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把崇禎說得憂心忡忡,食不甘味。偌大的殿內浮起了一層陰霾。
“依愛卿之意,豈非無可救藥?”
這話差點沒讓陳子龍失手打翻杯子,雖然崇禎說暢言,但史可法也沒必要說得這麼直白嚴重,當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他不知幸虧史可法這樣的烈臣碰到了這個版本的崇禎,非但不會怪罪,隻會更加器重。
史可法低頭沉思了半晌,道:“臣鬥膽設想,唯今之計,乃是遷都南京!”
此言一出,氣氛登時顛倒,似乎藻井當中的燈火也為之震驚,突然瘋狂搖曳起來。
史可法話已出口,收不回來,便出席跪下,懇切道:“當初永樂大帝遷都北京,本是為了鞏固北方勢力,讓那些蒙古人不敢再來,再者,北京本是永樂帝還是燕王之時的封國所在,他遷都於此,這也是原因之一。彼時我大明乃是強盛異常,此舉倒似有利無弊。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北京本處在荒北之地,不比留都乃是江南富庶之鄉,又有長江作為屏障,易守難攻;北京卻在我大明邊境之地,從最近的關隘,韃子兵疾馳半日就能兵臨城下,崇禎二年時皇太極傾其全國之力圍攻北京,已發人深醒。京師乃一國之本,實在不堪再經曆一次圍城之險……”
我萬沒料到史可法會在此時就提出遷都之議,這個時候北邊還沒有麵臨兵臨城下的險境,他貿然提出遷都,倒似怯弱的表現,不知崇禎會是如何看待?我不禁有些擔憂,幫腔道:“史大人說得十分有道理,南京本就是我大明的留都,皇上不如早些部署,必要的時候,放棄北京也無不可。”
崇禎一下子無法接受這個提議,一邊消化,一邊問陳子龍道:“陳愛卿意下如何?”
相比於史可法,陳子龍今日的則話是少得可憐。聽到崇禎叫喚,這才發言道:“臣以為史大人雖然說得有道理,此舉卻並不可行。”
他環望了一眼,沉聲道:“如今大明正值國難,朝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百姓造成極大的影響。倘若突然遷都南京,勢必會引起內亂。李闖已經漸漸進逼,此舉無疑會使得人心大亂,反倒助長了李闖的焰氣。”
“如此說來,遷也不是,不遷也不是?當真坐以待斃?”史可法急急道,這話也說出了崇禎的心聲。
陳子龍不慌不忙道:“這倒不是。依臣之見,陛下不如暗中部署,秘密做好遷都準備,未雨綢繆,假若不幸有那一天,陛下遷都卻也是成竹在胸之舉;倘若無此需要,豈不更好?!”這話一出,當即解了崇禎的心結,他鬆了一口氣道:“如此甚好。南京那邊就要仰仗二位愛卿了。”隨即又談了一下部署。
正說著,王承恩走上殿來,對著崇禎一陣耳語。
崇禎看了看天色,皺眉道:“這麼晚了,他也不先回府歇息?”掃視了我們一遍,忽而笑道:“他來得倒也是時候。快快請他上殿吧。”
我正納悶,崇禎便命人將酒席撤了,重新換了佳肴,又添了一席。對我道:“朕的又一棟梁來了,圓圓,今日可算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啊!”
我心中惴惴不安問道:“皇上所指的棟梁是?”
“還有誰?朕的遼東支柱薊遼總督吳三桂啊!”
第十二章 不速之客
“什麼?!”這話簡直是晴天霹靂,吳三桂早不來晚不來,還搞個突然襲擊!讓我毫無準備不說,崇禎竟然就直接讓他覲見。天哪,這下子,我如何招架得過來?
崇禎對我這樣的表情很不滿意,冷冷道:“怎麼,唐將軍有意見?”
