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奇妙的大腦(3 / 3)

隨著成長,兒童多用了腦袋,腦電波頻率亦逐漸增加。4至7歲的兒童,主要以ThetA運作。

到了7至14歲,腦電波頻率繼續增加,達到AlPhA水平。此時的兒童,極富想象力,學習快捷。

最後,步入成年,腦電波頻率達到最高的BetA水平。此時的思想變得複雜和理性。

左、右腦電波的頻率

正如前麵所說,大腦分為左右兩部:左腦負責數字、語言、邏輯及分析;右腦負責音樂、美術、想象、創造等。

左腦的天然頻率是BetA,而右腦的天然頻率是AlPha。

現代人一般隻用左腦思考,忽略右腦,故腦電波以BetA為主。

7至14歲的小孩子則不同,他們較多用右腦思考,故腦電波以AlPhA為主。這時的兒童,愛好音樂、顏色、美術、想象及創作等活動。但隨著他們年紀長大及教育製度的使然,大腦的思考活動會逐漸轉到左腦去,腦電波亦跟著加快到BetA。

現代的青年人,九成以上都隻是用左腦思考,甚少會運用右腦,因而阻礙了大腦的均衡發展,且亦限製了自己的智力。

如果左、右大腦半球能攜手合作,思考能力和效率會提升數倍以上。比如愛因斯坦,就是利用右腦的想象力和左腦的數學能力,創作出偉大的相對論。

要鼓勵右腦的發展,我們須多用右腦,比如多接觸音樂和美術;多作腦海形象化的思考,比如閱讀小說時,將小說中的情節在腦海中浮現出來,越清晰越好。

一旦你肯主動運用右腦,而不是讓它荒廢的話,你的總體智力必然會提升。

除了多運用右腦之外,亦可通過一些鬆弛練習,使左腦活動減慢下來,降至AlPhA水平,因而左右腦同時以AlPhA運作,達到左右腦同步協調的狀態(CoheReNCe)。在這“合拍”狀態下,左右腦的溝通會增加,左右腦同時合作,因而產生更大的精神力量。

腦力驚人的天才

科學家曾對許多有驚人腦力的人進行研究,比如速算神童,或有超人記憶力的人,發覺這些天才,在計算或記憶時,身體是處於一種鬆弛的狀態,腦電波是AlPhA頻率;他們不會緊張,不會強迫腦子去運作;他們很輕易、毫不費力便完成了工作。

這似乎令人難以理解:一邊鬆弛,一邊卻做著繁重的精神活動。對於一般人而言,當要應付大量思考工作時,必定會脈搏及血壓上升,腦電波亦會加速到BetA頻率。

科學家們想,若將身體鬆弛下來,一般人是不是也能作天才的表現?

但經過許多實驗後,科學家們發覺,單是身體鬆弛是不足夠的;否則,如果隻需鬆弛便可成為天才,那麼那些上課經常半睡半醒的學生早已全部成績優異了!

所以我們需要的,不隻是身體的鬆弛,還要精神的高度清醒及集中。既鬆弛而又集中,就是天才們的成功秘訣。

我們平常人一鬆弛下來,精神很快便變得呆滯,甚至睡著,即腦電波迅速由BetA跌至DeltA,不能停留在中間頻率的AlPhA。通過一些鬆弛練習,如聆聽音樂,腦電波頻率便可穩定在AlPhA水平,達到一種既鬆弛而又專注的狀態,吸收及記憶等能力亦會提升。

正如前麵所說,當左腦活動減慢到AlPhA頻率時,左右腦的溝通便會增加,達到左右腦同步協調,腦力因而大增。

天才之所以腦力過人,是由於他們的左右腦,經常維持在一個同步協調的狀態。當思考一個問題時,不是單純地隻用左腦,而是左右腦一齊合作。這對我們如何用腦有相當大的啟示。

有意識及潛意識

許多心理學家都同意,隨著左右腦同步協調,上下腦的溝通亦會增加,即有意識及潛意識精神會聯結起來。

左腦通常是潛意識精神的過濾器或監察者。當腦電波降低至AlPhA時,左腦活動(即邏輯思維)減少,對潛意識的監管放鬆,因而容許潛意識的感情、直覺、自我們形象等方麵,有更大的表達。

