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001(1 / 2)

001

清石接到電話的時候,正好是下午三點。

她站的地方是小鎮入口,附近隻有這麼一個公交車站,一堆人密密匝匝擠在站台上。初秋的天氣,七月流火,暑熱還沒完全退去。她對手機那頭說“你等等啊”,拖著行李往旁邊挪一點。

“什麼事啊?”

她一開腔那頭的人就火了,說的話連珠炮彈地射過來,如果不是隔著電話,唾沫星子都要噴她臉上了。

“你到哪兒了?不會這會兒還在八裏店吧?三個小時的車程你也能弄成四五個小時,你這是騾子還是駱駝啊?你牛啊,我真是服了你了……”

清石知道陸岱琳的脾性,懶得和她爭辯。等她發泄完,她說:“雙林鎮了。你在哪兒?”

“雙林了?”

“嗯。”

“哪兒?具體點。”

“路口,就是進村的地方,三輪囤貨的貨運點。”

“你等著。”

這人一向風風火火的個性,不過半個小時就開車過來了。她開的是一輛火紅的別克,和她這個人一樣紮眼,一段時間沒見,頭發又染了酒紅色,卷成迷人的波浪形狀。

車窗搖下,陸岱琳在裏麵對她說:“快點,我到鎮上還有事呢。”

清石連忙上去。

陸岱琳上個月剛剛失戀,那天晚上拉著她大吵大鬧,喝了整整七瓶啤酒,然後被送進醫院。她以為她要好一段時間來療傷,現在一看,她麵色紅潤,不像有事的樣子。

“你看什麼?”陸岱琳猛地一扭方向盤,車子離弦的箭般衝進鎮內。

“你慢點,撞到人怎麼辦?”清石說。

陸岱琳“嗤”地一聲:“你有點出息行不?就不說你個沿海出生的,24歲還是個旱鴨子,自行車不會騎就算了,坐個快車還要大驚小怪。”

陸岱琳是當初同在南大的同窗。和沈清石中規中矩的考研、教書的路不同,雖然也選的中文係,但她性情活潑,熱衷於交際,大三就輟學下海經商了。九十年代末,內地市場各方麵都有擴展,她看準商機,和一個外商合作,現在經營沿海一家不大不小的織染公司。

和她比起來,算是成功地多了。

沈清石教書的學校在市裏東南的嶗山區,城鄉結合部,常川和雙林這兩個地級市的中間,和她老家隔得遠。陸岱琳這次要到雙林辦貨,順道載她一程。

清石知道她這個人,說起來不饒人,心眼是不壞的。從小到大,被她說習慣了,反而覺得親切,心情好的時候也樂得和她抬杠。

她說:“我倒是想啊,方向感這東西不是天生的嘛。”

陸岱琳不想在這個問題上說了,車裏有點悶,她抬手搖下車窗。老公路,坑坑窪窪的,車輪碾過時揚起鋪天蓋地的灰。

清石捂住嘴巴:“關上關上。”

“咄!”

鎮內的路變窄了,陸岱琳隻能減速。這是個小巧的水鄉鎮,依山而建,不知道有多少個年頭了。車輪碾過的地方變成了古老的青石板路,剛剛下過一場雨,路麵被浸透地油光水亮。

她把車拐進一個弄堂,清石望出去,剛開始的路麵比較窄,後麵卻是一個寬敞的空地。有幾戶人家在這裏晾衣服,竹竿撐起的衣架上,掛滿了花花綠綠的褲衩。

下車以後,陸岱琳對她說:“草田灣的劉發還欠我一萬五,你先自己轉轉吧。8點半的時候,我們在外麵那家麵店碰頭,你看準了,就是‘老劉子’的招牌。”

“你去吧。”

她都要出路口了,不放心又折回來:“我和你說,你別亂跑,手機隨時開著,別走丟了,知道嗎?”

清石被她說得胸口犯堵,就算知道她說的是實話,心裏也那個不舒服。她賭氣般搖手趕她:“滾吧,滾吧你。”

天上下起了小雨。

清石站在廊簷下望去,賣水果和香煙的小攤販推著板車從東麵離開了,西麵跑來一群戴著小黃帽的學生,像是剛剛放學回來,由幾個家長領著。有兩個家長領著孩子說笑著進了旁邊的一家店鋪。

她定睛一看,上書“老劉子麵館。”

店門敞開著,裏麵沒幾個人,老板在櫃台上點帳,看到陌生的麵孔也不奇怪,隻問:“吃什麼?”

清石本來沒有吃東西的打算,但想著什麼都不買賴人家店裏過不去。她說:“炸醬麵有嗎?”

“賣完了,隻有拌粉了。”

“那一碗拌粉吧。”

她抬頭看看牆上價目表,看了很久,才分辨出被油漬糊住的價格。大碗5塊,小碗3塊,她又加上句:“小碗的,不加香菜。”

“好。”老板往廚房的方向大聲嚷了句“小碗不加香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