我心說,我能有什麼意見,我是怕你受不了打擊。看他不滿的樣子,眼瞅著吳三桂進來是無可避免的,隻好搖搖頭,苦笑道:“沒什麼,隻是覺得吳大帥來得正是時候。”
************
一時,王承恩領著吳三桂大步走上殿來。
他連日趕路,風塵困頓,本應十分疲憊,可此時看來卻仍舊精神奕奕,煥發光彩。從他進門起,我的心就懸在了嗓子眼。
不敢卻又不自禁拿眼去瞧他。吳三桂卻是一邁進來就將目光鎖定在我身上,停留了幾秒,方才撣去身上的塵土,就要下拜。
崇禎同樣攔住了他,嗬嗬笑道:“三桂,這一路趕來辛苦了。快快坐下,喝點酒,暖和暖和身子。”
史可法、陳子龍也朝他抱拳。他二人為文官,平時又在南京一帶;吳三桂是武將,長期在遼東待著,兩下裏並未曾蒙麵。三人隻客氣的打了個招呼,既不相熟,自然也不用擔心被識破。
吳三桂剛剛落座,崇禎就舉起杯來,道:“三桂,你為大明鎮守邊關,這些日子以來實在是辛苦了。趁機休息兩日,也好和佳人團聚。”
我正要舉起杯子,聽得他這話,手一下子不穩,隻聽咣啷一聲,杯子掉到地上。崇禎真是哪壺不開專提哪壺,本來還希望能瞞一會兒是一會兒,他倒好,直奔主題!
我的手足無措,讓崇禎和吳三桂看在眼裏,各有各的想法。吳三桂神情轉為黯然,朝崇禎拱拱手,道:“聖上的好意,末將心領了。隻是,末將隻恐怕陳小姐不願意,那末將無論如何也不敢承受皇上的美意。”
崇禎笑逐顏開,調笑道:“難得啊,朕未發現,原來三桂也懂得憐香惜玉、是個愛花之人啊。三桂,你放心吧,這可是陳姑娘央朕的。陳姑娘待你也是情深意重啊。”他說完,還趁機看我一眼,倒似挑釁一般。
隻是這一眼,在吳三桂看來,卻似是說出我的心聲,還要用眼神證實一下。
吳三桂將信將疑地望著我,喃喃道:“當真如此?我不是在做夢吧?”
“吳三桂和陳圓圓的情緣”已經在神州大地傳播開來,史可法二人當然也知曉。
他這傻不拉嘰的答話,不禁讓在場諸人會心一笑。崇禎更道:“是了,是了。三桂,你待會兒飲罷酒,就早些回府罷,陳姑娘恐怕都望穿秋水了。”
崇禎滿以為這樣的話,是對吳三桂的一種善意的調侃,滿以為會看到吳三桂羞赧一笑,卻不知這正是一場災難的導火索!
吳三桂本來還不能消化這個訊息,現在聽到這話,臉色陡轉,驚問道:“陛下此話何解?敢問,是哪個陳小姐?”
這話讓崇禎和史可法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卻讓陳子龍眼前精光一閃,他抬眼看看我,這也是他心裏憋了許久的疑問。
“三桂這是什麼話?當然是留在你府中的陳圓圓陳姑娘啊。”
這下子,輪到吳三桂手中的杯子啪的摔下。他一時失聲道:“什麼?是她?不是圓圓?”聲音是祖澤治的。
我心道,完了,這下好了,看笑話吧。
*****************
崇禎萬沒料到吳三桂的反應有這麼強烈,連聲音都陡然變了,於是不自然地咳了兩聲,希望提醒吳三桂注意一下形象。
我也尷尬勸道:“是啊,吳大帥,這個,回去後再說。”
吳三桂哪裏肯聽,見我插口,更道:“陳圓圓另有其人,那你又是誰?!”這話一出口,史可法、陳子龍也齊刷刷朝我望來。
我把頭埋下,用手掩麵,硬著頭皮低聲道:“這個,呃,嘿嘿,我是唐圓圓。”
此時,是人也知道吳三桂誤會我才是陳圓圓,這讓崇禎實在不滿。他一改剛才對吳三桂的親熱笑臉,轉而冷哼道:“吳大帥酒沒喝就醉了嗎?你眼麵前這位是唐軍統領,是琉球國的尚嬌公主,更是朕日後的唐妃!”
