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雪紅(1 / 3)

張伯奮,字正甫,哲宗朝紹聖二年生於京城。父叔夜為太子左庶子,世祖高皇帝見之,激賞不已。

靖康元年,從父入援京城,為前部先鋒,殺敵無數,與冠軍郡王種無傷、梁國公朱孝莊並稱於世。助嶽飛裁撤廂軍,再戰洞庭之畔,立功無數。升親衛大夫,守天武軍團都虞候,再轉龍衛軍團都指揮使。上巡視四方,王德隨行侍駕,伯奮恒守不出,並見信用。

靖康九年,伯奮慷慨請纓,上陣殺敵。十一月十八,率軍攻入西平府。初戰不利,親自斷後,中流矢而亡,終年四十歲。

封蔡國公,流光閣功臣第二十三。

——《流光閣功臣譜》

左手大斧,磕飛一枝箭,右手大斧劃出一道白光,將一名敵軍軍官砍落馬下,榮晟狂笑著:“小的們,還頂得住嗎?”

“榮廂,咱們看你要頂不住嘍!”士兵們轟笑著。

榮晟吹胡子瞪眼罵道:“哪個混蛋造我的謠?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殺!”

“殺!”

戰鬥三刻鍾,宋軍減員一半,血流成河,慘不忍睹。榮晟幾處帶傷,兀自死戰不退,真是一員虎將啊!上護軍趙榛正欲催馬衝上去,身邊親兵忽然喊道:“殿下,你聽,主力到了!”

夏軍騎兵側翼,閃動著宋軍的旗幟,傳來熟悉的聲音。

“主力到了,主力到了!”

宋軍前後猛攻,夏軍稍稍後撤,收縮兵力,任由宋軍彙合,這樣雖然宋軍力量強了,自己也沒了後顧之憂,號角聲再起,開始衝鋒!

一波更加猛烈的攻擊,又開始了。

張伯奮率領的軍團騎兵主力,約六千騎,終於與榮晟彙合。

張伯奮問道:“將軍還能戰否?”

榮晟笑道:“咋就不能?大帥不是比我更累?”

“好,”伯奮也不廢話,撥給榮晟兩千騎,沿著城門前東西向的大道,兩翼齊發,奮力拚殺!

一定要把敵人再往後趕一趕,後續撤下來的部隊才能越發從容,才能更加安全呀!

主力到了,宋軍士氣高漲;反觀夏軍氣可鼓不可泄,泄了氣,再想恢複到原來的樣子,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宋軍一步一步前進,夏軍一步一步後退。夏軍騎兵數量雖然遠勝宋軍,但是無法展開,不能有效地發揮數量上的優勢,數量再多又有什麼用處?

左廂、中軍的步兵撤下來,最後麵是斷後的中軍第二軍。第二軍給與敵人重大殺傷,自己也損失慘重,兩千五百多人的一個軍,隻剩下不到一千人。

“咣咣”銅鑼響,宋軍終於可以撤退了。

突然,夏軍騎兵尾隨著殺過來,“元昊,元昊,元昊”叫聲此起彼伏,甚囂塵上。

張伯奮與榮晟再度和兵一處,且戰且走。

就在這時,親兵營指揮使張祥正、與海起雲幾乎同時喊道:“大帥,小心!”

夏軍占據了城牆,利用高空優勢,不僅以弓箭騷擾,而且故技重施,將一枚枚轟天雷直接砸了下來。

周圍的情況,張伯奮都看在了眼裏,但是,他不能撤,隻能強撐。這時候,他一動,帥旗一動,軍心勢必大亂,後果不堪設想。

前麵的士兵還在拚命阻擊,城牆上的兩千人還在死戰不退,他怎麼能撤?丟下士兵,獨自逃跑,他沒臉去見陛下,死了也沒臉去見九泉下的父親大人。張氏一門,五世受皇家恩寵,執政、將軍層出不窮,已經成為京城威名顯赫的家族,他更是接過了父親的重擔,成為這個大家族的家長。無數人在看著他,他不能撤!

