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能革命:大腦潛能的開發(3 / 3)

(2)百慕大式腦能革命法的三大步驟

關於百慕大式腦能革命可以實行如下三個步驟的指示。

第一步驟:找一個僻靜的地點,夜間則不妨在床上,閉上你的眼睛,反複地高聲說出——你能夠自己聽見——你決意積累的財富數目、積累的期限以及為交換這筆財富而決意付出代價的書麵聲明。當你執行這些指示時,你仿佛已經看見自己已擁有了這些財富。

第二步驟:每天早晨和晚上,反複地背誦這一聲明,直到在你的想象中看見這筆你一心想獲得的金錢為止。

第三步驟:將你的書麵聲明,放一份在你晚上與早晨都能夠看見的地方。

請記住:你在執行這些指示時,你是在應用腦能自我們暗示的原則,目的在給你的腦能潛意識下達命令。同時還要牢記的是,你的腦能潛意識隻有在接受情感化的指示,並在充滿“激情”之時,它方能依照指示行動。在所有的情感中,信心是最強烈的一種,而且所獲得的成果也最大。

開始時,這些指示也許好像是抽象的,但不要為此煩惱。無論它們開始時是多麼地抽象或不切實際,還是要依照這些指示去做。如果你能這樣去做的話,用不了多久,一個全新的充滿活力的世界,將在你的精神上和行動上表現出來。

卓爾不群:金字塔式腦能革命法

金字塔式腦能革命法,顧名思義,就是使自己的腦能形成正三角形,其涵義是假如把底邊當作大眾腦能的直線的話,那麼頂尖則是你所期盼的自己腦能之點。而這一點是頂峰,是建立在大眾腦能基礎上的超級頂峰。

金字塔也許是人類所做的最為複雜、繁奧的腦能工程,甚至有人說是外星人建造的,同理,金字塔式腦能革命法也令人吃驚於它的高超功能和複雜細節。下麵作一簡要說明。

(1)設想腦能思考難題:用一句話概括你希望集中腦能思考的那個困難、問題或情境。用另一兩句話說明你希望在腦能操練結束時取得什麼結果。

(2)擴大腦能思考範圍:先從“對方法進行腦能思考”開始,考慮其餘腦能思維方式——客觀的、直覺的、批判的、積極的和創造性的哪一種能使你有最好的開始?

(3)讓腦能思考變成意念:無論你決定從哪種方式開始,都必須把你的腦能思維方式做完。把你的想法逐個寫在相應的紙上。努力思考,用每種腦能思維方式至少想出五個要點。

(4)用腦能創造性地思考:把所有的念頭都寫下來。讓自己的腦能思維瘋狂起來。不要阻止自己想象。很多時候,那些明顯不切實際的、愚蠢的想法會使你的思維更加順暢,讓你迸出大量奇思妙想。

(5)用腦能批判地思考:把你設想的可能遇到的風險、缺陷、問題,以及最糟糕的結局全部寫下來。

(6)用腦能客觀地思考:把你得出答案或澄清觀點所需要的事列出來,然後去做這些事。

(7)用腦能積極地思考:把你能想到的好處、優點,以及最好的情況全部寫下來。

(8)用腦能直覺地思考:把你對它的感受寫下來,無論這感受好不好,這是無所謂的。

(9)用腦能對方法進行思考:翻回第一頁,那一頁記錄著你需要解決的問題。把你通過六種思維方式所獲得的想法寫在問題的下麵。你認為哪種想法最有價值?你認為下一步你將采取什麼行動?

通過不停地思考使自己的腦能超出水平線,高出一般,這就是金字塔式腦能革命法。

追求冒險:科羅拉多式腦能革命法

座落在美國境內的科羅拉多大峽穀,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裂穀,是由劇烈的地殼運動所造成——由此引申出來的科羅拉多式腦能革命法,同樣具備了科羅拉多大峽穀的特點:深不可測。其特點是開發大腦深處的想象力,以達成腦能革命的最終目的。

科羅拉多式腦能革命旨在提倡冒險精神,在冒險中製造腦能興奮點。這就要求需要奇特的想象,求得出奇製勝的實用效果。你所需要的機會,隨時都在你的想象中等著你——科羅拉多式腦能革命的重點是“冒險想象”。

想象力是一個工廠,人類所有的計劃都是在這個工廠中鑄造而成的。憑著想象力,人類使自己的靈感、衝動與欲望具有了形象和行動。

因此,我們可以說,人能夠創造他所能想象的任何東西。

憑著想象力,在過去的50年裏,人類所發現並加以利用的自然力量,超過了在此之前人類全部的曆史中所發現與利用的自然力量。人完全征服了天空,與人類發明的飛行物比較起來,鳥兒已經落後了。在以百萬英裏計的距離外,人類開始分析、測量太陽,依靠想象力的協助而劃定了太陽的物理、化學成分。在交通上,現在人們已經可以以超過音速的速度旅行。

在想象能力的利用上,人遠未達到它的頂峰。人隻是剛剛發現了他有想象力,並開始作最基本的利用而已。不妨冒險想象一下!