我恨不能鑽進桌子底下。這話被崇禎一本正經說出來,感覺是如此兒戲。我不敢看史可法、陳子龍他們的反應,更不敢看吳三桂的表情。
盡管如此,我還是感覺到吳三桂那涼颼颼的眼神射向我,他停了半晌,才道:“這是你心甘情願的嗎?”
我一時語塞。
他問我是不是心甘情願,這叫我如何回答?我能說不願意嗎?可我又能如何解釋呢?現在無論說什麼,都是越描越黑。
同時感到意外的還有陳子龍。史可法沒有接觸過我,隻不過和其他大臣一樣,知道有這麼一位女將軍,這位女將軍最後成為皇帝的妃嬪,他們一點也不會覺得意外。
可是,陳子龍,是我的義兄。他看到我從一個歌妓蛻變成女將軍,成外番公主,他心中受到的衝擊恐怕也不小。此時,他也是滿腹狐疑,想要弄個究竟。但,他隻是將這疑惑藏在胸中,並不曾有半點言辭透露。
殿內有幾個伺候的太監,殿外還站有不少侍衛。如此情形之下,對崇禎及皇家私生活實在有不小的負麵影響。……
崇禎隻好發話,打發史可法、陳子龍和他們都先退下。
這次武英殿賜宴就這樣虎頭蛇尾,草草收尾了。
***********
一時間,殿內空空蕩蕩,隻剩下崇禎、吳三桂和我三人。殿外的侍衛也都退下了。
真是頭疼,沒想到要在這麼莊穆的地方來“探討”這樣的問題。
眼看崇禎對吳三桂的所作所為有些惱火,眼看這其中火苗漸漸燃起,突然,一個獰笑的聲音隱隱傳來:“有好戲看啊,真是有趣。”
第十三章 禍不單行
這聲音令我不寒而栗,因為我再熟悉不過了。
隻見一個白衣人從殿後走了出來,不是多鐸是誰?!他那慣常的討打壞笑依然掛在臉上。他倒是張狂到了極點,孤身來到大明境內不說,居然還在高手如雲的皇宮裏主動現身,最令人不能容忍的是,他還在黑漆漆的夜晚穿著白衣。他要真是“藝高人膽大”,賣弄武功也就罷了,但我見識過他兩次都敗於小李飛刀之手,也並不是什麼出神入化的頂級高手,這一襲白色,要想等下退卻自如,對於他來說,實在困難了點吧?
他似乎沒想到這些。
至少現在看上去,他絲毫沒有露出畏懼之色,而是擺出一副幸災樂禍,等著看好戲的架勢。
崇禎見突然冒出一個這樣的人物,不由大驚喚道:“何人,如此大膽?”
吳三桂也立馬警覺地站了出來,攔在我和崇禎的麵前。他瞬間看清了多鐸的麵孔,驚呼道:“多鐸,你來此作甚?!”
多鐸笑道:“別緊張,別緊張。”他直直盯著我,報以異樣的微笑:“女人,還說沒姘頭?這裏有兩個人要為你打架呢?”
他真是會說話!還嫌現在不夠亂?!當著崇禎的麵說出這樣的話,簡直是火上澆油。
果不其然,崇禎對我的臉色更差了,他不禁冷哼道:“圓圓,你倒和滿清韃子也相熟了?”言語中,對我頗有微辭。
我頭開始疼了,這也活該我倒黴,三個男人居然湊齊了。要是真的吳三桂沒死,大家一起聊聊天,那真是有趣了!