身體陡然被撞下馬,接著一人的身子蓋在他的身上。

將他撞下來的是海起雲,而壓在他身上的是張祥正。

爆炸聲又響起來,張伯奮清晰地聽見張祥正“哎呦”的聲音,濃煙還在頭上盤旋,張伯奮道:“起來!”

張祥正呲牙咧嘴,起身之後,眯著雙眼,密切注視著周圍的動靜。

張伯奮剛想起身,又一輪轟天雷到了。夏軍的目標很明確,就是那麵龍衛軍團的帥旗,照著帥旗轟,沒準就能幹掉宋軍的大官,就是把帥旗轟掉,也會將宋軍的士氣打到穀底。

又一名親兵撲在大帥的身上,還順便將張祥正撞飛了出去。

小兵死了,身上中了十幾塊彈片,又是鐵皮,又是石頭,還能活嗎?

張伯奮大怒,起身,忽然感覺到濃重的危險,身子晃動,撤出寶劍,回身劈去。光華閃處,三枝利箭被劈成碎屑,這時身後又有一枝箭到了。

這枝箭速度奇快,在飛翔的末段,速度甚至可以用瘋狂來形容。張伯奮原來的預判,先幹掉左手邊的三枝箭,再轉身應付最後一箭,怎麼都是來得及的。但是,他錯了。

“噗”地一聲,箭插在回身欲戰的張伯奮的左胸,箭射透了身上的甲胄,這是怎麼的一枝箭?箭頭已經看不到了,不知射入了多深。張伯奮那麼強的武功,不由自主地向後退,連退十幾步,最終還是摔倒在地。

周圍的世界好像突然安靜了下來,前麵兀自戰鬥的士兵,動作也慢了下來。

榮晟,癡呆呆地坐在馬上,手裏的板斧張開,如同飛翔的翅膀;

張祥正,伯奮的堂弟,親兵營指揮使,手裏的刀撞在地上,嘴巴張得大大的,眼睛裏盡是不相信的目光;

魏楚蘭,大黑臉上淌下幾行淚水,此際淚水已經流到了嘴裏,就那麼呆呆地站著。

海起雲坐在地上,好像死人一般。

“元昊,元昊,元昊,”

城牆上,發射了弩箭,一擊成功的夏軍振臂歡呼;

“大帥”,宋軍突然吼起來,無數的人向這邊撲來。

張伯奮一手握著胸膛上的箭,嘴裏流著血,斷斷續續道:“榮晟斷後,把所有的兄弟都帶回去。陛下,臣好恨啊!”

說完,用盡最後的力氣,一把拔出弩箭,“撲”嘴裏噴出一道血箭,大笑三聲,壯烈犧牲。

哭聲剛起,榮晟喝道:“都什麼時候了,還哭嗎?送大帥回營!”

以張祥正為首的士兵,卻沒有人理睬,克製地地痛哭。

“兔崽子,不聽招呼嗎?”形勢危急,榮晟怒到了極點。

張祥正飛身上馬,高舉戰刀:“親兵營,上馬!”

連場奮戰,親兵營隻剩下三百餘人,戰士們在指揮使的命令下,紛紛上馬。

張祥正哭道:“我們是大帥的親兵,大帥去了,我沒臉活下去。親兵營,衝鋒!”

“殺!”

三百騎,不管前麵是刀山火海,向前突擊。旗手高舉著的大旗,依然火紅,大旗在,大帥卻沒了,還要大旗有什麼用。

“轟隆”一聲,大旗在轟天雷的爆響中,化為一片片破布,一塊最大的布,上麵的“張”字,分外醒目。

三百人,竟將夏軍大隊騎兵殺得節節敗退;三百人,一心殺敵贖罪的勇士,就是戰場上無敵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