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戀愛話語
一、為什麼他另有所愛他口口聲聲說喜歡我,卻又另有新歡,怎麼辦?表麵看,這是發生在少男少女中的“三角戀愛”故事。其中的糾葛可能是A君原先喜歡B君,後來又喜歡C君,又可能是A君同時喜歡B君和C君。這些不該在學校裏發生的事情,又實實在在發生了。
說它不該,是因為少男少女還不了解愛的真諦、青春的可貴,還不了解生活的含意和社會的責任,甚至還不能確切地知道何為愛,何謂愛。不懂得愛而想象自己的行為是愛,將自己對異性的好感、獨處、頻繁交往理解為像成人那樣談戀愛,並期望對方對自己始終不渝、不懷二心,這隻是你的一廂情願,而雙方都恰恰缺乏社會責任感。少男少女的所謂“早戀”,在成人眼中,有很多特征都表現得很幼稚,近乎兒戲,成人感到既可笑又擔心。因為少男少女的異性交往缺少了真正戀愛最本質的含意。
由於少男少女心理發展往往落後於生理發展,加上富裕的生活,很少考慮到今後的生活基礎,而盲目地、任性地去追求時髦,追求歡樂和不切實際的幸福。
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B君今天喜歡A君,明天喜歡C君了。而且,他們處於心理發展的重要階段,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甚至戀愛觀都在劇變。我們不是經常聽到“現代陳世美”的故事嗎?那個男的自小在鄉下與自己青梅竹馬的情人山盟海誓,暗訂終身,後來考上大學,在大學又愛上別的女孩子,最後“拋棄”鄉下那個“糟糠之妻”,於是受到萬人指責。我們並不懷疑當初男的對鄉下那個少女的感情的真實性。但要知道,人是有思想的,一切都會變化,都會發展。由於各方麵差距越來越大,即使那個男的畢業後,衣錦還鄉,履行婚約,雙方也是沒有幸福的。所謂長痛不如短痛,盡快結束誤解,不是更好?有這些經曆的“過來人”,往往都不無感慨地說: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造成這樣的遺憾,不多是那些同窗共讀,不知將精力專注於學習,而是去談情說愛,沉溺於男女之情中的少男少女嗎?
正備受感情困擾的少男少女,請你們冷靜地想想自己現階段的人生責任和義務。青春期既是一個性成熟和情感發展的階段,但更是長知識的主要階段。相對於人生和社會來說,這個時期一切關於自我的欲求,畢竟是渺小的,情感的波動和困惑,隻是人生旅程的誤入歧途,我們要在對高尚情感、情趣的追求中獲得升華,建立人生遠大理想,要使青春無悔,就如李大創在《青春》一文中寫的那樣:“進前而勿顧後,背黑暗而向光明,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造著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乘風破浪,迢迢乎遠矣。”
樹立青春的理想,將有助於你戰勝一切誘惑,拋卻一切苦惱,用遠大的理想駕馭人生的欲望,全身心地投入當前的學習中去。
二、為什麼他像影子一樣纏著我
凡是有機會,他都不失時機地向我獻殷勤。我開始討厭他,但他還是事事做足,形影不離,死纏爛打,並再三表示喜歡我。我多次聲明,再這樣繼續下去,我就跟他反臉。可是他為什麼還是厚著臉皮你影子樣纏著我?