(1)利用腦能冒險想象力

想象力的功用有兩種表現形態。其一是腦能冒險綜合想象力,其二為腦能冒險創造想象力。

腦能冒險綜合想象力能使一個人可以把舊有的各種觀念、構思或計劃,組合成一種新的混合物。這種能力並沒有創造出新東西,它隻是將所吸收的經驗、教育與觀察作為材料來利用。大多數的發明家都是利用這種想象力來作創新的基礎。

腦能冒險創造想象力能使人類有限的知識與無窮的智慧得到了直接的溝通;依靠創造想象力,人類得到預感和靈感,它使一種新的意念被傳達到了人的身上,並溝通了人的潛在智慧與能力。

腦能冒險創造性想象力是自動發生的。當思維在緊張工作並受到欲望的強烈刺激時,它便會自然而然地發生作用。

創造性的能力使用得越多,人就會越具有創造性。

企業、金融界的領袖和音樂家、詩人和作家,他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在綜合思維的基礎上發揮了創造性的想象力。

腦能欲望隻是一種思想,一種衝動,它是模糊的和轉眼即逝的。除非你能把它轉變為有形的物質,否則它便是抽象的、無價值的。所以,你必須把你的欲望再加工,使之更完善、更富有創造性與大腦創造力!

(2)一個科羅拉多式腦能革命法的真實故事

以下這個故事證明了“想象爆發強大腦能”的公理。這個故事是教育家與傳教士弗蘭克·根紹魯士以第三人稱口吻寫的《根紹魯士想用大腦幹什麼?》的傳記中記述的:

根紹魯士在大學裏念書時,就看出教育製度中有許多缺陷。他相信,如果他是一校之長,他便能改正這些缺陷。

他決心要成立一所新的大學,在這所大學裏他要實現他的主張,而不受傳統教育方法的約束。

為實現這個計劃,需要100萬美元!這樣一筆巨款他到哪去找?這位有抱負的青年傳教士的思想,大部分都放在這個問題上。

然而很久了,他籌款的事似乎毫無進展。

每天晚上,懷著這一思想上床;每天早晨,他又懷著這一思想起床。無論他到哪裏,這個思想總是和他形影不離。他在心中想了又想,直到這個思想成為他魂牽夢縈的“意念”。他在想象!

身為哲學家兼傳教士的根紹魯士,正如所有成功的人一樣,深知“明確的目標”才是一個人的出發點;他也了解,一個人若能以熾烈的欲望作後盾,明確的目標才會產生出生命和力量。

這些真理他都知道,但是他不知從何處以及如何把這100萬美元拿到手裏。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漸漸地就會放棄或者根絕這一念頭,並對自己說:“嗯,我們的主意是好的,但是我們毫無辦法,因為我們永遠不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100萬美元。”但根紹魯士卻不是這樣。他說出了在這之後的經曆:

在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我們坐在房間思索著籌集這筆錢以實現我們計劃的方法時。我們一直在想,想了快兩年了,但是我們除了想之外,並無任何行動!

行動的時候到了……

那一瞬間我們下了決心,我們要在一周之內得到所需的百萬美元。如何得到?這我們並不關心。最重要的是,在一個確定的時間裏得到錢的這個“決定”。我們還要告訴你,我們在作了這一決定之後,心裏出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安定的感覺,這是我們在以前所不曾體驗過的。在我們的心裏好像有人說:“很久以前你為何不作這個決定?錢始終在等著你!”

事情就這樣匆忙地開始了。我們打電話給報紙宣布我們要在第二天的早晨講演,題目是《如果我們有百萬美元我們會做什麼?》。

我們立即起草講稿,但是我們必須坦白地告訴你,起草工作並不難,因為我們準備這次講演幾乎有兩年了。

午夜之前,我們已完成了講演的草稿,並帶著自信情緒安穩地上床睡覺了,因為我們看見我們已經有了百萬美元。

第二天清晨起身,我們進了浴室淋浴。之後,又念了一遍講演稿,並跪下來祈禱我們的講演能引起願意提供這筆錢的某人的注意。

在祈禱時,我們再度產生了這筆錢即將來到的神秘感覺。在情緒的興奮中,我們出門時竟忘了帶講演稿。當我們站到講台上,正要開始講演時,方才發現了自己的疏忽。

回去取講稿已經來不及了。所幸的是,我們還好沒有回去取講稿。當我們站在那裏開始我們的講演時,我們閉著眼睛把自己心靈深處所有的話都傾吐了出來。我們感覺自己不僅是在對聽眾說話,而且還是在對神說話。我們講述了如果有了100萬美元放在我們手裏時我們會做什麼。我們描繪著我們心中的計劃,我們說要成立一個偉大的教育機構,讓青年人能夠學習一些實用的東西,並陶冶他們的心靈,啟發他們的智慧。

當我們講完坐下來以後,從後麵第三排的座位上,有一個男子慢慢地站了起來,並走向講台。我們不知道他要做什麼。他來到講台上並伸出手說:“牧師,我們喜歡你的講演。我們相信如果你有百萬美元的話,你是能做到你所說的事的。為了證明我們相信你和你的講演,如果你明天早晨能到我們的辦公室來,我們會給你100萬美元。我們的姓名是菲利浦·亞莫爾”。

年輕的根紹魯士次日前往亞莫爾的辦公室,得到了他渴望的百萬美元。他用這筆錢創辦了“亞莫爾理工學院”,也就是現在的“依利諾州理工學院”。

這100萬美元的到來,產生於一個意念。意念的背後是一種欲望,年輕的根紹魯士在心中把這個欲望孕育了兩年。

這是一個重要的事實:他在心裏下了要獲得這筆錢的決心,在製訂了行動計劃之後的36個小時,百萬美元就到手了!

年輕的根紹魯士迷迷糊糊地想著百萬美元,以及想獲得它的微弱希望,這一切並沒有什麼獨特之處。以前有人這樣想過,以後也還會有人這樣想。但他獨特的地方在於,他在那個值得紀念的星期六,決心把所有的想法置於腦後,而斷然地說:“我們一定要在一周內得到這筆錢!”

根紹魯士獲得百萬美元的這個原則,如今仍然是有用的,它可以為你所用!這個普遍的法則在今天的效用正如青年傳教士在當年使用它時的效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