最明顯是晚上做夢時。隨著我們入睡,腦電波慢慢由BetA跌至AlPhA,以至ThetA及DeltA。左腦對潛意識的監管亦越來越放鬆,於是潛意識便較自由地表達出來,顯現為夢境。比如,某人日間受了許多上司的氣,抑壓無處宣泄,他對上司潛意識存有一份報複的心理,於是晚上做夢時,可能夢見自己毆打或辱罵上司。這完全是一種潛意識的宣泄表現,而這在腦電波慢下來時發生。

所以當腦電波慢下來時(由BetA跌至AlPhA),不隻會產生左右腦同步協調的情況,更會令潛意識解放出來。

事實上,研究顯示,在AlPhA狀態時,我們不單學習能力提高,

而且許多潛意識的感情或態度問題,亦會得到解決。

幾年前在美國紐約,某間廣告公司想拍攝一個反對種族歧視的電視廣告。它製作了兩個版本:第一個是小心處理的理性論據;第二個是高度感性的片段,攝錄了一些可愛的黑人兒童,並用許多潛意識的正麵暗示,要求種族平等。

結果,第一個邏輯理性的版本,不但不能減少種族歧視的程度,反而惡化了情況。因為白人們不能給予一個合理的反辯,感到自己的既得利益受到威脅,於是便起來抗議,更加深其對原有態度的感情承諾。

至於第二個廣告,由於訊息充滿感情色彩,很容易便逃過人們有意識、理智的反對,並在潛意識層次創造一個新的正麵形象,所以改變了人們的態度,而又不會招來衝突或威脅。

所以,要說服一個人,由潛意識水平入手,遠勝於用理性的爭論。畢竟,人是感情的動物;當感情和理智有衝突時,往往是感情勝出的。

四、男女腦功能的差異

人有男女之分,人的大腦也有男女之別,這是繼1981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金獲得者斯佩裏發現大腦左右兩半球功能的差異之後,在腦科學研究中的又一重要發現。

女性比男性早熟

男腦和女腦是存在著差別的,它們的差別除了重量上男腦大約是1300~1450克,女腦大約是1200~1300克之外,主要差別是在胼胝體的壓部。

胼胝體是聯結左右腦的橋梁,具有交替左右腦信息的功能,在胼胝體後部一個叫“胼胝體壓部”的地方,在男女腦中有明顯的不同。女腦呈球狀,男腦呈棒狀。顯然,女腦的胼胝體的壓部截麵積要比男腦大,這樣,女腦的左右腦交換信息的回路數量明顯地比男腦多。

男腦比女腦進化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女性腦是男性腦的基礎,男性腦在女性腦的基礎上又向前大大地進化了一步。從生物學的角度看,男腦比女腦進化,但這裏所說的進化,並不意味著好、優秀、進步,不進化也不等於壞、劣、落後。

母親子宮中的胚胎組織一開始,主要是受雌激素影響,到胎齡8周左右,胎兒的性別確定了發展方向以後,情況便發生了變化。如果是男性,就會分泌出大量的雄激素,大腦經過雄激素的淋洗,便形成男性的腦,而未經雄激素淋洗的腦,就成女性的腦。

由於女性腦邊緣係統未經過雄激素的淋洗,所以由它主管的原始本能在女性中表現得十分活躍,在大腦邊緣係統基礎上確立了個性,女性的行為主要是受大腦邊緣係統的控製,表現在性格上的弱點,如觀察能力較差,思維和行為都相當純真。與男性相比,女性缺乏全方位觀察事物的能力。男性腦是以大腦皮層為中心,是人體全部生理功能的最高調節器官,大腦的許多功能都彙集在這個部分,表現在行為上,男性為獲得名譽地位而拚命地工作,追求脫離現實生活的冒險或浪漫。