隨著性意識、性本能的覺醒,意識底層出現一種朦隴的渴求,這正是人由性蒙昧期過渡到成熟期的一種特征。
當性成熟期來臨時,一種新鮮的、來自體內的欲望,加上新的來自外部的刺激,使之對異性產生一種強烈的好奇和趨向欲望,這就是通常說的“青春狂熱期”。
然而,處於“狂熱期”階段的少男少女又具有不同的反應。由於隨著性成熟的同時也建立了是非觀念、社會道德觀念和對性的不同理解,這些都成為約束力和羞恥觀念。但是,對於處在“狂熱期”的少男少女,無論反應如何,一般而言,初步建立的是非觀念和道德信念都是不夠穩定和深刻的。對“狂熱期”的性壓抑和掩飾的基礎大多都隻是羞恥心而不是社會責任感。而對異性的強烈追求欲望和行為是狂熱期的羞恥心和壓抑不住強烈好奇衝突的一種典型反應。
青春期是人從童年向成人發展的過渡期。換言之,少男少女同時具有成人感和童年的幼稚性的階段。他們在行為方式上、思想上、以及在與異性交往上都與成人的特征相似而又與成人有質的區別,因而在對問題識別方麵給教育帶來不少困難。
他對你的死纏爛打,極像成人對異性的追求和示愛方式,但說到底卻隻是一種幼稚的模仿行為。隻不過是“青春狂熱期”的一種表現而已,它隻表現出一種衝動,而不是美好情感的追求和社會責任感的實現。
由於缺乏責任感,個別少男通過某種方式宣泄心理乃至生理的滿足的同時都懷有一種犯罪感,心理備受重壓,或造成雙重的人格,或導致整個價值觀念的崩潰,失去了一切自我約束力量,變成對自己、對社會不負責任的浪子。
他對你狂熱追求不斷升級,這與你的反應有關。女孩子對過熱的求愛可能會產生討厭感,所以你對之表示強烈的厭惡可能反會導致追求花樣的更換。你應采取另一種態度:第一,不給機會。即凡是他有可能獻殷勤的事都自己先做,使他沒有任何空子可鑽;第二,不單獨出入。集體行動,不看他、不惹他,不對著他生氣,避免單獨交談和交往的機會;第三,不特別對待。對他像對其他同學一樣,絕不作出任何反常反應。盡量在集體中交往、交談,講大眾話題,參與集體活動。
對於“死纏”,你的反應越強烈就越難擺脫,假如采取低調處理,若無其事的方式,反而會使狂熱的追求化解於無形。
三、他約會我怎麼辦
放學時他突然塞給我一張電影票,說想單獨約我去看電影。我心裏很矛盾,若答應了又怕被別人誤會,若不答應又怕失去友誼,我該怎麼辦?
少男少女在成長過程中,總會經曆對異性的“故意疏遠期”和“渴望親近期”兩個階段。我們可能還記得,小學老師批評學生劃分男女界線,中學教師卻唯恐學生分不清男女界線,這樣有區別的教育要求說明教育工作者總是根據青少年成長的不同階段的不同心理特點開展工作的。
應該承認,異性交往確有與同性交往不同的內容。因此,少男少女正常的交往,應該分清這一點,認為這是一個難題說明你已有分辨能力。
少男少女的異性交往應把握好分寸。正如父母的告誡:應該注意檢點自己。與異性單獨相處,應本著不使人產生誤會為原則。和異性朋友在馬路上同行時,彼此不要靠得過近;談話盡量選擇在公開的地點;單獨相處適可而止,絕不把時間拖得太長,當然,盡量避免與異性朋友單獨相處為妙。
那位男生顯然是進入對異性的“渴望親近期”,單獨邀女生就是證明。當然,約女孩去看看電影也不能代表什麼,但看完電影將會怎樣呢?可以想象,接著便是送你回家,或者進冰室、或者喝杯咖啡,或者臨別時約定下次見麵的時間、地點……假如你接受了,無形中就表明了態度。
你的兩難抉擇是“若答應了又怕別人誤會,若不答應又怕失去友誼”。因此還是換一個時間、換一個地方、換一個內容為好。友誼是理解和真誠,假如拒絕了邀請,就失去了友誼的話,試想,你這是什麼友誼?
所以,我想,小芳如果認為這段友誼是值得珍惜的,那就可以直接向他講清自己的想法和擔心。“男性朋友,不等於男朋友”,少男少女的正常交往應該是光明正大的、坦然的而又是有分寸的,否則,你會招來非議,引起煩惱。
這樣的建議,他是可以接受的。這樣一可以試探他對你的尊重程度,也不會失去友誼;二可以對他表明自己的態度,你們的交往隻限於友誼,從而清除他對你可能有的非分幻想。這樣既不會傷害他的自尊心,也能使你們的友誼更加純潔。
四、青春吸引著我
最近,我發現有這麼一雙眼睛,同班的一位男生經常深情地看著我,那是雙攝人心魄的眼睛,充滿大膽的愛慕和吸引力,使人無法避開。也不願意避開,我醉了,心頭鹿撞。自此,我無法專注課堂上老師講什麼,喜悅和不安占據了我的全部精神,以致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在戀愛,該怎麼辦?
這種感覺不少“過來人”都經曆過,你能讀懂男孩子眼神中所隱含的深意是青春萌動的信號。當青春萌動時,你的情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領域。你會驚奇地發覺,孩提時兩小無猜的異性朋友突然陌生起來,疏遠起來;個別相處時顯得很不自然,交談時視線不著意的接觸都會引起臉紅心悸,這些微妙的感覺都說明青春已敲響你的心扉,當青春來臨時往往以一個突然的信號使你猝不及防,手足無措。
青春來臨的第一個信號是性吸引。異性的一切,如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異性的外表、甚至異性的聲音都會給你帶來奇妙的愉悅感。更何況是“深情地看著你”。異性吸引是青春期男女的一種心理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