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少女戀愛為什麼容易“失身”

在少女中,對性關係持草率態度,未婚同居、未婚先孕、未婚做“人流”等事雖然為數不多,但對社會的影響、對少女自身身心健康的影響,卻是不可忽視的。誠然,造成少女戀愛中“失身”的原因很多,甚至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是男子方麵的原因。但從少女自身心理活動規律分析,大概有以下幾種情況:

(1)好奇心理。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少女身體內部發生了一係列的變化,首先是形體的變化。身體的各個器官和機能發生變化和不斷成熟,特別是第二性征如乳房的突起,初潮的到來,陰毛的生長等變化,使少女感到自己是一個大姑娘了。性器官與性功能的逐漸成熟,更使少女心理發生了質的飛躍。她們和男孩從兩小無猜、異性的疏遠期,很快進入到異性的接近期和戀愛期階段。這時,有一種強烈的對異性的好奇心驅使她們渴望男孩子們注意自己,保護自己,愛自己。在這同時,男孩也處於這樣一個性心理變化和對異性充滿好奇心的階段。一旦遇到外界心理誘因,如比較開放的影視錄像、情調低下的書籍和周圍環境的不良刺激,都會引誘他們輕率地試探和模仿。另外,由於這個時期男孩、女孩情緒波動大,自製力差,一旦心理相容,話語投機,環境允許,他們是很容易動情的。一激動,更易出現擁抱、接吻等親昵動作。而擁抱、接吻與發生性關係之間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所以,當情緒激動時,少男少女容易做出“越軌”的事情來。而在這個時期少男少女戀愛又帶有很大的盲目性,今天和你好,明天和他(她)好,所以“失身”的情況也就相應增多了。

(2)僥幸心理。有相當一部分少女雖在談戀愛,但並不懂得什麼是愛情。她們認為,談戀愛就是“幹這種事”;還有的認為,“反正我是他的人,早晚還不是這麼回事”,所以對發生性關係看得不那麼嚴肅。頭一次發生關係沒出事,她們就有一種“沒有事”的僥幸心理,於是,有的少女會放縱自己的性欲,一而再、再而三地與男方發生性的關係。

(3)迎合心理。有的少女為了得到某個人的愛情,一味迎合對方,特別是男方某些條件明顯高於自己時,而對自己提出過分要求時,糊塗的少女會不惜用自己的“貞操”迎合對方。豈不知,愛情並非商品交換,越迎合,少女吃的苦頭也就越多。

(4)占有心理。持這種心理的少女為了得到對方,不惜一切手段加以占有,其中包括用獻“貞操”來造成“生米煮成熟飯”的事實,特別是與對方條件相差懸殊,或兩個少女同爭一個男朋友時,這種情況更易發生。

(5)屈從心理。如有的少女有求於對方,而又被對方控製。於是,她們便忍氣吞聲,不自願地用“貞操”來換取。

(6)放縱心理。一般發生在較為開放的性格外向的少女身上。在她們看來,“人就是那麼回事”,“性解放”是“開化”的表現。她們視“貞操”為兒戲,有的甚至以誰的男朋友多,誰能幹這種事為能耐,甚至不顧法律而沉淪墮落。

(7)掩飾心理。這一般發生在意誌薄弱型的少女身上。她們愛麵子,虛榮心強,當戀人提出過分要求時,不能堅決反對、阻止。一旦發生,就半推半就。發生後,為掩飾自己的“草率”,又怕對人聲張,一味迎合,豈不知這樣更害了自己。

此外,有的少女出於一種知恩圖報心理,或出於一種同情心理,很輕易地答應了對方的不正當要求而失去了“貞操”。

從以上少女“失身”的種種心理活動看,關鍵是少女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因而不能正確地對待異性和對待自己。因此,少女要保護好自己,就得正確對待自己的性意識,正確處理愛的萌發和性的萌發,避免“早戀”。

