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行獵(2 / 3)

皇帝陛下出來了,一聲令下,大軍開拔,目標就是甘州城東南的胭脂山。

山前,大宋皇帝趙桓帶著五千虎賁已經到了。

趙桓抱拳拱手道:“大哥姍姍來遲,小弟已等候多時了!”

大石的目光從趙桓手裏的火槍上跳過,笑道:“隻是不知,獵物是否都被賢弟的虎威驚走了呢?”

二人大笑,揚鞭入山。

道路上的積雪還不算厚,行動還算自如。

兩軍合計一萬軍馬,將山間道路堵死,將士們敲起戰鼓,吹起號角,齊聲呐喊,動物們都被轟了起來。

趙桓弓箭不行,抓了一把火槍在手裏,萬一用到,一槍轟出去,能不能擊中目標,就隻有天知道了。

“駕駕,”耶律大石策馬如飛,忽地將鐵弓拉開,利箭應聲而出,恰好射中一頭野豬。野豬還要掙紮,又有三四枝箭到了,野豬嚎叫幾聲,躺下不動了。

“萬歲,萬歲,萬萬歲!”

遼軍兒郎,高聲為陛下喝彩。

趙桓端著槍,瞄了瞄,也是奇怪,怎麼就找不到目標呢?

赤電馬忽然驚慌地動起來,一陣大風吹過,密林中閃出一頭猛虎。雲從龍,虎生風,果然一點不假。猛虎額頭上的“王”字非常醒目,“嗷嗷”仰天嘶吼,然後以閃電般的速度衝向耶律大石。

大石恁地勇猛,竟也不閃避,拉弓再射,三箭齊飛,幾乎同時釘在虎身上。虎的身子略微晃了晃,凶性大張,吼叫著撲來。大石向這邊閃避,竟也將老虎帶了過來。

十幾步的距離,轉瞬即到。

王德一聲“護駕”,抬手就是一箭,隻有三四名虎賁反應過來,射出了手裏的箭。

猛虎下山,勢不可擋!雖然傷得很重,速度卻是一點不減,反而更快了呢!

嶽雲鄭七郎左右殺到,趙桓抬手就是一槍,所有的事情似乎都在一瞬間完成,來不急想,也沒時間瞄準了。

“砰”地一聲,居然射中目標,老虎額頭上多了一個窟窿,鮮血“嘀嘀嗒嗒”流下來。老虎稍稍停頓了一下,這卻給了嶽雲難得的機會,左手大錘揚手飛出,正中虎身。四十四斤的鐵疙瘩,結結實實地砸在身上,即使是老虎,也是承受不來的。

嶽雲錘震猛虎,贏得滿山的喝彩聲。

耶律大石圈馬而回,看看嶽雲的大錘,又看看趙桓手裏的火槍,連聲讚道:“好,好啊!”

也不知他是在讚歎擂鼓甕金錘好,還是讚歎火槍好。

大石催馬再向前衝去,已馳出十丈開外,聲音剛飄過來:“虎是你們的啦!哈哈,今日果然不虛此行。”

自老虎出來的地方,傳來聲聲異響,一會兒,竟又竄出來兩頭小虎。虎身不過尺五,一定是剛出生不久,也不知斷了奶沒有。

大石抽箭欲射,一人高聲驚呼:“不要!父皇,不要!”

白馬飛奔而來,馬上的紫衣仙子飄飄而下,擋在兩頭幼虎身前,正是燕哥。燕哥蹲下身子,伸出素白的小手,輕輕撫弄著虎兒身上的絨毛,兩頭小虎低聲叫著,也許是在找媽媽吧!

一把抱起一頭小虎,和古典抱了另一頭,兩人高高興興地回來了。

孝莊看著雪地上飄來的兩名契丹女子,心中蕩漾著溫情,不由得說道:“陛下,臣先行告退!”

趙桓亦不知孝莊欲做什麼,點頭應允。

燕哥來到父皇身前,笑道:“父皇,就把他們賜給燕哥吧,燕哥喜歡!”

大石大笑,道:“好,虎父虎女,你就拿去吧!”

燕哥仰頭瞧著父皇,精致的鼻子調皮地一動,道:“人家不是什麼虎女!人家就是燕哥!”

“你是我耶律大石養虎的女兒,可不是虎女嗎?”大石揚鞭又起,興致正濃,定要痛痛快快地殺上幾陣啊!

申時三刻,斬獲頗豐,收兵回營。第一次行獵,趙桓擊傷猛虎一頭,獵取山雞兩隻,鹿一頭,不是別人幫忙的結果,而是自己用火槍射中的,實打實奮戰的結果,心中好不得意。大營就紮在山口一處背風的地方,大營中間位置,立起一座氣勢恢宏的大帳,這是雙方歡宴的場所。大石剛剛坐定,燕哥興高采烈地跑進來,手裏拿著一柄畫軸:“父皇,快看,這是朱學士為女兒做的畫啊!”

畫軸展開,一股清雅之氣撲麵而來:白茫茫的山穀間,一名紫衣女孩正在與幼虎輕聲嬉笑,隱約能聽見女孩的說話聲,但是畫麵上隻是一個背影,看不到女孩的姿容。女孩身邊一名侍女,懷裏抱著一頭幼虎,模樣俊俏,卻是配那紅花的綠葉。不遠處,耶律大石引弓射雕,趙桓策馬驅馳,無數的士兵在齊聲高呼。畫上矜著孝莊的小璽,本來應該有一首詩才是,卻為何沒有呢?

大石問出了心中的疑問,燕哥扭捏了一陣子,才道:“學士說,非任何語言能描繪心中所思,學士做不出詩了!”

趙桓在一旁笑道:“公主之美,令孝莊無詩,令天地無色,亦是千古雅事也!”

燕哥含羞一禮,去了。

燕哥之美,是從裏到外的美,是到了極致的美。高貴典雅與純真自然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令人終生難忘。趙桓總是懷疑,總是在自問,難道人世間真有這樣的女子?想不到,冰天雪地的塞外,也能生就這樣的寵兒。看著她,趙桓就會想起蘭若,遠在京城的女兒。趙桓有些想家了,想蘭若,想和香,想雲蘿,想那裏的一切。

酒宴上,大石對趙桓的槍法連連讚歎,直弄得趙桓渾身不自在,趙桓心血來潮,道:“來人,取一杆火槍來!”

這個辰結,取火槍作甚?

想到了那個可怕的結果,秦檜連連搖頭,張浚一個勁兒地使眼色,孝莊起身正欲說話,趙桓怒道:“還不給朕坐下!”

孝莊坐下,火槍也拿來了。趙桓雙手托槍,遞到耶律大石麵前,道:“大哥喜歡,就送給大哥好了!”

在大宋,火槍是最高的軍事機密,怎麼能說送人就送人呢?

孝莊等三人想阻止的就是這件事情,可是終究沒能攔下,還是被官家送人了。為了這把火槍,前後至少花費了五百萬貫,失敗的次數數都數不清,幾乎是傾全國之力在搞這件事情。秦檜身為執政,知道其中的曲折,官家自然也知道,怎麼能隨便送人呢?唉,莫非官家昏了頭不成?

耶律大石遲疑了一下,繼而眼中射出異樣的光彩,雙手接過長槍,掂掂分量,開懷大笑。

大石將槍交給夷列,親自為趙桓滿酒,又是一笑:“賢弟這麼做,可是有人心疼啊!秦、張二位執政,朕的話有沒有錯?”

秦檜、張浚起身見禮,送都送了,這時候也不好再說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