熟,對戰經驗老道。戚繼光準備充分,年富力強。兩人都是當世不二的名將,此番正是棋逢對手。人道俞大猷是軍中之龍,經此一戰,戚繼光也堪稱軍中之虎。兩人大戰三百回合,毫無疲意。
俞大猷自是戰得興起,大呼過癮,一定要拚出個輸贏。戚繼光心中暗想,若是分出了勝負,恐怕兩人的臉麵都不好看。心中一動,計上心來。
又戰了十來個回合,戚繼光賣了個破綻。俞大猷見有良機,奮力一棍掃出。戚繼光乘勢躲過,也沒還擊,而是跳出圈外,槍往地上一插。施禮道:“俞將軍神功,戚繼光見識了,在下認輸了。”
俞大猷正在興頭上,忽見戚繼光跳離圈外,大惑不解:“哎,戚繼光,你怎麼不打了呀?”
戚繼光走近俞大猷身前,悄聲說道:“再戰下去,末將恐怕會體力不支。俞將軍能否在軍前給末將個麵子,饒過在下。”
戚繼光正值青年,乃是體力源源不絕之時,俞大猷人到中年,若不是天賦異稟又保養得好,此刻早會被戚繼光拖垮。倘若再戰一百回合,體力不支的就會是自己了。他自然明白,戚繼光此舉,是在給自己台階下。但自己好麵子,又不能就這樣輕易地接受戚繼光的饋贈。
“不行,勝負未分呢,怎麼能算你輸。”
“其實,在下隻是事先專研了一套對付少林棍法的槍法。如果不是因為這個,肯定是在下輸了。”戚繼光把自己的秘密完全坦白給了俞大猷。
“這……你竟然算計我?”俞大猷很意外,也很憤怒。
戚繼光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是孫子兵法上講的,末將一向遵循著,不打無準備之仗。”
俞大猷心道:這個戚繼光,真是與眾不同。不僅早就預料到自己會找他挑戰,研究出了一套對付自己的槍法,還能直言相告不隱瞞,足見此人的智計、武藝、人品都是一流的。更可貴的是在如此有利於自己的局麵下,還願意認輸給自己,成全自己的威名。再戰下去,不僅可能會輸掉對決,更是顯得自己無賴了。
於是無奈的搖搖頭道:“那就是打平手了,打平手了。”
戚繼光微笑著,一施禮:“俞將軍,營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