多鐸自顧自地拎起桌上的酒壺,又撚起一片肉,就往嘴裏送。他這樣的旁若無人惹火了一朝天子。這裏好歹是大明的地盤,皇宮更是皇權的象征。他這樣目無君主,崇禎如何容忍下去?雖說現在明清已秘密議和,但也容不得他這樣放肆。
崇禎張開口就要大聲嗬斥,多鐸看出他的意圖,不慌不忙地朝他擺擺手,口裏的肉還沒有吞下去,一邊嚼著道:“莫慌,莫慌。我這次來是善意的,不用這麼急著要攆我走吧?”
“什麼善意的?”我對他始終抱有敵視,這廝總是吃飽了撐著沒事,盡喜歡添亂。
多鐸嘖嘖兩聲,笑道:“我可是好心來給你們報訊,就這樣對待我?”他指了指吳三桂警惕的架勢,似乎隻要他向前一步,吳三桂就要衝上去和他火拚一樣。
我從吳三桂身後站了出來,不冷不熱保持著應有的距離:“那麼,多鐸王爺是要來報什麼訊息?”
多鐸並不回答,轉而笑嘻嘻道:“唉,我本來要告訴你,不過,現在我改變主意了。”
——就知道他沒這麼合作。
他看到我臉上現出憤怒之色,更加樂了:“誰讓你不聽話?早告訴過你,這輩子除了你相公我就不該有別的男人嘛。”
“你什麼時候成了我相公?” 我瞪大雙眼,尷尬地望了一眼陰著臉的崇禎,對著誠心拿我尋開心的多鐸央求道,“你少來搗亂行不行?”
眼瞅著現場氣氛不妙,多鐸終於停止了嬉鬧,眉頭一挑,道:“好了,言歸正傳,我是要告訴你,東窗事發了!”
“什麼東窗事發?”我心底已開始擔心,“你是說,日本那邊?”
多鐸道:“不錯,當初挑起朝日紛爭,本來就是冒險的事!如今日本正值內亂,聽說我大清要援朝抗倭,竟然怕了。非但乖乖令其國人撤出朝鮮,還遣使來我大清。如此一來,這些謊話自然穿幫了。”
此話一出,我仿佛突然從珠穆朗瑪峰摔了下來。
我抬眼看崇禎,隻見他眼裏也流露出從未有過的驚憂之色。完了,我這樣耍了皇太極一把,他如何肯放過我?又如何能和大明善罷甘休?他不變本加厲燒殺搶掠才怪……
莫非我真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越幫越忙,反把大明的局勢越弄越糟了?
多鐸見我們已然沉浸在不安、驚恐之中,不由笑道:“哎呀,如此一來,大明可是大大的不妙啊。西邊有流寇作亂,北邊有皇太極找你們興師問罪,搞不好日本也要來插上一腳……頭疼,頭疼啊。”
我真想搶過去拚命踢他兩腳,隻是這罪魁禍首是我,如今我又有什麼資格站在這裏說話?除了惡狠狠地瞪著他以示嚴重抗議之外,我隻有沉默。
多鐸得意道:“當然啦,大明也不是無可救藥了。關鍵就看你們肯不肯和我合作啊。”
“合作?”崇禎頭都大了,本來就糊裏糊塗,現在聽得有法子,似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怎麼合作?”
我卻對多鐸始終心有餘悸,脫口道:“你又要耍什麼把戲?”
多鐸笑道:“不是把戲,是條件!現在,你們無路可走了!皇太極已經準備統兵而出,如今你們隻有選擇跟我合作,否則他日兵臨城下,那就後悔莫及了。”
我猶疑道:“你要我們怎麼合作?幫你幹嗎?”依然眼珠子鼓鼓地望著他。
多鐸對著我道:“這還用說,你們幫我哥哥登上王位,除掉了皇太極,還有誰來向你們興師問罪?”
“什麼條件?多鐸王爺倒是說說看。”崇禎搶道。
多鐸看了我一眼,笑道:“本來我已經想好了條件,可是,唐將軍好像對我很不滿啊,我在想是不是該改變主意啊。”——再次把矛頭指向我!
崇禎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可是這眼神裏竟包含著埋怨!我不禁暗暗心驚,崇禎對於我的行為舉止,終於表露出非常的不滿,會不會也不似以前那麼袒護我了?