由於男女腦結構的差異,造成男女性格上的差別,若單從性格的角度而言,男性給人的普遍印象是強悍、果斷、沉著、冷靜、對事物的判斷力強;而女性給人的印象卻是軟弱、猶疑、感情用事,對事物判斷力差。當然,這隻是指男女性格上的共性而言的,就個性來講,世上不是沒有優柔寡斷的男性和潑辣機敏的女性。

從大腦左右兩半球的功能來看,男性腦是以空間邏輯思維取勝的,而女性腦則以超凡的語言能力取勝。

男性空間知覺強,女性短時記憶強

男女兩性智力活動是大腦左右兩半球功能特點的反應。國外研究表明,男女兩性在智力的不同年齡發展階段和構成智力因素等方麵存在著差異。20世紀2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桑戴克研究證明:女性在語言表達、短時記憶方麵優於男性;而男性在空間知覺——分析綜合能力以及實驗的觀察、推理和曆史知識的掌握方麵則優於女性。近年來,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係主任麥科比和傑克斯的研究也同樣得出類似的結論。

多數學者研究表明:男女兩性智力發展變化是與年齡的增長密切相關的,男女兩性在學齡前智力差異不很明顯,特別是嬰兒時期,幾乎沒有什麼差異。但到了幼兒時期便有了新的表現:女孩的智力略高於男孩,但不顯著。男女兩性智力差異的明顯表現是從學齡期(小學階段)開始,女性智力明顯優於男性,這種優勢一直持續到女性青春發育期。隨著男性青春發育期高峰的出現,男性的智力開始逐漸優於女性,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趨勢表現得越來越明顯。這種優勢,可以一直持續到整個男性青春發育期結束為止。作為父母或教師,就要掌握男女兩性智力上差異的特點和規律,發揮其聰明才智,這樣可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男性定向於物,女性定向於人

男女兩性的智力發展在以思維為核心的包括觀察、注意、記憶、想象等智力因素發展特色上具有不平衡性。表現在觀察力方麵:男性的視覺能力較強,對視覺刺激的反應速度快,特別在視覺的空間能力上男性明顯優於女性;表現在注意力方麵:男性注意多定向於物,喜歡擺弄物體並探討物體的奧秘,注意力穩定,持續的時間也較長。可是女性注意則多定向於人,喜歡探索人生,這與女性的感受性較強分不開,她們一般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注意,很敏感,也關注自己和別人的容貌、舉止和內心世界,因而在人方麵的注意力較穩定,持續時間也較長;表現在記憶力方麵:男性理解記憶和抽象記憶較強,青春發育期開始後,男性能夠進行更高級的抽象概括,女性則表現為機械記憶和形象記憶較強,她們往往利用語言上的優勢,以機械記憶、背誦的辦法去獲得知識,而忽視對知識的理解,這樣就會導致死記硬背,不求甚解,學習成績雖優異,但智力的發展卻未必與知識的學習速度成正比;表現在想象力方麵:男性的想象力偏於邏輯性方麵,因而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在數、理、化等自然科學方麵表現出來,女性的想象力偏向於形象方麵,因此她們的創造性則往往更多地向人生方麵發展,在與人生有關的領域裏表現出來;表現在思維方麵:男性喜歡擺弄物體並進行思考探索,在個性傾向上更容易顯出“物體定向”,理解和抽象能力較強,更多的是偏向於邏輯思維類型,男性一般較喜歡數、理、化等學科,女性屬於形象思維,由於心理感受性較高,在個性上容易顯示出“人物定向”,其特點表現為直接印象的鮮明性、生動性,女性比較喜歡語文、外語、曆史、地理、生物等學科。

以上說明男女兩性在智力因素發展的特色上有著不平衡性,其原因就在於智力在其發展中受到不同的遺傳、環境和教育因素等的影響。

但是,男女智力發展總體上又具有平衡性。據北京、上海等地的取樣調查:男性智力發育很好和很差的兩端都比女性多,即男性智、愚較為懸殊,而女性的智力發展則較為均衡,以全體男性與女性的平均智力而論,智力差異在總體上則是平衡的,不存在誰優誰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