九、熱戀之中須有理智

不要輕信男子的甜言蜜語和信誓旦旦。既然你已開始跟男性談情說愛,你就應對自己負責,學得成熟些。

不要擔心不答應對方的性要求,會被對方認為不忠誠。愛情首先表現在感情的真摯純潔上,互相愛慕,真誠不二,不管任何情況下,都不因外來壓力誘惑變心,才是真正的愛情。

不可玩冒險遊戲。有些女子自作“聰明”,以為性關係可以使乏味的愛情熾熱起來,或者以為隻要不懷孕,就讓兩個人盡早多享受一點快樂又何妨?於是,她們往往同意男友采取了避孕方法的性行為。

不管男方如何強烈要求,千萬記住,一個巴掌是拍不響的。肉體的要求雖多是男方提出,但女方卻有權利拒絕,接吻、愛撫也是同樣的,你可以接受,也可以適時結束。

如果兩個人之間經常做一些距離婚前性行為不遠的事,很容易再邁出一小步,從而發生婚前性行為。在戀愛過程中,過多地談性事,過多地看性電影,那怕是健康的而非黃色的電影,容易引起性衝動的鏡頭看得多了,也容易使人失控。

十、少女如何防止毒品之害

一位15歲的少女,和3名比她大五六歲的吸毒者同時被公安人員抓獲。

在審訊室裏,她低著頭說:“我去年退的學,因為成績不好,自己也不想學,退學後就每天看電視、出去玩,後來到一家酒店上班,認識了一些人……有一次我咳嗽得厲害,什麼藥都止不住,他就教我吸了。他告訴我這不是好東西,以後不要再碰……他自己常吸的……咳嗽果然好多了,還有一種飄起來的感覺。過了一個月,跟一些人一起玩,他們都吸,我也就又吸了……不為什麼,好玩唄。”

女孩說的“他”是指她的男友。當問她第一次教她吸毒的“他”是為了她好還是在害她時,她才怯生生地抬起那雙稚氣未脫的雙眼:“他是為我好。”經過醫生尿檢和戒斷症狀觀察,這個女孩還沒有真正成癮,然而醫生感到的是更深的憂慮和痛心。因為以她的思想認識,她遲早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吸毒成癮者,隻不過現在被抓獲而已。

據統計,我國吸毒者中,25歲以下的青少年約占90%,女性的低齡化比男性更嚴重。也就是說,少女吸毒者並不少見。

造成少女吸毒的危險因素很多,但是,專家們在防毒教育中更強調的是環境和伴友因素。他們認為,不健全的家庭,對子女期望甚低。對毒品缺乏認識的家長,紀律鬆散的學校,被開除或輟學的經曆,缺乏凝聚力的社會生活,失業和孤獨,這些環境因素是青少年吸毒的間接基礎,而濫用毒品的友伴無疑是將他們引向深淵的直接力量。有些人吸毒成癮,為籌集毒資挖空心思,常常采取誘使青少年吸食含毒品的煙或飲料的方式,或者欺騙他們這是“止痛藥”、“止咳藥”,或者言傳身教這是時髦生活的“新品味”,使辨別是非能力差的青少年在不知不覺中成癮;另外,有些吸毒者本身無知頹廢,沉溺於吸毒後的銷魂感覺,對好奇、愛趕時髦、自製能力差的青少年特別是少女來說,這種“朋友”的吹噓勸誘和潛移默化,都是導致他們接受毒品的催化劑。

吸毒者不僅僅是耗費巨資,更重要的是危害身心健康以至生命。專家指出:對於人體來說,最重要的是神經係統、內分泌係統和免疫係統,而吸毒恰恰首先摧毀的就是這3個係統。一旦染上吸毒惡習,很快會產生強烈的軀體依賴和心理依賴而不能自拔,繼而引起生理機能的紊亂,產生戒斷綜合症。吸毒者突然戒斷會出現流淚、流涕、心慌、周身酸痛、腹痛、嘔吐、震顫、全身無力、抽搐、意識障礙、呆滯、幻覺等症狀,嚴重者若不及時搶救,可導致死亡。

吸毒者不僅可引發呼吸係統、精神、神經係統疾病和肝、腎、皮膚疾患,女性吸毒者除了危害自身更嚴重的是危害下一代。注射毒品還極易感染性病和艾滋病。

因此,少女要深知毒害,決不染毒。遠離毒友和他們可疑的饋贈,不染指不正當的藥品,不隨意進食陌生人或可疑者給予的煙、食品和飲料,是防止吸毒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