正在此時,忽然殿外一亮,幾個太監打著燈籠走了進來。
眼睛緊接著被明晃晃的金黃色一刺,來人正是皇後!
她身後跟著的侍衛,進來後一字排開,最後還跟著一個身著紅色朝服的大胡子。那人穿的朝服卻又有些奇特,半似大明,半似日朝風格。
周皇後的到來,肯定又是風浪的開始。
崇禎也警覺道:“皇後不在坤寧宮待著,卻來此作甚?”
周皇後不偏不倚道:“臣妾不小心聽到了一些事情,這才知道原來是唐將軍又惹了禍事了?”她把矛頭直指我,眼內透出的精光恨不能把我消融了,“你這個禍國的女人,我大明這麼多是非風波,都是拜你所賜。今日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你活著出去!”
未等崇禎開口,周皇後已然語出驚人:“皇上,臣妾是來拆穿她的真麵目!”她指了指身後的大胡子,道:“這位是琉球使臣蔡行!”
第十四章 置於死地
琉球使臣?!真的假的?!
我掐了掐大腿,發現確實有點疼,不是噩夢,是現實。
看來我這次是不死都不行了。
那蔡行趨步上前,躬身行大禮道:“琉球長史蔡行叩見皇帝陛下,願陛下福壽康寧。”
崇禎理了理心緒,問道:“你果真是蔡行?”語音有些異樣。
隻見蔡行叩頭如搗蒜,驀地抬頭望崇禎,竟然滿臉淚痕,帶著哭腔道:“陛下,正是微臣啊!”
“蔡行,你果然是蔡行……”崇禎露出笑容,“十幾年沒見,朕都快認不出你來啦!是了,是了,當初皇兄派你去福建,你後來去了琉球,朕竟然忘記了……”
原來兩人還是舊相識,而崇禎還肯定了蔡行的身份!
周皇後打斷道:“皇上別忙著和蔡大人敘舊了,倒是聽蔡大人說說看,琉球可有這麼一位公主啊?”
她倒是一刻都等不得!這不是明擺著要置我於死地嗎?
蔡行叩頭道:“微臣身居琉球長史一職,從未見過也未曾聽說過有這樣一位公主。據微臣所知,琉球國王除了一個剛滿五歲的小公主,宮中再無任何公主啊。”
此言一出,崇禎、多鐸、吳三桂全部把目光投向了我。
崇禎臉上終於現出驚訝與憤怒,他剛才對我已然不滿,現在發現我欺瞞他,那更是火上澆油了。我的天,我說的可是善意的謊言啊,能正大光明的留在他身邊幫他,我才瞎編的。雖然現在兩邊都捅出了簍子,也該理解我才是啊。
怪隻怪我當時沒有跟他坦白清楚,現在倒成了我刻意隱瞞!崇禎也是的,我是什麼樣的人,他應該看得出來啊,居然相信我是琉球的公主……
我再抬眼看多鐸、吳三桂,饒是他們再不知情,看這架勢也明白我是冒認公主。
欺君罔上,這是死罪!吳三桂臉上現出擔憂之色,不自禁地朝我靠了靠。我感激地望了他一眼,嗯,他的易容術果然了得,居然能做出這麼細致的表情,實在逼真。
多鐸臉上竟又露出笑意,他絲毫沒有關切的表示也就罷了,似乎還更開心了!他定然覺得我也會做這種事情是件很值得他津津樂道的,我不禁有些恨的牙癢。
吳三桂看局勢不利,便道:“說公主是假的,說不定是假的使臣吧?”
“皇上都說蔡大人去了琉球。難道吳大帥連皇上的話也不信了?”周皇後對吳三桂倒還客氣,不敢太過於嚴厲,“更何況,吳大帥要是不信,著人到福建布政司一問不就知曉了?” (對於琉球以及東南亞各國的諸類對外業務,通常是由福建布政司牽線搭橋的。)